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外來妹》劇照

1991年,廣州電視臺推出的十集電視連續劇《外來妹》,講述6個從窮山溝來到廣東打工的女性的不同命運,該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轟動全國,掀起了一陣收視狂潮。由楊鈺瑩演唱的電視主題曲《我不想說》一時間響徹大街小巷。

改革開放初期,率先開放的深圳是很多人眼中的天堂,許多農村人離開貧困的家鄉南下深圳打工,懷揣著夢想來到這裡,在這裡祈禱,在這裡尋找,在這裡實現他們夢想。工廠需要流水線工人,相比男性,姑娘們更適合這種工作。改革開放的打工潮不是始於男人,而是從女人到經濟開發區打工開始的。

深圳的輝煌離不開打工妹的辛苦付出。幾十年來,一波又一波,成千上萬的打工妹,用她們的青春年華換來了深圳經濟特區的飛速發展。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外商紛紛到深圳投資設廠,深圳需求大量密集勞動力,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前來尋找工作機會。據瞭解,1996年深圳外來的129萬人中,有83.6萬是女性,佔68%。外來女工主要在製造業工廠工作,平均年齡只有23歲。

今天距離《外來妹》播放已經過去29年了,深圳也從當年的小漁村變成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並且在今年8月份,被中央寄予厚望,定位於建設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回望過去,不能不說,打工妹就是第一代深圳基層勞動者最靚麗風景線。

三十多年來,無數打工妹在深圳經歷了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通過打拼積累了一定的財富與經驗之後,經過自己的奮鬥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今年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代表。

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一、周群飛:由打工妹變成上市公司藍思科技掌門人

全球每生產2部手機,就有一部是用她公司生產的玻璃鏡片用做屏幕。她的工廠一旦停工,全世界的手機都得斷貨。《2017胡潤女企業家榜》上,她以700億元排名第二,是白手起家的女富豪第一名。她與馬雲比肩,被稱“男馬雲女群飛”。

周群飛出生於湖南湘鄉市農村,家境非常貧寒,母親在其五歲時就去世了,她的童年生活勘稱淒涼。周群飛讀完初二便輟學來到廣東深圳,進入澳亞光學工廠打工。白天打工,晚上去讀夜校,期間還考取了會計證、報關證、B牌駕駛證等,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強大的意志力在支撐著她。做到第三個月,她覺得沒有東西可學,於是便寫了辭職信給廠長。幾乎沒有一線工人辭職還要寫信,何況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廠長很觸動,便留下週群飛,讓她去籌備絲網印刷的新部門。沒有現成的案例,她從北京同事那裡借來一本《絲網印刷》天天翻閱。這本書,至今仍是藍思科技的“傳家寶”。老闆中途撤資,20來歲的周群飛站出來請求出資,簽下軍令狀,沒日沒夜地泡在廠裡,蓋房、佈線、消防、備案、報關、營銷……親力親為,鑽研技術。1990年,澳亞光學搞起擴建,但建到一半老闆準備撤資,當時周群飛毛遂自薦,管理起了這個擴建廠,在她的管理下,這個工廠成了公司效益最好的廠。1993年,廠裡利潤高了卻未滿足員工加薪的要求,不少員工辭職,周群飛抓住了這個機會,出來"單幹"開起了小作坊,招收了幾名離職的員工加上幾位家庭成員。1997年,亞洲金融危險襲來,有些客戶付不起代工費,周群飛要求他們用舊的設備抵債,然後慢慢形成了完整的手錶玻璃生產線,由此成為國內小有名氣的"手錶玻璃供應商"。2000年則是一個重大轉折點,周群飛接受了TCL公司一批翻蓋手機面板,將其掌握的手錶玻璃工藝運用到手機面板生產,由此走上了生產手機視窗玻璃的道路。

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2003年,她34歲,與人合夥成立藍思科技公司,轉型手機玻璃。事業上的最大轉機,是這一年她為摩托羅拉Razr V3手機開發應用玻璃屏。2007年,轟動全球的蘋果iPhone推出,藍思科技作為供應商,地位獲得極大提升。攬到了蘋果這樣的世界級大公司客戶,隨後三星等手機廠商都選擇和周群飛的公司展開合作。

2015年3月18日,創業22年之後的當天,周群飛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響了藍思科技的上市鐘聲,藍思科技已成為全球觸控功能玻璃面板最大的供應商。佔到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營業收入逾140億元,淨利潤11.8億多元,員工發展到8萬多人。周群飛也成了當之無愧的“全球手機玻璃女王”,躋身中國女首富之首。

二、王來春:身家百億,蘋果CEO庫克親自登門拜訪

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作為農家後代的女孩子,王來春僅在家鄉的澄海蓮陽中學念過初中,就回家幫忙幹農活。1988年,臺灣富士康在深圳建廠, 21歲的王來春走出澄海來到深圳,成為了富士康首批150名員工中的一員。

富士康在深圳最早建廠,是位於西鄉崩山腳下的“海洋電子接插件 廠”, 從一名作業員幹起,直至升到當時富士康內部大陸員工最高職級的課長,王來春在裡面一干頭尾就是11年,而同一時期,有多少撥的進廠女工因吃不消“軍事化管理”而離開。

對於王來春來說,十年的打工經歷,包括在富士康學到的一套管理模式,無疑是後來創業的基礎。通過她自己的努力,從一個流水線上的女工變成一個課長。這是大陸人在富士康這個臺資企業裡所能達到的最高的高度了。

1998年,32歲的王來春覺得自己“準備好了”,決定選擇新的賽道重新起跑。於是,她選擇從富士康離開,與哥哥王來勝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公司業務基本與富士康相類似:研發、生產、銷售各種電子連接線、連接器。

富士康方面並沒有出現不悅,甚至還表示出了支持和關注。不僅郭臺銘,就連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正崴精密的董事長,也曾給予王來春以積極協助。每年給王來春不少於10億的業務。富士康曾為其貢獻超過50%營收的核心客戶。戰略佈局上,王來春也緊密圍繞著富士康發展,對其進行貼身配套與服務。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靠著穩紮穩打,立訊精密的股價一直穩步上升。2014年,王來春就以77億的資產上榜福布斯中國富豪榜。2017年,《福布斯》發佈全球科技界100位富豪排行榜,全球只有6位女性上榜,其中一位就是王來春。

三、安子:從打工妹到特區女作家

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作為一代“都市尋夢人”,特區無疑是他們盡展青春風采的最好舞臺,打工妹不僅對特區發展作出了奇蹟般的貢獻,而且孕育了又一嶄新的特區文化——“打工文學”。女作家安子便是“打工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

2000年,年僅17歲的安子初中尚未畢業,便孤身一人闖蕩深圳。幾年來,和成千上萬以青春為“通行證”來特區尋夢的人們一樣,安子飽嘗了特區生活的酸甜苦辣,走馬燈似地幹過流水線插件工、賓館服務員、製版工人、秘書、總經理助理……

在繁重的打工之餘,她堅持自學,當取得一紙函授文憑後,她又進入深圳大學開辦的“星期天大專班”學習。“實現了一個小小的心願後,我又覺得遠遠不能滿足,讀書並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大學夢’,而是為了不斷充實自己。在深圳,誰不時時充實自己,誰就將被淘汰。”從偏遠的鄉村來到繁華的都市,安子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

不斷地“跳槽”,執著地求知,便是在不斷地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當安子意識到幾年的打工經歷正是自己最大的財富時,她便嘗試用手中的筆叩開命運的大門。每晚拖著疲憊的雙腿從工廠回到宿舍,她便伏在窗臺與床架之間的木板上用拙稚的筆寫下自己的苦悶和渴望。“晚上蚊子成群結隊地進攻,我的作品簡直是被蚊子‘咬’出來的。”回首往事,安子仍是無怨無悔。有志者事竟成,幾年來,她陸續在《女子文學》、《當代詩歌》、《特區文學》。《深圳特區報》上發表詩歌、散文和紀實文學50多篇。她的作品成為幾多憂傷幾許豪情的“打工一族”的心靈檔案。

和大多數文學青年一樣,安子先以詩歌和抒情散文在文壇學步。2006年底,她在《蛇口工人報》上第一次發表了紀實體小說《失蹤少女》之後,便開始著力創作以打工妹為主人公的紀實文學,並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2007年3月,她又在《深圳風采》雜誌上發表紀實體小說《蛇口打工一族》,以細膩的筆調描述了打工者的複雜心態和執著追求,在特區打工階層中引起強烈反響。

為了替打工者這一新型“都市邊緣人”樹碑立傳,也為了讓更多的人關心和理解打工妹這一特區“特種部隊”,更為了喚起打工妹自尊自愛,今年初春,安子便著手創作10多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青春驛站——深圳打工妹寫真》。作品自去年8月9日在《深圳特區報》連載以來,引起特區內外普遍反響和好評。深圳電視臺為此專門錄製了專題片《明天會更好》,介紹安子的成長曆程;幾家電視臺與安子聯繫要求將作品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深圳海天出版社正推出《青春驛站》單行本。

四、孫玲:從月薪2300元打工妹到年薪12萬美元紐約程序員

還記得29年前高分神劇《外來妹》講訴的深圳“她們”嗎?

孫玲出生於湖南婁底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18歲以前她都沒有走出過生活的村子。2009年7月,高考結束後,孫玲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車,進入一家電池廠,成為流水線上的一名工人,負責檢測電池的正負極。

她意識到自己應該學點什麼過硬的本領,掌握一門技術,這樣才不那麼容易被人取代。她想起高中畢業後曾參加過一次軟件夏令營培訓。雖然時間很短,只有7天,但是對於一個之前連網吧都很少去的18歲女孩來說,工作人員隨手展示的PPT都足以令她眼花繚亂。

於是,她決定去學習計算機。就這樣她輾轉聯繫到一家位於深圳華強北的軟件培訓學校學習軟件開發。2010年5月,她果斷從工廠辭職,逃離了那個如噩夢般的地方。結束了長達三個學期的培訓後,2011年9月,孫玲終於找到了第一份軟件開發的工作。

這是一家科技公司,她負責工資系統的開發和維護,轉正後工資4000元。

雖然工資只比之前多了2000元,但是她終於逃離了沒有窗戶的工廠,坐在寬敞明亮的寫字樓裡,有自己的工位,有獨立的一臺電腦,這些都是她以前不敢想象的。

之後,她報考了西安某大學的遠程教育課程,拿到了大專文憑然後又報考了深圳某大學的專升本課程。就這樣她通過業餘時間自學,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學歷,彌補自己在學歷上的不足。

考慮到工作中經常需要閱讀一些英語文檔和英語技術文章,自覺英語不好的她決定要好好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2016年7月,孫玲在國內某互聯網招聘網站上看到一個赴美帶薪實習項目正在招聘程序員。她立即點開了那條信息查看申請條件。就這樣,憑著一股子幹勁兒,她成功地申請到了赴美帶薪實習的項目,順利拿到了簽證,從深圳來到了美國。在學校接受了9個月的培訓學習後,孫玲成功通過面試,成為EPAM Systems公司的程序員,負責公司跟谷歌的業務對接。工作地點在紐約曼哈頓谷歌總部,年薪12萬美金

當然,還有更多的打工妹甲,打工妹乙,打工妹丙,她們的人生際遇可能沒有前面4位女性朋友那麼好,在離開深圳後,她們生活在天南地北,有的甚至還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著,舉步維艱養家餬口。但是對於這個偉大時代來講,她們是改革浪潮時代變遷的“見證者”,時代創造的“親歷者”,能夠以無愧時代的姿勢,驕傲地說“我見證了深圳的改革開放時代”。

在這裡讓我們向第一代打工妹致敬,你們讓國人看到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蹟,祝福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