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央视记者问你幸福吗,你会怎样回答?

如果央视记者问你幸福吗,你会怎样回答?

记得前些年,央视曾经推出一档“走基层”节目,派出各路记者,逢人便问“你幸福吗”。节目播出以后,引起观众兴趣。人们印象最深的是,记者在天津车站询问一外地民工,你幸福吗?民工不愿回答,摇头说,“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固执,穷追不舍,民工上下打量记者一番,答非所问道,“我姓曾。”自那以后,“我姓曾”即成为观众调侃此节目的代名词。

如果央视记者问你幸福吗,你会怎样回答?

类似“神回答”,还有不少。一些网站干脆将其辑录起来,作了视频专题。细细品味一番,确实令人忍俊不禁。郑州一位正排队买票的小伙子,记者问他,你觉得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答:钓鱼岛还没成功收回来。又问,你最想要什么?答:女朋友。再问,你碰到的坏事是什么?答:我跟你说话,队被别人插了。

央视此档节目,全在《新闻联播》播出,反响自然格外强烈。称赞者说,过去,记者现场采访,大都将镜头对准官员、专家、明星。此番却直接走到街头巷尾,与普通百姓沟通。而且,对话内容,几乎不加修饰地原汁原味播出,虽然难免有些粗糙,甚至有些幼稚,但非常质朴,相当真实,充满生活气息。这是央视《新闻联播》一个突破。

有分析者认为,“你幸福吗?”虽只是一简单提问,但它反映的不仅是某一个体的感受,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国家经济发达了,民主和文明进步了,百姓的幸福感自然应该增高了。反之,倘若多数百姓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国家的繁荣进步,也就没有落到实处。正因此,百姓对“你幸福吗”的各种回答,对于政府的宏观决策和日常工作,都有现实意义。

当然,也有持否定意见者。他们认为,记者拿着摄像机到街头采访,既不问对象,又不分情况,劈头就问“你幸福吗”,显得非常唐突,强加于人。设身处地想想,一陌生人猛不丁问你这一问题,叫你如何回答?幸福的内涵那么宽泛、每人理解大不相同,一两句话,如何说得清楚?况且,你是央视记者,我的回答,很可能会公开播出,你到底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是要我回答幸福呢还是不幸福?

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是,前不久,央视采访刚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莫言,主持人董倩问:“你幸福吗?”莫言回答:“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让记者吃了个小小的闭门羹。在莫言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一个大作家如是说,你叫一般民众如何回答?

节目播出中,也出现一些明显砒漏。比如,记者在浙江海宁问一位捡瓶子老人“大爷,您今天收了多少瓶子?”答:“73岁。”问:“您收了多少个瓶子了?”答:“我现在吃政府低保,650块一个月,政府好。”问:“您觉得您幸福吗?”老人:“我耳朵不好……”节目播出以后,网上吐槽不绝。有网友写道:“其实不用去问大爷,问问自己即可。如果你73岁时还不得不靠捡瓶子吃低保度日,你幸福吗?”有人甚至怀疑这是编导有意为之,搞黑色幽默。

总起来看,央视此档节目虽然有褒有贬,有得有失,但可以肯定的是,编导的动机是良好的,为的是反映近些年来广大中国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节目的探索也是有意义的,记者现场采访加电视台原汁原味播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美中不足的是,提问的方式,有些唐突。问的问题,也太笼统,不好回答。相信央视会总结经验教训,推出更加贴近实际、更受观众欢迎的节目。

如果央视记者问你幸福吗,你会怎样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