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徽縣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尹家老宅位於徽縣嘉陵鎮稻坪村,靜謐的山村中有著徽縣最完整的一處清代古建築群落,讓這座古樸的村莊擁有別樣的韻味。2017年稻坪村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唯有建築還在訴說……

徽縣嘉陵鎮竟然藏著一座古老的小山村,它自顧自地美麗著,直到2017年它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才因尹家老宅為代表的清代古建築群落廣為人知。

1月16日早晨,記者一行從縣城出發,沿鄉村公路去往東南方向的嘉陵鎮,踏訪稻坪村。40分鐘的車程之後,稻坪村到了,村頭一座新建的木製牌樓還沒有上漆,還有點嬌羞的意味,村道兩邊沿山坡分佈的黑瓦泥牆、屋宇錯落的老房子,已經鋪排著歲月的滄桑,讓人目不暇接了,從一些保存依然完好的門樓、圍牆、青石街沿、院壩等規模來看,不排除某些院落在一兩百年前,曾經也是書香門第高門大戶。

稻坪村的黨支部書記尹守明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說尹家老宅原有二十幾個院落幾百間房屋,而今保存相對完整的院落四處。為北方四合院建築佈局,均為馬鞍架結構房屋。另有古建築二十餘處,保存也相對完整,但四合院這種院落形式已經看不到了。

當詩歌和音樂都沉默的時候,唯有建築還在訴說……那麼,尹家老宅會告訴我們哪些故事呢?

記者注意到路邊的這些老房起的也是馬鞍架,此前在天水採訪古村落時曾見到過這種土木結構馬鞍架房子,側面梁枋使用了枝編材料,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立面,有透氣通風之效,適宜林區居住。一般來說,都是以當地木材為主要建材,主要構件有檁、大梁、柱子及椽等,多用榫卯結構,主架結構完成後,立起架子築土牆、掛椽、打竹笆、覆泥蓋瓦、安裝門窗、平整室內地面,馬鞍架房建設即告完成。

同行的縣講師組組長騫飛龍,對徽縣古民居群落分佈的情況熟稔於心,他說這種馬鞍架的民居在許多鄉鎮村社都有分佈,其中嘉陵鎮尹家坪、麻沿河鎮黨政村柴家齊社、大河店鎮青泥村、江洛鎮立鬥村比較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馬鞍架建築物便是嘉陵鎮稻坪村的了,它的完整性和審美價值最高。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四合院

這家老宅院青磚砌成的大門樓足有四五米高,門樓脊獸精雕細琢栩栩如生,門柱配以圖案精美的磚雕,大門兩側兩個石鼓被孩子們摸得油光鋥亮,彷彿是一種包漿,那種富足的氣息撲面而來。一踏入院落,整個四合院結構嚴謹,尺度不凡。我們先來看上廳房,房前的臺階由長五尺、寬二尺、厚三四寸的青埂石條砌就,地基比廂房高約三四十釐米,房屋為斗拱結構,門上有額:翁歸舊家,這種夫子自道的口吻顯然是舊時家長的風範,從中可以看出昔日的主人“衣錦還鄉”的精神追求以及“落葉歸根”的情感歸屬,他究竟是宦海沉浮後辭官歸隱,抑或是經商多年回到故鄉做了含飴弄孫的富足翁?

這樣的門額在院落中還有幾處,古大門上隱約可見的“敦仁厚禮”四個大字,昭示的是尹家坪人自古以來敘之不盡的仁慈與厚道。正對大門的是南廂房,透雕的四門八窗上,花鳥圖文佈局有致,那門上“善有餘慶”的字樣落落大方。而相對的下屋則是“三聲永緒”,而在一座偏房門楣上方鑲嵌“山明水秀”題字匾額裡,左側楷書豎刻“道光歲次乙未菊月上浣之辰”,右側刻寫“生員張次渠題書”字樣,依此專家推斷尹家至少在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9月上旬)已是徽縣名門望族,在稻坪村傳承11輩人,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家史。

尹守明領我們參觀了一處特殊的青石砌就的壕溝,他讓記者猜猜用途。稻坪地處在溫暖溼潤的徽縣嘉陵江流域,自然雨水豐沛,記者猜它一定是稻坪人用來排水的。尹守明笑了,這是其一,還有其二呢。尹守明看到記者一頭霧水,揭曉了答案:防匪患。這條壕溝由後山陽坡直通溝下河壩,平素裡作為排水溝渠使用,戰亂時則是一條應急避險逃生的通道。

這其實在稻坪村的建築佈局中已經有所體現,這種四合院的形制空間相對封閉,既利於生活也有較強的防禦功能,便於防匪防盜,戶與戶之間有小巷道相互連通,曲折迂迴,更增強了整村的防禦功能。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懲奸商,拒土匪

紳為一邑之望,作為名門大族的尹家自然擔負起了守衛鄉土的重責。在村人的講述和相關學者的研讀中,尹家老爺——尹志的形象漸漸清晰鮮活起來。尹老爺幼年喪父,靠親孃和二孃執掌家事扶持長大,尹老爺十幾歲成了當家人。清末宣統年間,尹老爺擔任了徽縣南鄉民團的頭領,民團武裝的存在讓匪徒們再也不敢加害百姓。

這位尹老爺懲奸商拒土匪的事蹟使其人其莊聲名鵲起。《徽縣誌》“南鄉農民打鹽店”一節記載了他剛正不阿的抗暴事蹟。明清以前徽縣的食鹽由商販經營,集市售價每市斤三十至四十文銅錢不等。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徽縣官商合夥成立“鹽業專賣公司”,公司對“官鹽”大肆加價,宣統三年徽縣食鹽市價漲至每市斤64文。不光鹽價高,摻假還相當嚴重,每百斤食鹽摻白砂二十至三十斤。當時徽縣市面流通的銅錢大小質量不一,鹽店只收大錢,不收小錢,鹽商對人們買鹽時通融錢色的要求置之不理,又對民眾百般刁難。縣鹽業公司的股東席重珍(典史)處理糾紛時,往往偏袒鹽商,民眾對此不滿至極,積怨最終導致了民國元年(1912年)尹老爺一家率領民眾打鹽店事件的爆發。宣統三年(1911)十二月,尹老爺尹志派人進城買鹽,見買回的鹽摻有大量砂子,憤而與其弟尹旭、尹昌等人商議發動民眾懲戒鹽店。他們採用雞毛傳帖通知南八鋪的村正(即村長),召集青壯年農民兩千餘人,手持大刀、長矛、土槍、棍棒,於1912年1月13日結隊向縣城開進,直奔北街鹽店,將大批摻假食鹽拋撒街頭。次日,徽縣寬裕成酒坊、縉紳當鋪、福盛義雜貨三家經理出面調停,知縣徐登第致信邀請尹志進城談判協商,最後達成三條解決辦法,使民眾不再遭受鹽商沉重的盤剝欺壓。

喜歡打抱不平的尹志被土匪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四十歲那年,他被土匪圍攻擒拿,最後慘遭殺害。

尹老爺的傳奇故事在時光中已經成為雲煙,現在只留下尹家老宅沉積下來厚重的文化氣息和悠久平和的歲月感,仍然讓人回味無窮!(記者 劉小雷)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村中神秘的石壕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徽縣稻坪村之尹家老宅: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廊柱上精美的磚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