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收播新机械|藤和叶碎变基肥入地,无须人工刨甘薯出土

耕种收播新机械|藤和叶碎变基肥入地,无须人工刨甘薯出土

上图:正在作业的甘薯杀秧机。

下图:收获机作业后再进行机械分级捡拾。

耕种收播新机械|藤和叶碎变基肥入地,无须人工刨甘薯出土

在昌乐县,吕来祥是数得着的甘薯“种植达人”,早在三年前,他就在自己经营的300多亩甘薯田里使用机械杀秧。“现在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更省钱。”

吕来祥的种植基地位于昌乐县鄌郚镇泊庄村雨罗山脚下。该地区因沙壤土、山泉水、昼夜温差大等条件,所产甘薯果型好、沙瓤状。十年前,正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地理位置,吕来祥从济南回到了老家,承包土地种甘薯,并成立了雨罗山彩色地瓜合作社。

搞甘薯种植这些年,吕来祥的人工成本压力不小:“去年一个工一天80块钱,今年涨到120元了。”甘薯生产用工多:翻地、起垄、扦插、管理、割藤、挖甘薯等一整套工序费时费力,吕来祥想破解这一难题。2018年,雨罗山彩色地瓜合作社与潍坊市农机推广站合作,承担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潍坊试验站技术推广任务。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吕来祥陆续引进了拖拉机、旋耕机、起垄机等设备,并于去年购置了甘薯分级机和甘薯播种机、收获机,实现了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

“收获前先机械化杀秧,把甘薯藤和叶子切碎,收获机把甘薯挖出来的同时,把切碎的藤蔓埋进土里,成为绿色基肥。”在地头,吕来祥指着正在作业的设备说。

说起机械化生产的好处,吕来祥说,过去每年在人工费上需要支出15万元左右,如今只需支出不到5万元,而且效率明显提高。就拿收获来说,一条宽近0.8米,长约100米的甘薯垄,人工刨土需要半天时间,用机械化收获,则仅需几分钟。“去年合作社第一次用播种机进行扦插作业,一天就播种了50亩甘薯苗,效率是人工播种的10倍还要多。”

目前,合作社得益于全程机械化种收,面积已由原来百余亩扩大到600多亩,带动周边地区种植甘薯3600亩。今年10月初,全省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会在合作社召开,全省400多位专家以及甘薯种植大户来此观摩培训。

据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军清介绍,近年来,昌乐农业部门帮扶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长,重点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补助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甘薯种植方向发展。”

对于昌乐县农业农村局这一做法,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给予了肯定,“甘薯全程机械化还处于试验推广阶段,昌乐县这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值得推广。”

农村大众报记者 张超

>>名词解释:

甘薯

俗称地瓜,又名红薯、甜薯、番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