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那么以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用户110578816612


对于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现做以下阐述: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民必须要有自己的田地,不然就会让生活陷入困境非常被动的情况出现,那么在当下的农民70后已经渐渐老矣,而80后基本都是光说不练的主,90后就更不行了连说都懒得说。

现在在农村只要是看到年轻一点的80后以及90后还在农村生活的都是吃麻麻不剩、做麻麻不行的人,俗称“啃老族”,基本都是靠父辈来伺候他们生活,还谈什么种地呢?

基于现在这种现象对以后农村里的田地有谁来替代耕种还真是一个大问题。你看老的老,小的小,中年人不问身外事,像这样的现象是日益严重。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很上进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对生活也有基本的保障。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想国家也会有相对应的措施的,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对这些治国策略就无需烦恼了,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阿锋视界


你这个说法是当今农村的普遍现象,比如我是江西农村出生的农村人,今年50岁,69年出生的,我还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家帮忙种过地,后来到外做点小生意,二十五岁就出来福建打工来了,我都有二十五年没下过地,更别说我儿子啰,儿子今年二十八,都没下过田,只是儿子十几岁的时候有到外公,和二伯种的西瓜,甜瓜,地里去摘过,怎么种的他肯定不知道。

不过现在好,附近村庄有人来承包种地,按每亩5OO元,种好种坏都是他的事,你坐收500一亩的地租即可。

现在的农村是八零后出生的,有大多数不知道怎么种地,什么时间耕地,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能收割。





赣北老四


现在基本上60后种地,地里都是大妈大爷在种,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或者有的条件好的在城里定居了,像我们村的土地已经没有耕种了,以前退耕还林一部分,现在都已经流转承包出去了,我们队给承包种的桑树养蚕了,隔壁的队种的青花椒,我们镇大部分土地都流转承包了,种的芋子,豆子,附片等。

未来土地估计都会走流转承包的,种地都是集团化,机械化,规模化的






水洞子的小邓子


我不认同这个说法,我是八零后的,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我是没有下过地。东一小块,西一小块,加起来才有两亩。光两亩地,我家人叫我去帮忙种,我都懒的去。但是我自己有自己的农业合作舍,种植了几十亩的皇竹草,以及药材。说八零后不会种地,可能是在家境比较好的农村家庭,一般在我们这都会。

70后不是不愿意下地,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小孩正在读大学或者高中,正是需要用钱时候,压力比八零后大得多,再跑去种植一亩三分地,靠什么维持日常大开销。

90后处于刚毕业,或者刚出社会。对农田的管理经验肯定没有多少,我那个年龄段的时候也不愿意下地。

我在租别人地的时候,请的农民工种植药材、牧草,年龄段从60后到00后都有。政府都叫他们移民或者去上班,把地租出来了



农村人雄起


我76年的,15年之前基本都是在外打工。15年后我就在家种地:种生姜,水稻,玉米共近三十来亩,每年养十几头肥猪。生活中:大女儿上大二,小儿子上高一;一年中还有人亲往来。所以基本上没有积蓄,也没欠外债,就平平而已……有时真还想去打工。


李很好968


这个观点我不同意,我就是80后我也想种地,但是种不了。一是家里就那十来亩地。中了根本不够吃。就是地太零散,零零碎碎,我家最大的一块地才三亩。最小的一块。还不到一分地,那也就是说也不到70个平方。就包地也轮不到那些想种地的都被那些有关系的。拿去套补贴啦。


用户5590137592807


自古以来,农民靠种植农业维生,说农民发展落后,其实主要原因是农民种植收入不多,这就是农民一直被城市人形容农民落后的主要原因。

年轻人的思想不是老一辈人的那种思想,固守在农村,他们更趋向于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随着文化的提升,农村年轻人的想法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甘于落后,也想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城市的便利。所以,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大都市,追随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过得跟城里人一样,

其实不必担心,农村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就算农民再怎么荒地,也会全部用起来的,别忘了这年头有新型农民,这种农民专门搞农业,有地他们还更喜欢呢。





农村兄弟欢乐多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那以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都在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那一起来分析一下:

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在不断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繁华的都市,相比之下很多农村显得格外的冷清许多,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春节那几天了,刚过完年随着外出打工的回城,农村又沉静了许多,留下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年轻人都走了,这些土地谁来种呢?等到这一代农民老了那些土地该怎么办?



其实,此这种观点的人还是不少的,农村年轻人之所以奔向城市上班也是无奈之举,一部分是从小学到高中到考上大学,一直在外地生活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对农村种地可谓是一窍不通,农村出去的孩子终于跳出龙门如果让其回来种地有点强人所难,那么城市生活就是他们的归属。一部分农村年轻人文化不高没有考上大学的还是占相当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人对农村土地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大潮种地并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只有通过去外出打工才能有好的生活条件,时间一长有的人选择长期在城市生活,只有一小部分农村年轻人留下,这部分农村年轻人每年奔波在城市和农村的路上,农忙时回家收割庄稼,农活一忙完就又回到城市上班,这种现象占绝大多数,于是很多农村出现了土地无人种的现象。



这种现象大可不必担心,近年来农村政策越来愈好,从2004年到2019年连续十六年期间,每年都会发布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三农政策,只要细心的就会发现,一年比一年对农村政策有所倾斜,未来农村将是年轻人发展的大舞台。

主要表现在:

家庭农场大有作为,家庭农场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农村土地将集中在少数种粮大户手中,目前的一家一户田地的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土地的经营权还在农户的手中,农民可以利用手中的土地出租给种粮大户,使土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农村合作社可以使土地更高效的利用,农作物不在是单一化种植,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去种植更好的农产品,这种模式可以更好的使土地得到专业化管理,通过农户和公司化合作运营的模式,农民只要按公司的要求管理好土地对于产品的销售加工全部有公司运作,有了公司化的运作使农产品的种植更贴近于市场,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所以,未来农村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随之而来是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种植模式,农民也将走向职业化,随着现代农业不断的发展,包括农作物的管理播种、施肥、除草、浇水、以及收获等,更多的劳动力转而被机械化取代,那时的农民更职业化,是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种植的新型职业农民。

所以,“那以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担心了!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咯!


乡农小白



李志宇老骥识途


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同时还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粮食在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它即是经济又是政治。稳定粮食生产是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基础的基础。所以对农业的改进还是一稳为主。目前政府提昌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正在试行中,有一部分的农户的土地已经转包给了家庭农场。从家庭农场的情况看,有进入的,有退出的,规模有扩大的有缩小的,租金有高的也有低的,总之地没慌的,不想种了地都能租出去。从家庭农场发展的势头看,有赚钱的,有赔钱的赚钱的不断扩大,赔钱的缩小或退出,这是很正常的,适应者畄,不适者退。从产量上看农场和农户区别不大。从抗遇自然灾害看,农户比农场优势,旱了农户可及时浇,农场就被动了,人力物力织组成本高。不及时,有时干脆不浇。这方面,地未来不管谁种,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资,提高农田浇地的便利度,提高抗旱能力

目前,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还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广大农村地形不一样,一家一户的状况不一样,不可能有一个死政策,不可能用一刀切的办法,只能是农户与农场之间自行结合,这是最稳的办法。相信现在的家庭农场,随着国家对农业的不断投入,一定会发展成为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为一体的大型农场。彻底改变中国农业落后的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