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和沈鹏哪个地位高?

简单a简单


应该是孙伯翔在书坛的地位更高一些,毕竟是当代的碑学泰斗。孙伯翔当年出名靠的就是临写北碑,这是在书法上的一种成就。

而沈鹏虽致力于草书,但他草书水平在书坛中只算中等偏上,对比孙伯翔,成就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当然,要按辈分来说,二人应算同辈,行政级别来说,沈鹏要高一些,影响力来说,沈鹏的艺术评论水平非常高,也要远胜孙伯翔。

孙伯翔出名时,他的作品还容易被大众接受,而且当时人家的水平确实高,入古非常深,可随着人老书老,他开始脱离法度,追求浪漫,所以现在的字,一般人看不懂,都觉得愧对“书法家”三个字。

上图作品明显是学了他老师王学仲的墨法,不过没王学仲老辣。

沈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第一届国展作品,用笔也非常入古。

可能是晚年读诗读多了,开始追求魏晋的平淡,所以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气韵上通透了,用笔也比第一届国展时老辣了。

可就是总感觉少点什么东西,这点比孙伯翔追求的天真浪漫要差的多。

同是入古深,同是追求魏晋,孙伯翔的境界明显要高一些。


梁宇航


孙伯翔是专工魏碑的,沈鹏是专工草书的。按照地位来说,沈鹏要高于孙伯翔,毕竟沈鹏掌门过中书协,其影响力比孙伯翔大得多。

上图为孙伯翔先生的魏碑书法作品

孙伯翔和沈鹏二位先生都是书法创新的倡导者,他们的书法都有一定的传统根基,特别是沈鹏先生,在担任中书协主席期间,大力提倡展览体书法,说是与时俱进,之后,丑书就越来越盛行,在各类书法展览和各层次的书法比赛中,都是清一色的展览体,关于这一点,沈鹏先生是有“功劳”的。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书法作品

在话语权方面,沈鹏先生的影响力要比孙伯翔先生的影响力大,因为沈鹏是中书协一把手,卸任后又一直当中书协顾问,其门下还有不少弟子。他的弟子们在他的推荐和影响下,在书界都有一定的名气和地位。孙伯翔先生在这方面远不及沈鹏先生,但这并不是说孙伯翔先生的地位低影响力小。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草书作品

难能可贵的是,孙伯翔和沈鹏二位先生都是传统书法文化的继承者和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践行者。孙伯翔和沈鹏二位先生都是当今书界的大腕级人物,称他们书法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书法水平高低不能按照年龄大小来评判,但是,人书皆老的道理也是不可否认的。年龄大的书法家毕竟道行深,经历多,经验丰富,书法理论也是比较高的,关于这一点,凡事有良心的书法人都是认可的。书法人的地位和影响与以上所说是分不开的。

在书界有一个事实,就是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其书法作品润格就高,反之,书法作品润格就低。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地位高的书法家都是有一定特长和背景的,若刁具备以上两点,地位和影响力一切归零。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孙伯翔与沈鹏谁的地位高?

明显,沈鹏知名度及地位要高于孙伯翔,从学者角度,沈鹏才气过人,诗人,书画艺术评论者,因而属于文人书法家。从书协领导层,一则国家级,一则是省级,所写的书风有别。

沈鹏,善草,尽情性豪放,孙伯翔,工魏碑。尽古意典雅。

书法成就各有千秋,都在各领域具有知名度。魏碑是孙伯翔一生专攻,走了一条魏碑入行体,写的雄强笔趣。属于严谨一丝不苟,淡泊明志,守智心性,不趋俗尘,静心于魏碑探索,勤业用功。当今在魏碑研究上,属于高水平者之一。因为其文化底蕴层次低,终究文化气质稍有别于沈鹏。但是其书写的书法体会文章,朴实无华,很有见地,很有哲理。


沈鹏现在被评为终身书法家,且现在活跃在书法界,频频举办自己的书法作品展览。诗情书法,草书有一定的高度,虽然书评褒贬微词,但是沈鹏的草字,本人非常喜欢。其书墨挥洒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文人高雅气质。

对其了解点滴,理解浅之,知其都是高龄而依然书人俱老又具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狂喜淡墨a


孙沈两位,从世俗意义的地位来说,沈鹏更高,从专业圈公众的艺术成就来说,孙伯翔更胜一筹。

沈孙一辈,著名者包括周慧珺、李铎等,都经历过特殊年代,算是青黄不接的一代,既无法比民国前辈比传统,也不如生于60后、70后的中青年见识新、取法高。

相比之下,沈鹏的行草风致近宋人,萧散自然,颇见才情。因为基本功的问题,草法偶有错误。他的大字对联尤其可观。网上百度图片,多数为低劣赝品,因此也影响了大众评价。

孙伯翔世称当代北碑第一,与清代以来碑一系大师相比,毫不逊色。关于这点,我觉得没什么争议。




芥藏山房


孙伯翔在魏碑书法是是出类拔萃的,而沈鹏则在草书是是出类拔萃,可以说上抗行吧。这书法艺术总体成就方面,孙伯翔可能略损色沈鹏一些,至少在媒体上的传播度或影响力上如此。实际上,现代人不评现代人,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未来吧。就是评的话也无法是什么南什么北什么的,何况一个是草书一个是楷书。名气上是沈鹏大于孙伯翔的。

孙伯翔自幼学书,临池不辍。曾得王学仲、孙其峰指导。崇尚碑学,倾心北派,兼涉隶、篆、行、草、书作雄强古拙,形散神聚,气质不凡。(百度百科)对于沈鹏,就其书法方面的评价如下:赵朴初先生曾赞扬他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启功先生评价道:“仆获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百度百科)

实际上沈鹏或孙伯翔的书法都到了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化境。





我们欣赏一下沈鹏或孙伯翔的线条形质。沈鹏的形态曲屈而不见柔弱甜媚之气,线条老辣,形质、血肉具丰。孙伯翔的则以直为曲,直中见肉而不僵,同样骨肉丰满。且满而不肥不腻。用笔生涩中间高洁雅韵。

就法度方面二人也难分伯仲。

一个是草书一个是行楷,但字形都是计白当黑,疏密虚实恰到好处。及做到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同时还是疏不透风,密可跑马。也就是说疏处气密,密处不失空灵。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如此的法度,往往或现代谨小慎微,束手束脚,可他们的书法却相反相成。与矛盾构成中和谐融洽,对立中见统一。疏而不散,密而不闷,何其妙哉。













翰墨书道


孙伯翔先生学巍碑可以说达到学书精一的高境界。其书的每一笔都是挺拔 浑厚 遒劲,尤其是方笔都是写出来的,方笔写出来是很难的,现在很多书家的方笔都是描或画出来的。书法的高境界都是写出来的,古代书家之精作都是写出来的。林散之先生讲草书是写楷书写出来的,不是练草书练出来的。

沈鹏的书法就比孙伯翔的书法逊色多了。沈鹏的楷书基础就不很扎实,他的草书的线条是扭出来的,线条无弹性感,


最大空者


不知道











华玉495


个人喜好孙伯翔。


骑破车磕瓜子


看不懂两位大师的书法,只好保留观点,不能不懂装懂,妄加评论,拿不出理论根据,叫內行人耻笑。借此机会把无名小卒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望多多关照。[祈祷]



墨缘7144611883


这样的问题很无聊!

纯属炒作!

没有谁能称“第一”。审美观不同,个人爱好、追求不同。

如果说非要搞出个第一来,那只有等几十年或上百年,甚至更长些时间,让后人评说!

不是互相攻击或者互相吹捧就第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