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鞋竟成“坑老鞋”?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推動首個團體標準出爐

防滑、耐磨、輕便……近段時間來,各式老人鞋廣告層出不窮,它們用直白到“土”的語言向老年人宣傳賣點,再打出“孝敬”等親情牌促進下單,儼然成了一種流行趨勢。

不過,實際拿到手的老人鞋真如其宣傳的那樣好嗎?日前,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發佈老人鞋比較試驗結果。測試顯示,近半數樣品開膠、裂紋、耐磨性能不佳。老人鞋怎竟成了“坑老鞋”?


老人鞋竟成“坑老鞋”?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推動首個團體標準出爐


2019年10月9日,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通報了老人鞋比較試驗結果,80件老人鞋樣品中有14件在耐折性能測試中出現過度開裂,涉及品牌奧康、意爾康、CARTELO等。會上,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發佈了老人鞋團體標準。

為幫助老年消費者挑選到性能優良的老人鞋,上海市消保委聯手江蘇、浙江、安徽省消保委針對老人鞋開展了比較試驗,這也是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首次聯合開展比較試驗。

試驗共計購買80件老人鞋樣品,其中,54件採自京東、天貓、蘇寧、唯品會、有贊、小紅書等電商平臺,16件採自上海市和江蘇、浙江、安徽省等長三角地區的實體店鋪,10件採自電視購物,價格從49元至439元不等。

耐折性能測試結果顯示,“坑老鞋”有哪些缺點?

缺點一:耐穿性堪憂

老年消費者普遍比較節省,更喜歡耐用的商品,不過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的測試卻顯示,老人鞋的耐穿性堪憂。

耐折性能是體現鞋類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基礎指標。參與耐折性測試的78件樣品中,有14件出現過度開膠或裂紋。


老人鞋竟成“坑老鞋”?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推動首個團體標準出爐


耐折性能測試中出現過度開膠或裂紋的樣品信息

剝離強度是衡量鞋類產品鞋底和鞋面粘合程度的指標。剝離強度過低的鞋在穿著和存放的過程中容易開膠,造成幫面和鞋底脫開,影響使用壽命。測試結果顯示,80件樣品中有6件樣品不符合要求。

缺點二:防滑效果或誇大

老年人穿鞋,防滑性能尤其重要。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的測試顯示,老人鞋的防滑性能整體比年輕消費者穿著的休閒鞋(板鞋)的防滑性能更好一些。

不過老人鞋的防滑性能,在廣告中卻存在疑似誇大的情況。據某新聞2019年8月16日報道,江蘇64歲老人袁玉華,被某品牌老人鞋廣告中宣傳的“走路的時候不怕摔倒,走在冰上我心裡也踏實”所吸引,卻在穿著該鞋時滑倒受傷。


老人鞋竟成“坑老鞋”?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推動首個團體標準出爐


袁玉華的代理律師郭乘希表示,原告出於防滑方面的安全考慮,才購買了該品牌老人鞋。但實際使用中,並不具備防滑功能,應當認定其視頻廣告為虛假廣告。

缺點三:舒適性較差

老年人通常喜歡柔軟、回彈好、穿起來合腳的鞋子。一雙鞋底硬度適中的鞋能更好的滿足老年人戶外散步的需求。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的測試顯示,80件樣品中,有16件樣品硬度偏低,12件樣品硬度偏高,僅52件軟硬適中。此外,有16件樣品鞋底回彈較差。

缺點四:輕便無關質量


老人鞋竟成“坑老鞋”?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推動首個團體標準出爐


某品牌老人鞋宣傳圖

許多老人鞋常以重量輕為賣點進行宣傳,不少老年人也認為鞋越輕質量越好。不過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的測試顯示,雖然老人鞋相較普通休閒鞋整體重量較輕,但鞋子的重量與質量未見明顯關聯。

老人鞋該怎麼挑選?耆福居全媒體告訴你:

一折:對摺一下鞋底

對摺時彎曲的地方應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處。要確保鞋底的彎曲部位和走路時腳掌的彎曲部位相吻合,才能舒適合腳、不擠壓。

二捏:捏一捏鞋子的後跟部位和前部包頭

後跟和前部包頭不宜過軟,應有一定的硬度。鞋子的後跟部位應有足夠的硬度,才能在行走過程中保護踝關節,防止踝關節受力傾斜而導致意外崴腳、扭傷。鞋子的前部包頭,也需要足夠的硬度,以防止磕傷、踢傷、砸傷腳趾。

三擰:兩手對擰一下鞋子

如果鞋子太容易變形,說明鞋子過軟,穩定性較差。老年人足部關節骨骼相較年輕人更加脆弱,腿腳力量也相對較弱,過軟的鞋子無法給腳部提供有效支撐,易造成腳部扭傷;太硬則影響穿著舒適度,行走易疲勞。

四按:用手伸到鞋子內部按一按

鞋子前掌部位是否太薄,後跟部位是否夠軟且回彈及時。前掌部位太薄易使人感覺硌腳而影響行走舒適性。後跟部位是行走緩衝吸能的主要部位,但也不能一味追求柔軟,良好的回彈性能才能更好地保持行走過程中緩衝、減震的效果。

五聞:聞一聞鞋子有無異味

刺鼻的氣味很有可能和鞋內殘留的有害化學物質有關,若有明顯刺鼻氣味的,切勿選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