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將集中推出六大主題活動

10月26日消息(記者 安晴)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環繞北京灣。” 流淌了300多萬年的永定河,以其澎湃波濤衝擊出北京平原,孕育了這片沃土,滋養著北京這座氣質獨特的城市,因此,永定河被稱作北京的母親河。她既是一條滋養沿岸物質文明的水脈,也是一條承載文化交流、傳播文明成果的文脈。

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將集中推出六大主題活動

一河永定,千年滋養,血脈蓬勃,生生不息。10月25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文物局支持,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員會、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宣傳部、北京市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

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將集中推出六大主題活動

迄今,永定河文化節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二屆。永定河文化節緊密結合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深入發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其日益豐厚的文化內涵、愈加精彩的創意定位、不斷擴大的傳播範圍,成為首都北京面向海內外傳播首都文化魅力、展現新時代北京風采的一張文化名片。

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將集中推出六大主題活動

201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來,作為首都西大門的門頭溝區為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北京貢獻出一腔血、一盆火、一桶金、一片綠。 近些年,門頭溝的發展突飛猛進,提速升級,科學規劃,取得了顯著成績。 本屆永定河文化節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門頭溝永定河沿岸發生的鉅變進行歷史回望,從滿腔熱血託舉起人民共和國誕生的“紅色的河” ;到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為新中國點燃富足興旺的“金色的河” ;再到藍綠交織、生機無限的“綠色的河”,母親河見證著首都北京的發展與飛躍,見證著新中國崛起的七十載崢嶸歲月,記錄著中華民族走向復興、邁向富強的鏗鏘步伐。今天,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在“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精神的指導下,永定河文化和永定河精神得到了進一步詮釋和提升。

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將集中推出六大主題活動

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自10月25日至12月底將集中推出六大主題活動,分別為: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開幕式——大型文藝史詩《一河永定》;正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的 “山河·家國” 西山永定河文化展;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精品紅色話劇《跟黨走》;“御窯官制 琉璃重生” 文化論壇;“嚮往的生活”門頭溝精品民宿品牌推廣體驗活動。

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 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開幕式:大型文藝史詩《一河永定》

時間: 2019年10月25日

地點: 門頭溝區體育館

10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屆永定河文化節開幕式——大型文藝史詩《一河永定》在門頭溝永定河畔上演。開幕式通過開掘永定河歷史文化的變遷,展現母親河伴隨共和國70年發展的成長曆程,喚起民眾強烈的愛國情感,展現出對家鄉、對母親河、對民族文化的家國情懷。整場演出共分為“紅色的河”、“金色的河”、“綠色的河”三個篇章。開幕式以快閃《我的祖國》開篇,臺上臺下同聲高歌,點燃全場觀眾的愛國熱情。歌曲《京西古道》、《平西頌》、《江河萬古流》、《琉璃之約》、《永定河畔》,詩朗誦《獻給永定河的歌》等,均是以永定河文化元素為藍本創作的原創文藝精品,採用舞蹈、配樂詩朗誦、歌曲等形式,展現出永定河作為北京的母親河所孕育的燦爛文化和為首都和新中國發展做出的無私奉獻。永定河主題時裝秀,從永定河文化中汲取靈感設計而成,將永定河文化的時代審美繽紛呈現。開幕式在全場同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結束,整場演出始終洋溢著澎湃的愛國熱情。

● “山河·家國” 西山永定河文化展

時間:2019年9月12日至10月31日

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水景庭院展廳

大型歷史影像圖片展 “山河·家國”北京西山永定河歷史文化展,目前正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水景庭院展出。展覽通過歷史影像、文字圖片資料以及珍貴歷史文物,對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歷史發展及文化內涵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闡釋,以此助力北京三個文化帶保護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永定河》在展覽現場進行循環播放。展覽分為“文明交匯之徑”、“都城繁盛之源”、“文化傳承之根”三個單元,共展出展品225件套、圖片264張,展現、傳承永定河流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彰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深厚內涵,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

●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

時間:2019年12月

距今約1萬年前新石器早期,在位於今天北京西南的永定河畔,生活著一個古人類群落 —— “東胡林人”。位於門頭溝區軍餉鄉東胡林村西側的東胡林人文化遺址,是繼“北京人”和“山頂洞人”舊石器文化遺址之後,對北京古人類活動的又一重要發現。2019年12月,以“旱作農業發祥地、中華農耕文明源”為主題的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將在門頭溝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大學、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北京市文物局主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及永定河流域歷史文化研究專家、文旅領域專家匯聚論壇,就東胡林人文化相關的考古學研究、歷史地理學研究、文化傳播與保護、文旅與文創研發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 精品紅色話劇《跟黨走》

時間:2019年10月29至11月1日

地點:北京民族文化宮、門頭溝區影劇院

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宣傳部與北京京演集團合作推出的大型精品紅色話劇《跟黨走》將於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和門頭溝區影劇院震撼上演。門頭溝是擁有著豐富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的革命老區,在這裡創建了京西山區第一個中共黨支部,誕生了京郊第一個縣級黨組織,開闢了北京地區第一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抗日戰爭時期,門頭溝地區就有1191名革命英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北京地區犧牲烈士最多的地區。紅色話劇《跟黨走》將門頭溝充滿革命情懷的紅色歷史故事搬上話劇舞臺。該劇以京西第一黨支部的創立人、門頭溝區第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崔顯芳烈士的革命故事為主線,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生動展現了平西軍民抗日救國的艱苦卓絕,謳歌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頌揚共產黨敵後抗戰的豐功偉績。該劇將於10月3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首演,11月1日在門頭溝區影劇院演出。

● 御窯官制——琉璃重生文化論壇

時間:2019年10月31日

10月31日,“御窯官制——琉璃重生文化論壇” 在北京門頭溝永定河畔舉行。 琉璃是中國古代皇家建築中重要的建築材料,北京門頭溝琉璃渠村的琉璃燒造工藝已傳承千年。從元代起,朝廷即在此設琉璃局,琉璃渠村作為琉璃之鄉而聲名遠揚,素有“中國皇家琉璃之鄉”美譽。琉璃渠官式琉璃燒造從遼金元代至今已有超過700年曆史,成為皇家歷史文化、皇家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傳承區域特色文化,門頭溝區文旅局與故宮博物院攜手,改造、創新、升級傳統琉璃燒造技藝,使傳統燒造技藝符合當下的環保要求。同時,門頭溝區充分利用龍泉鎮琉璃渠村700年老瓦廠——明珠瓦廠的廠區現有文化資源,對瓦廠的古老官窯進行升級改造,創立新的文創園、御窯工坊、琉璃研習基地,使老瓦廠轉身成為官式琉璃文創園。 “御窯官制——琉璃重生文化論壇”邀請來自北京史研究會、北京史志辦、北京師範大學、故宮博物院等權威機構的專家學者,與琉璃燒造技藝傳承人、琉璃文化研究者、建築美學專家齊聚一堂,就琉璃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琉璃文創研發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助力傳統琉璃文化華麗重生。

● “嚮往的生活”——門頭溝精品民宿品牌推介會及推廣體驗活動

活動1: 門頭溝區精品民宿品牌推介會

時間 : 2019年10月17日

活動2: 門頭溝區精品民宿推廣體驗活動

時間 : 2019年10月底至11月

門頭溝,是距離北京城區最近的一座山水之城,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高達45.7%,綠色是這裡絕對的主色調。在群山環繞間,清水河與永定河相交匯,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貫穿全區。多山、富水、林木蔥鬱,使門頭溝成為北京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如果你厭倦了都市的喧囂,想到青山綠水間找尋記憶中的鄉愁,門頭溝便是理想的選擇。 這裡除了秀麗的山水風光,獨具特色的精品民宿亦值得體驗。近年來,門頭溝區圍繞“京西特色歷史文化旅遊休閒區”的功能定位,吸引社會資本,著力發展精品民宿旅遊,打造出一系列具有高端品位和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項目。

“嚮往的生活”——門頭溝精品民宿品牌推介會於10月17日上午在北京京西古道景區古道劇場舉行。推介會梳理總結今年以來門頭溝區內的精品民宿發展成果和趨勢,併發布“宿說門頭溝”區域性精品民宿聚合品牌和線上精品民宿展示平臺,為門頭溝區精品民宿提供集中宣傳、集中推廣的融媒體宣傳渠道。在活動現場,主辦方與國內知名在線民宿平臺途家民宿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民宿行業標準化、專業化等層面展開合作,助力該區精品民宿綜合高質量發展。同時,通過與攜程、去哪兒等旅遊垂直平臺深度對接,以融媒體方式助推門頭溝區文旅體驗產業和精品民宿經濟的發展。2019年10月底至11月間,門頭溝區還將集中舉辦精品民宿推廣體驗活動,推出潭柘寺紫暘山莊“一瓢”精品客棧、清水小龍門山居民宿等特色精品民宿項目,公眾可通過途家民宿、攜程、去哪兒網等平臺參與體驗活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