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应怎样处理?

直面人生217470630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很明确的,通常将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mmol/L以上的情况,不管是否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都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问题了,而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水平超过6.1,但还未超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0的情况,是一种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范围之间的情况,我们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

如果您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建议您再去做一项糖耐量检查,特别是虽然空腹血糖未超过7.0,但却有糖尿病人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朋友,更应该去做一下糖耐量检查,有的时候,空腹血糖受损,如果糖耐量测试发现服用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又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朋友,同样是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问题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在生活上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用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多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尽量的把血糖水平控制下来。

而如果是单纯的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餐后血糖正常的朋友,一般可以算作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情况,对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建议服用降糖药物来解决的。空腹血糖受损,说明我们的身体对于血糖的代谢已经开始出了问题,但问题还不算严重,如果积极的进行干预控制,空腹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管不顾,发展成新发2型糖尿病的几率也是很高的。

有很多朋友发现空腹血糖受损很担心,想知道空腹血糖受损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吗?其实不是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大约有25%的空腹血糖受损问题的患者,通过合理的调理和改善,血糖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之所以能够恢复,与这些朋友们生活上的严格自律和对相关代谢问题的积极调理,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般说来,主要考虑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胰岛素的分泌不足,空腹血糖受损,对应的主要是胰岛素早时相的分泌不足问题,而如果进餐后胰岛素的晚时相分泌不足,则出现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未超过11.1的情况)的几率更高;除了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外,胰岛素抵抗问题,也是导致空腹血糖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说来,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与肝脏胰岛素抵抗有关,而如果是糖耐量异常的问题,则往往同时存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肌肉胰岛素抵抗的双重问题。

因此,想要改善空腹血糖受损,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控制好胰岛素分泌,以及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对对我们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因素进行纠正,提高血糖代谢能力。

空腹血糖受损的改善,首先要提的,还是我们经常说到的饮食调理和运动控制血糖的问题,这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方面,同样也是空腹血糖受损,恢复空腹血糖水平的重要方面。饮食和运动是生活调理的2个方面,但同时也是密不可分的2个方面,通过饮食控制好能量的摄入,通过运动调节好能量的消耗,血糖的利用,对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如何饮食调理,如何运动我们谈的很多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坚持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活动量,综合控制好饮食量,既不吃的太少引起低血糖风险,也不吃的太多,导致血糖失去控制,坚持合理有效的有氧运动,做到吃动平衡,就是饮食和运动调理血糖的基本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如果您有肥胖的问题,出现了空腹血糖受损的现象,就要更多的注意下体重的严格控制,肥胖型空腹血糖受损者如果不积极的控制体重,发展为新发2型糖尿病的几率更大,体重控制下来了,内脏的脂肪也会跟着减少,肝脏脂肪的减少,是改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方面,因此,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成功减肥,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朋友,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要关注血糖水平的变化,同时也别忘了其他代谢性指标的调理和改善,血压、血脂、血尿酸的升高,都与身体代谢水平的下降息息相关,而如果出现其他代谢性的疾病问题,不积极的进行调理干预,血糖进一步升高的几率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调理好空腹血糖的同时,如果您有高血压问题,请积极的调控好血压水平,如果您有高血脂问题,请控制好血脂水平,如果血尿酸升高,也应该注意调理和控制,如果有必要,还应该合理的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血脂血尿酸,控制好这些方面的代谢问题,同样有助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改善,减少新发糖尿病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单纯的空腹血糖偏高又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真是个奇怪的概念。血糖只会出现高低变化,怎么会受损呢?接下来我为你一一列举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并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导致空腹血糖高的原因

失眠!一整晚失眠或者长期睡眠不足,空腹血糖就会升高。

严重焦虑,紧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空腹血糖就会升高。

受到惊吓,恐惧害怕,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都可能升高,空腹血糖升高。

外伤、烧伤、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空腹血糖会升高。

苏木杰反应:晚餐进食少,睡觉过晚可能导致半夜出现低血糖,然后反弹性的升高血糖。

黎明现象:长期应激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分泌高峰是早上6-8点,空腹血糖高。

以及由内分泌疾病引发,比如甲亢、生长激素瘤、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真红细胞增多症等引发的血糖升高。

上述情况不止空腹血糖会高,还很可能会高过7。

血糖高,你必须了解应激反应

人体有非常精密的血糖调控机制。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很多种,除了胰岛素用来降低血糖,还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多种升糖激素。在面对各种危险状况时,这些激素通过升高血压、血糖保证身体能量供应,来帮你躲避伤害或者勇敢战斗!

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负面情绪、低血糖等都是常见的应激因素,会引发应激反应。应激状况下身体对能量需求增加,多种升糖激素大量分泌,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当应激因素频繁发生,身体会处于长期应激状态,糖皮质激素中升糖能力最强的皮质醇大量分泌(严重时会分泌十倍以上),抑制胰岛素作用,血糖快速升高。

由于皮质醇在早上6-8点左右是分泌高峰,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大部分单纯的空腹血糖高可能就是应激引起,必须引起重视。

糖尿病常规检查的“漏洞”

医院确诊糖尿病的检查主要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通常只要血糖超过标准值(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l),你就被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常规血糖检测几乎从不检查肾上腺皮质激素(GC)、胰高糖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糖上升的激素,不排查应激反应和其他因素引发血糖高的情况。

这就相当于对血糖检测做了“有罪推定”,即:只要你血糖超过标准,就是糖尿病!却不给你任何辩解的机会!这种一刀切的检测方式并不负责任。

用空腹血糖受损来代替空腹血糖高,目的又是什么呢?

19版美国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变化”

18年12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出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首次把焦虑引起的血糖高按照焦虑症来转诊治疗,也就是说,美国最新的标准中,要求筛查焦虑症,由此导致血糖超过标准值也不能当做糖尿病治疗,这是一大进步,也意味着血糖不再是判定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焦虑症引起的血糖高应该治疗焦虑,甲亢引发的血糖高要治疗甲亢,同样的,压力引起的血糖高应该消除压力,长期睡眠不足引发的糖尿病应该好好睡觉,不能单纯按照胰岛素不足来降糖治疗。

当前,由于压力、高负荷工作等应激因素导致的血糖高的情况异常普遍,去年,全国医院中的护士由于熬夜加班,新增一万多例糖尿病,这一类大多应该属于睡眠不足应激引起的血糖高,而不是二型糖尿病,却大都被当做二型糖尿病在错误治疗。

vista指导慢病康复多年,见到太多误诊状况,或许本文无法改变医疗现状,但是至少给你提个醒,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触发了压力、紧张、负面情绪等应激因素,与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补测肾上腺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的含量,以免误诊延误康复。

关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慢病的非药物调理方法,可查看我的悟空问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转发点赞👍,谢谢!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全是干货!本文是在悟空第569篇回答。


vista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就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水平,比如空腹血糖>6.1摩尔每升而<7.1摩尔每升,但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正常的,<7.8摩尔每升,在这个阶段属于空腹血糖受损。

其实,空腹血糖受损是一个过渡阶段,从正常的空腹血糖到成为糖尿病的这个阶段,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空腹血糖受损病人,在进食膳食纤维的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

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还有利于肠胃的蠕动,从而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并有利于平衡血糖。空腹血糖受损病人因进食量减少,会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所以要注意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

第二、空腹血糖受损病人,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来调整摄入的热量比例。通常通过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标准是:[(身高-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第三、空腹血糖受损病人,要防治并发症

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是糖尿病的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受损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原因,不可不重视。所以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


黄志艳大夫


临床上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的一个类型。主要针对餐后2小时血糖为正常范围,即餐后血糖低于7.8mmol/L,而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就认定为是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食疗法和运动法,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也就是说是可逆的。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必须要改变生活方式。否则的话就可能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

我本人就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在空腹血糖受损这个阶段不懂得改变生活方式才造成今天这个后果,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吧。以前我爱吃油炸食品,爱吃巧克力,冰激凌,现在这些食物对于我来说是绝对禁止的,现在每天吃药,晚上还要打胰岛素,各种不允许,其实糖尿病也是很痛苦的。哎……

今天,我的现身说法,希望大家在空腹血糖受损时一定一定要积极的心态去干预,下面就看看怎么进行调理呢?

1.控制饮食,减少食物的总热量。多吃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多食用降糖食物:荞麦、洋葱、木耳等等。

2.合理运动,减轻体重。消除将军肚很重要,坚持体育锻炼,快走、慢跑、骑行。

3.要有好的心态和心情。忧愁、悲伤、紧张时都会引起血糖上升。保持精神愉悦,笑口常开,血糖就会慢慢调整的正常了。

今天我给大家的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实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转发点赞👍,谢谢!






毛毛芳芳


1、空腹血糖损害控制饮食

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可以降低血糖的食物包括苦荞麦,南瓜,芹菜,冬瓜,竹笋,木耳,蘑菇,洋葱和胡萝卜。吃白肉(鱼,鸭和鸡)比红肉(猪,牛肉和羊肉)要好。粗细粮要搭配。先吃菜后吃饭,血糖可减半,先吃饭后吃菜,血糖要翻番。

2、空腹血糖损害应合理运动

消除将军肚很重要。坚持锻炼,每周至少锻炼5次,每次锻炼30分钟。如快走,慢跑,

打门球、太极拳、太极剑、骑自行车、登楼梯、爬山坡等。

3、空腹血糖损害一定要有好心情

当人们遇到焦虑,忧愁、悲伤、愤怒、紧张时可使血糖上升。如果生活环境稳定,精神愉快,微笑总是开放,血糖会下降。

4、空腹血糖受损要防止并发症

脂肪代谢紊乱,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快速发展是糖尿病的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受损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在食物中控制胆固醇含量,通常不超过300毫克/天,相当于每天一个鸡蛋。少吃或不吃含有高胆固醇的动物脂肪和含有动物胆固醇的食物。另外,并不是说植物油可以多吃。事实上,植物油也是油。植物油中含有的热量也很高。一些通常多吃植物油的患者应该有意识地减少试验植物油的用量。

5、空腹血糖损害应注意维生素的摄入量

高纤维食物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也有助于肠胃蠕动,使身体的新陈代谢正常,有助于平衡血糖。由于食物摄入减少导致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会导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因此要注意摄入维生素类食物,因此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可以吃一些低糖水果。高糖水果不宜食用或进食。此外,应提醒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一般不建议喝粥。粥容易吸收,短时间造成血糖过高也是不好的现象。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根据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颁布标准,将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的状态称为糖耐量受损。是预示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其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

如果血糖值在这两个标准范围之内的,通过合理干预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或者延缓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时间。

那么究竟通过何种干预呢?

1、首先是饮食治疗,通过合理饮食来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如果患者体重过重的,建议减肥,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4、合理运动,通过简单的运动,来控制血糖水平;

5、如果上述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合理通过药物进行干预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二甲双胍与TZDs联合干预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


临床营养斗士


有朋友问:体检发现空腹血糖是6.5mmol/L,查了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属于空腹血糖受损,这是怎么回事?还能恢复正常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以及血糖分级管理等知识做一些简单的了解。

空腹血糖受损,是血糖管理中出现的血糖异常情况之一,这种情况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又超过了正常的血糖标准,而且测量的餐后2小时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听起来挺复杂,看一下血糖分级管理的标准,就会很清晰明了:

  •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6.1-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餐后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耐量异常 空腹血糖6.1-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由此可见,空腹血糖受损只是空腹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而其它时点的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知道,血糖的高低受体内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调控,体内足够的胰岛素是促进血糖利用、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所必须的,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得不到有效利用,便会发生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多少由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所决定。

在没有进餐的情况下,血糖处于较低水平,胰岛细胞只需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即可满足调节血糖的需要,此时分泌的胰岛素称为基础胰岛素。就像我们的日常工作,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即可。

当进餐后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细胞受到刺激便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应对升高血糖的需要,此时分泌的胰岛素称为餐时胰岛素,好比工作需要加班,必须加倍工作才能完全任务一样。

空腹血糖受损时,就会发生下面的情况:

平时工作不紧不慢,没有奖金等的刺激,员工可能只是应付日常工作,胰岛细胞分泌的基础胰岛素就可能不足,结果就是空腹血糖的升高。

如果接到加班指令,而且还有奖金的刺激,员工们便会提起精神加紧工作,胰岛细胞便会分泌出足够的餐时胰岛素来满足进餐后血糖升高的需要。

总结一下就是,空腹血糖受损时,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不足,但尚能完成餐时胰岛素的分泌,表明胰岛细胞本身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对进餐后血糖升高的反应能力也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要对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的能力做调整即可。

而造成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通常并非是胰岛细胞发生了病变,多见于体重过重肥胖、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人群中,也就是说只要及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便会恢复正常,空腹血糖也会降至正常水平。

同样的道理,糖耐量异常发生时,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恢复正常状态,它们之所以能恢复正常的基础是胰岛细胞本并身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病变或者数量的减少,如果不加注意导致胰岛细胞病变严重或是死亡,则无论是分泌基础胰岛素还是餐时胰岛素的能力均会下降且不可逆转,糖尿病便发生了,就需要借助降糖药的帮助才能弥补胰胰岛细胞功能障碍,达到对血糖控制的目的了。

了解了这些知识,你对自己的血糖该如何管理,特别是发生血糖升高等异常时应如何处理是不是心中有数了呢?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6.2-7.0属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连续两次空腹血糖大于7.0可诊断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及随机血糖小于7.8mmol/L为正常,7.8-11.1为糖耐量受损,大于11.1诊断糖尿病。

不管是空腹血糖受损还是糖耐量受损,这个期间都可以先不用吃药,通过饮食加运动控制血糖。饮食主要低盐低脂饮食,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散步等。此外有高血压的病人要血压控制在130/80左右。最重要一点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就诊。


杨国玲医生


你提这个问题标题就有明显的错误,不是空腹血糖受损,而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那么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该怎么办呢?

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前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是属于可逆转的,是人体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但是它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同时还具有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此类的患者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如果调控得当,就可以享受健康,反之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因此,这些人应该定期检查糖耐量的状态,并且积极地预防进展成为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首先要合理饮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低脂肪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食物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还有利于胃肠的移动和血糖的控制,但一般不建议喝粥,因为粥容易吸收,短时间可造成血糖过高。

另外还要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增强体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应该坚持锻炼,每周至少运动五次,每次30分钟,一般进行中度体力活动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太极剑、骑自行车、登楼梯、爬山坡等,运动可以使热量消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体型过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尽可能的达到理想体重。

药物干预也是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治疗的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减慢双糖和淀粉类多糖转变为葡萄糖,最终降低空腹和餐后高血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不仅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还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产生的风险。此外,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也要严格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等。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每三个月到半年要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包括空服和餐后血糖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试验等。

大家有什么想法或看法请在下方留言,动动你的手指请为我点个赞或关注谢谢!!


聊医圣手


吃南瓜芹菜胡胡萝卜低盐低脂以及一切对血耱有利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