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郡,取“断匈奴一臂,张中国之掖”之意。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镇。在四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文化在此交流,南北民族在此交融,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得我踏入张掖的脚步,有着些许的沉重。

黑水国遗址、骆驼城遗址、西夏国寺、隋代木塔、马蹄寺、金塔寺,在张掖的八天,触摸了张掖留存的文化精髓,最后一站,来到张掖博物馆,纵观四千年文明古城,走进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甘肃省张掖市博物馆于2017年开馆,分为通史陈列区和专题陈列区。弱水溯源、张国臂掖、北凉雄风、万国咸宾、民族政权、府城遗韵,通史陈列区以时间为线索,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形象的展示着张掖史前至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明遗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步步走进博物馆,在一件件铜器陶器钱币瓷器等精品文物中,回望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弱水溯源(史前至先秦时期)

逆流而上,探寻张掖最初的起源。弱水时黑河的古称,张掖北倚合黎山、龙首山,南靠祁连山,黑河流过境内。弱水滋养了张掖的古代先民,她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迹。

在众多的先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水国遗址,如今,黑水国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张国臂掖(两汉时期)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大败匈奴;公元前111年,始设张掖郡。此后,汉帝国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从汉代起,张掖成为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成为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如今,遍布张掖的多处汉代遗址、墓葬,出土的一批批文物,生动形象的展示着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丝路咽喉重镇的互相碰撞。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北凉雄风(魏晋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前秦等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

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在河西走廊建立北凉政权,都城便在张掖,沮渠蒙逊注重同邻国建立和睦关系,并且尊崇佛教,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此时的佛教艺术繁荣,不论是佛、菩萨还是飞天,都各具情态,艺术风格包罗中西文明精髓,见证了当时张掖作为东西方交流要塞的重要地位。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万国咸宾(隋唐时期)

隋时,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609年,隋炀帝西巡,在张掖主持有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史称“万国博览会”,成为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唐朝初年,张掖郡改名为甘州,唐太宗北怯突厥,南和吐蕃,有效地维护了河西的宁静。武则天时期,派陈子昂到河西视察,张掖开始屯田。后期,郭震驻军屯田,引进中原水稻,张掖的乌江稻米一度成为进贡皇家的贡品。盛唐,甘州 “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

大唐王朝繁荣兴盛的国力,吸引了西域昭武九姓国人民留居中原与汉人融合。昭武九姓作为粟特人的先祖,聚居于甘州昭武,从事东西方贸易,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民族政权(五代到元时期)

张掖最早既为少数民族所居之地,历史上,月氏、匈奴、柔然、突厥、党项、吐蕃、蒙古等几十个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匈奴、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还曾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建立民族政权或实施过有效管辖,在这个纷乱的年代绽放自己的色彩。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甘州回鹘人从迁入河西走廊时的受别人统治到建立民族政权,不断在甘州这片土地发展壮大,对甘州文化影响深远,与今天的裕固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宋时,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西夏文化深受汉族河陇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的影响,并吸收汉文化传统,推崇佛教学、发展儒学,形成具儒家典章制度的佛教王国。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府城遗韵(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张掖被列为“九边重镇”之一,为河西走廊“襟喉锁钥”之地。明政府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了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当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明朝初年,为了巩固对西北边区的统治,借鉴唐宋旧法,甘州实行茶马互市,“绸缪边防,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置甘州府,张掖既是府城治所,又是甘肃提督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

明清两代,甘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建设日臻完善,文化教育繁荣鼎盛,始有“金张掖”之美誉。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在张掖博物馆,可以轻易的走进张掖。张掖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的军事文化、交汇的宗教文化、绚烂的民族文化、发达的商贸文化在这里一一呈现,只等有缘人慢慢认识、理解,最后,爱上这座城市。

博物馆里看张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丝绸之路重镇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自由摄影师,旅游自媒体。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