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回報率為什麼高於經濟增長率?

昨天討論美國收入分配不平等越來越嚴重的原因,對於這個問題,2014年有個一次熱烈的討論,源於法國70後經濟學家皮凱蒂出版的《21世紀資本論》:

“法國經濟學家、巴黎經濟學院教授托馬斯·皮凱蒂對過去300年來歐美國家的財富收入做了詳盡探究,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分析,旨在證明近幾十年來,不平等現象已經擴大,很快會變得更加嚴重。他認為,我們正在倒退回“承襲制資本主義”的年代。在這樣的制度下,經濟的制高點不僅由財富決定,還由繼承的財富決定,因而出身要比後天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皮凱蒂指出,最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為勞動創造了財富,只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富有。一句話:人生而不平等。由於資本回報率傾向於高於經濟增長率,貧富不均是資本主義固有的東西,所以要徹底剷除經濟中的這種不平等現象,就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對富人徵收累進稅來保護民主社會。”

皮凱蒂的觀點概括起來是一個不等式:ρ>g,其中:ρ代表資本回報率,g代表實體經濟增長率,或者直接用GDP增速代替。

我沒有找到合適的數據,網上找到一個圖(如下),年代跨越很長,但似乎說服力並不是很強。但兩大類資產的表現應該是很有代表性:

资本回报率为什么高于经济增长率?

一是美國房地產價格上漲速度高於GDP增速。下圖顯示的是美國1976年至今的房價指數變化和房價指數年度漲幅,1976年到2006年的30年間,美國房價年均增速是7.14%,同期的GDP名義增速是6.89%。

资本回报率为什么高于经济增长率?

二是美國股市回報率遠高於GDP增速。下圖顯示了美國年度GDP名義增速與標普500年度漲幅,直觀上似乎存在著此起彼伏、你上我下的波動關係,但是憑直覺美國股指年度漲幅總體上肯定遠高於美國GDP名義漲幅。簡單做個對比:1964-2014期間,標普500指數從84點漲到2059點。如果計算複利,標普500產生的總體回報是111.96倍。同期,GDP從1964年的6845億美元增長到17.5萬億美元,只有25.6倍。

资本回报率为什么高于经济增长率?

一般來說,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可投資資產(資本)也越多,來自資本增值的收入(我們稱之為財產性收入)也越多,收入增速自然也就越高。

不僅如此,收入越高、可投資資產越高的人,也更容易獲得融資支持,也就是加槓桿,從而放大自己的資本回報率。

我2017年曾寫過一個小文,欠債越多、收入越高,說無論從宏觀上還是微觀上,欠錢的都是相對較富的。宏觀上看,越是發達國家,宏觀槓桿率越高,換言之就是欠債越多。微觀上看,富人或者說有一定資產作抵押的人才有資格獲得銀行信貸,而且窮人由於思維侷限(不願意或者說不敢欠債)即使有了貸款也會盡快還掉,但也因此失去了債務槓桿對收入增長的放大效應。

這個現象也可以用企業金融理論來解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或者說槓桿率,並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謀求平衡:資產負債率高有利於提高ROE,但會導致企業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如利率風險、宏觀政策風險,等等);資產負債率低的企業財務風險倒是減少了,但是會不利於提高ROE,意味著對財務資源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