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人对于家庭宗族的认同观念比北方人要强?

小叮当的四维空间袋


当代宗族观念

在当代,宗族这个词汇,在北方已经较为陌生,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却依旧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多年前,南方某大家族举行祭祖活动,参与祭祖的人群达到上万人,一度引起媒体关注。

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则值得许多人去思量:为什么南方人对于家庭宗族的认同观念要远远强过北方?


个人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读这个问题:

历史因素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许多次北方游牧部族南下入侵中原的先例——比如刘渊的汉赵攻占洛阳、长安,迫使晋朝的世家大族纷纷南逃到江南;比如金灭北宋,很多中原百姓不愿意生活在金朝统治下,于是再度选择南逃。

历史因素造成了南北方群体的不同——逃到南方的世家大族,往往在逃离江南的时候,为了和江南的士族对抗,而注意凝聚力的维护,同时,江南本土的世家大族对于客居而来的北方世家,也保持警惕,这些,都客观刺激了对宗族认同的传统。

而北方则不然。不论是北魏还是金朝这类少数民族王朝,在入主中原后,如果能积极和留在中原的世家或者望族达成合作关系,那么,就会长期统治中原,反之,则会如同石勒的后赵一样,在建立不久就遭遇倾覆。


甚至,有历史学者考证,隋唐时代,有不少北方士族出身的名人,事实上是汉化的胡人冒认而来的。从这些线索不难看出,北方的环境,让北方的士族逐渐放松了对宗族的认同,从而影响到其他家族。

此外,北方多战乱,而南方相对来说多太平。战乱的频繁,对宗族的冲击无疑影响很大,很多宗族因为战乱而发生撕裂。而南方总的来说,以“岁月静好”为主,因此宗族得以得到良好的保存。

地理因素

在我国华北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地理上主体以平原为主,而南方则不然——江南河道纵横,因此有南船北马这一说法,而西南地区则以山地居多。


多山多水的地理环境,将古代南方的华夏先民分割起来。因此,北方一马平川的地理衍生的人文,和南方也变得截然不同。因为平原地区交流的便利,久而久之,让北方先民对宗族观念较为漠视,而南方因为地理的局限,宗族认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得到了强化。

于是,在不经意间,南北方的宗族观念,开始出现分化,并逐渐渐行渐远起来。


藤树先生


在中国,做个南方人,有时是很诡异的事情。诡异在哪,就在宗族的认同观念问题上。

比如,以出生地划分籍贯来论,我是正宗的南方人。是岭南人,是广东人,在广东出生,在广东成长,虽然有近10来年在福建生活,可到底还是属于“南方”范畴吧。

但是,诡异的是,自我懂事起,我的家族、我的亲友、我的老师们,就不忘“谆谆教诲”我:我是北方人,我们这一片数十万人都是北方人。北方哪里,北方河南!为什么如此,因为我们刘氏大家族,整整数万人,是600多年前,从河南被迫迁徙而来。

说这是子虚乌有吧,可又言之凿凿:“老家”河南哪里,具体方位,可明确定位到某地区、某村落;南下具体时间,可以详细到某年某月;至于具体迁移路线,明明白白,某某古道都清清楚楚。

我后来一直呆在湖北,陕西、河南一代北方省份更是频频走动,但确实很少发现这种极端顽固的宗族性坚持。


最为恐怖的是,这一切溯源有由,不大像虚构,更不类瞎说。

证据在哪,在周边一座座祠堂,一栋栋老建筑,一句句老人的口耳相传,一份份族谱等文献材料。 过去古人说,“国有史、族有谱、家有乘”,在中国南方很多地域、家族乃至家庭,都不是稀奇事。

这一些观念,在我理解,其实就是宗族认同。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南方省份,有上亿南方人各自凝聚为一个息息相关的团体,同姓同宗聚居,坚持共同守护的文化、习俗、信仰。

甚至,坚持认为自己都是“北方人”,是“中原人士”——我小的时候,当地还土葬,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过黄河”,意思就是死了要回到北方故土。那送行悼歌,真是悲抑沉痛到惨惨兮兮,至今难忘。

至少在广东南方,那种几万人全部同姓的聚族而居、那种以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或土楼住户格局、那种仰赖内部通婚、血缘关系组建起来的熟人社会、那种至今还有乡约家规 ,需要定期回祖宅到祖坟祭拜的习俗;

那种出门在外先问辈分的规矩、比如隔个村都可能懵逼的方言等等,不出省外对照,还真会以为天下四海都是如此。我一位好友,家是顺德的,是所谓长房长子,去年结婚,就听他诉苦,说是给村中的各路长辈磕头,直磕到腿发软。

南方很多地区,那些格外强大的宗族势力,似乎确实是北方较为少有的。北方人不是没有群落,但更加各自为政吧。


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南方不少地域,这种深厚宗族的认同观念,形成的原因并一定是“高大上”的,它的结果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种南北对比起来的分野,我自己粗粗以为,要因大体都归为三种吧:

一个,确实是生存需要,没有办法,只能抱团,一致对外,才能讨生活。宗族关系下,共同利益、共同奋斗才是最大诉求。

南方很多地域,比如在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都没说自己是岭南土著的,都自称祖上是北方而来。

这些先祖,或为饥荒,或为避乱,是千辛万苦跨越千里流离南下的。当初逃难,就不是单枪比马,而是家族集体性搬迁,这一路筚路蓝缕,不宗族化如何可以呢?等到落脚,宗族间又有先来后到的,资源又那么短缺,民系之间、宗族之间那是常常械斗的,你说不紧紧团结能成吗?

所以呢,实质上,村落越闭塞的地方,宗族化观念就越成正比呈现。近30年来,广东普遍经济好转,社会逐步现代化,农村逐步城市化,那种宗族观是不是实质也跟着淡了太多——这些年勤修祠堂族谱不过就是应激重新强调而已。


其二,南方属于正统中原文化外缘,过去史书称之为“蛮夷之地”,越是这样越是在文化寻根上要更加重视,显示自身“华夏子孙”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历史上的南方,在文化、渊源上是一直存有自卑感的。因为这种不自信,更加需要以宗族追根的形式,去追溯自身文化种源上的“中原身份“,乃至标榜自身是“南下衣冠”的后代。不然,总不能说自己是蛮夷之后吧!

祠堂、族谱、习惯,在这种驱动下,就有了作为确认“证据”的必要,就有了作为传承仪式的意义。自己家族,自己祖先,通过文字、建筑、习俗,亦或是其它形式传承下来 ,代代流传,形成仪式感。

这也是为什么,在南方,那么强调宗族性,却不会走上地域分离主义的原因。这种观念,是与中华主流始终并行不悖的正朔观的一个变种,而不是类似魁北克、或加泰罗尼亚一样的分离思想。


其三,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文化,不分南北,本身就是异常强调宗族的。儒家的宗族郡望、血缘结合观念,那是深入每一个人心的。

如今的北方如果相较下比南边单薄,那也并非北方观念上稀缺这套,而是说中原数千年来都是战乱交频之地,人口杂居较重,加上历代的思想肃清最严,宗族性早已被凌迟殆尽了。

换句话说,如今的北方,宗族观念较单,那不是自然的选择,而是多灾多难的结果。了。南方也不是更爱祖先,而是鞭长莫及。千百年来,北方这块大地,什么五胡乱华,什么突厥匈奴,什么蒙古满清,什么日寇军阀,那是不间断地骚扰、破坏、婚配,人命都难保,吃饭都困难,如何才顾得上什么宗族呢!

更何况,北方历代都是天子脚下,宗族势力历代都被视为威胁力量,一直被肃清,如何敢放肆,如何敢团结?南方是山高皇帝远,更多这个自由罢了。所以,北方很多地方,祖坟早就被平了,至于祠堂也早拆完,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惯,也早被各种运作,作为封建残余给扫除了。

北方宗族的文化脉络,是被强制铲除的。而南方,如广东,就像梁启超讲过的,“民族与他地绝异,言语异,风习异,性质异”,反倒更要寻根,更亟需抱团一块。想起来挺吊诡的,可情理上又是水到渠成之事。

这种观念,好处当然有,人多好办事嘛!坏处呢,别的不扯,您看看那个《破冰行动》的电视剧,了解下塔寨村原型也就差不多能明白了吧!


刘愚愚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南北方环境差异:受纬度影响,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造成了不同的地域发展特色。自古以来,北方地区大多游牧民族,民风剽悍。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战争影响,北方人民的迁移和与外族融合致使最初的家族谱系残缺,同时,宗族观念也有所削弱。南方地区,水土富饶,易种植粮食作物,自有苏常熟,天下足之说。加之自然经济影响,南方人安土重迁思想更为浓重,更加重视宗法宗族谱系之说。

2.地形,建筑影响:北方地区较为平坦开阔,聚落分布较为分散,而南方地区地形受山脉和河流影响,支离破碎的土地,致使南方聚落更为集中地分布。比如客家人的围屋,将一大家子人聚到一起,其家族观念自然深厚。

3.南方地区与港澳台相近,受近现代战争影响,南方许多同胞移居台湾,港澳,心系大陆。也是造就了南方地区人民认祖归宗色彩。

4.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这段话,抓住了南北方的人文差异与特点:“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 。与上海浙江一带人相比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四肢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自己头上之前就翻滚在地,哭爹喊娘。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书籍和画卷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那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所侵犯。”从中,我们可窥南北方人们对于家族认同观念强弱不同的原因。


洛玖黎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但在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思想观念却会有很大的区别。就用北方朋友和南方朋友来举例子,南北两个地方的文化差距一直都很大,这一点也是大家公认的。双方不仅是在饮食文化上有差异,在对家庭宗族的认同感上面,差距也是相当的大。南方的朋友在这方面的认同感会更强一些,北方的朋友就会稍弱一些。那么为什么大家在这个观点上面的认同度会有强弱的区分呢?其实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生活环境影响。古时候,生活在南方的朋友通常都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南方属于我国比较靠中心的位置,所以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很少会有战乱的侵袭。那么在这样和平的环境下,大家的生活就会比较的安稳。而在这样的安稳环境里面,一个大家族的人常常就会居住在一起,见面次数多了,彼此的感情也就更加的牢固,对家庭的认同度也就更高。再反过来看北方朋友,他们生活在我国比较边缘化的地方,这里常常会受到战乱的侵袭,会有其他北方部落的人来搞突袭。因为战乱的原因,当地的百姓们生活都比较的不安稳。一旦有摩擦发生,北方人就会想着逃命,一逃命之后,一个家族的人就常常容易分开。一分开,之后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再见面。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家族的归属感又怎么可能变得深厚呢?

第二,思想上面有很大差距。南方人因为生活在和平的地带,一个大家族的人因此就常常会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而在这一片地方,整个家族的人都共同努力,想要一起过上好生活。所以,他们的思想都是在自己的小家里,为了家族而奋斗。反观北方的朋友,因为战乱不断的原因,导致这里人们的爱国思想暴涨。大部分人都想着为国效力,为守护百姓,为守护乡民出力的想法。所以他们最关心的其实是国家,对小家的注重感反而不会有这么强。现在有很多人会觉得,北方朋友大气,也是因为这种思想的熏陶,使得他们觉得全国上下都是一家人,不需要分彼此。也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和北方人交朋友,觉得和他们交往非常的舒心,真的会有一种亲如一家的感觉。

综上这2点来看,其实还是因为大家生活的环境原因,所以才导致了大家的思想不同的结果。


紫禁公子


这个现象我也有留意很久了确实是南方家庭宗族观念认同感比北方的强。

先来说说我的一些见闻吧。我的几个同事就是北方的一个是黑龙江,一个是内蒙古的。一个是我们的行政主管,男的,在广东这边工作,然后娶了当地的媳妇,相当于是完全不怎么回家的,房子也是买在这边,每次过年的时候我们都是需要轮休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不回家,所以我们也就顺理成章的可以回家过年,让主管在这边值班过年那三天。据说,他已经有几年没有回家了,父母都健在的,怎么就不想家呢?这算不算家庭的观念不太强呢?

还有一个就是我的好朋友,她是在这边作财务的,一年都不回家一次的那种,孤身一个女孩子就这样来到这个无依无靠的外地城市,换做广东的大多数父母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有这种行为的。不管是安全问题还是从她们的远发展来说,广东的父母几乎大部分都有一个观念就是女儿不远嫁。

你说父母封建还是舍不得都可以的,这个想法就是女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的。其中的理由就是:

1.太远了,回家的路程太遥远了,即使年轻的时候你可以保证一年当中的重要节日可以回娘家,但是以后有娃了,你能保证你能那么方便的奔波劳碌的不远万里回家吗?

2.经济允许你回娘家可以体面一点吗?这个那么现实的问题就往往是阻碍你远嫁而不能回家的原因。

不远嫁作为南方的一个不成文的观念,大概也看出父母家庭对一个人的牵绊了,毕竟嫁出去的女儿就成为了别人家的媳妇,自己的孩子就这样被接走了的感觉不是那么好受的。

还有一个家庭的宗族观念强的是,南方的拜神特别多仪式也特别多。比如潮汕的地方的“拜老爷”每逢正月过后的“拜老爷”甚至比过年还热闹,摆的各种拜祭仪式学问多多,嫁过去的潮汕媳妇都必须继承婆婆的那套拜祭方法。

而北方的人常年南下工作,几乎不怎么回家,不管在哪都有他们的身影,可以说是“男儿志在四方”也可以说是不太恋家。公司里的很多小伙子明明就是刚刚请假回家结婚的但是结婚后就自己继续返回工作岗位了,夫妻双方长期分居两地也是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了,即使是感情基础再坚固也有点不合常理。

究其原因,大概是和不同地区的人气质来分析了,北方的人天性就是豪迈和不拘小节的,而南方自古以来就有柔情文质彬彬的气质的,这样对比来看,这可能与彼此的气质不同来解释了。还有一点就是家庭宗族的观念太强也和文明的程度有关,在一定的程度上讲,越是讲究宗族仪式等的封建迷信程度会比较深,自古文明的开拓和文明的发源地都是自北而下,这就让南方的文明根据来的更晚一些更加宗族宗族根深蒂固一些。

凭日常的生活见闻就是南方的家庭挂念还是会稍微比北方强的,这方面是体现在婚姻方面。赡养父母方面的,家庭成为他们最大的牵绊。


烟火视觉


我是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据我的了解,北方人的宗族认同观念确实没有南方人强。在南方,如果两个萍水相逢的人相遇,在得知对方和自己是一个姓时,可能都会攀谈一番,问一问对方是祖籍何地,是不是与自己同宗,若是,可能就此结交为家族中人,日后相互联系。在北方,同姓人之间,也不过是同姓而已,没几个人会对对方的籍贯和祖宗的来源有什么好奇,最多说个“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实,即使是相同的姓氏,五百年前还真不一定是一家。南方人的宗族观念为什么比北方人要强?这是民族迁徙、融合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族群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地处北方的中原,就是华夏民族的聚居地,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农耕文明讲究休养生息,互帮互助,共谋发展,因此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特点,而中原以外的游牧文化则是征服虐夺,强加于人的争霸思维。两种不同文明和不同思维也就导致了族群观念的不同。

在古代,中原因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窥视。游牧民族在蒙古高原或东北大地相互征伐统一后,形成气候,便将触角伸到中原,先是抢劫人畜,粮草,以供温饱、泄欲,后得寸进尺,直接侵占地盘,夺去政权,奴役汉人。在一次次的游牧民族入侵中,中原及华北地区便成了华夷争霸的战场,也成了民族融合温床。

在中国历史上,导致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历史大事件,就有西晋“五胡乱华”,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变”,以及后来的蒙元、满清等两朝,这些大事件的发生,不但改变了族群文化,也改变了族群观念,族群观念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宗族观念的不同。

在““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等历史节点上,中原很多汉人,为保族群安全,逃避外族奴役,举族南迁,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被外族驱逐的心态,于是保留了本族群的文化基因,也就形成了后来的家庭宗族观念。而在几次历史事件中没有逃避的汉人,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臣服或融入,并和游牧民族打成一片,久而久之,曾经族群观念便慢慢淡化了。

特别是宋代,整个宋朝先是受到辽的劫虐,金的吊打,蒙元的践踏,而明朝之后,满清的统治,首先受到冲击的当属中原及华北。在这些历史节点上,中原及华北几乎被游牧民族所融合,族群基因多元化,从而导致了人们宗族观念的弱化。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元初大将张弘范,其祖上为北宋汉人,其父为金国统治时期汉人,张弘范则成为元初的大将,亲手消灭了南宋。至于西北地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游牧部族发祥地,因商贸的发达,民族众多,民族融合更早,族群基因更为复杂,族群观念也比南方还要淡化。

其实,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南方汉人始终保留着一颗中原赤字之心。他们北望中原,心系华夏,随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这就是一种深植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虽是沧海变桑田,却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永不变节。因此,有了族群观念的强弱对比,就有了宗族观念强弱之分。


若愚趣谈


南方人对于家庭宗族的认同观念确实比北方人强,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不同。

自古以来北方多游牧民族,他们多以家庭为主体逐水草而居,而这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不能有固定的住所,所以宗亲观念随着距离、经济条件等影响也就显得较为淡漠。而富有鱼米之乡点江南则因人多地少,多以宗亲关系群居生活,彼此之间相互帮助因而也就显得亲近了许多。

二、历史原因。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方自古为各种势力争夺的战场,曾长期处在动荡战乱中,为了生存,大批北方及中原民众结伴南迁。到达后为了应对野兽及当地人的伤害,因此他们组群而居、异常团结,逐渐形成了牢固的宗亲观念。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自古以来南方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且又有优良的港口、码头,因此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等较北方地区发达很多。部分曾下南洋的南方人,经在海外艰苦拼搏后也有了丰厚的收入,他们为了感恩祖先的护佑,于是回乡后大兴宗祠、完善族谱,甚至设立基金以帮助族内困难者,每年在传统节日之际也会归来祭拜先祖,因而使宗族观念、宗族文化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南方人的家庭宗族认同感强于北方人,除了与其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历史原因及经济条件有关外,还与他们受教育程度、日常生活习性等因素有关。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宗族观念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著表现,不过这类传统文化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淡漠,这似乎已经是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地方,宗族观念在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近乎解体的状况。不过即便如此,依旧还是有很多地方保留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而这些地方往往都是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为何我会说现在在南方很多地区宗族观念依旧相当浓厚呢?

这是因为相对于北方来说,南方的很多地方对于宗族文化保留,比北方要完整不少。比如就算是今天,南方的许多地方仍旧保留着完整的宗庙、祠堂等建筑设施,又比如南方人的族谱发展的也要比北方繁荣很多。

而宗族建筑与族谱往往是一个宗族文化的两个比较重要的体现,南方在这方面比北方发达,毫无疑问证明了南方的宗族观念比北方更为浓厚。其实除了这些,我们从祭祖现象的隆重性与规模性也能够看出来,比如今年上半年属南方地区的的广西钦州出现人数达到了上万人祭祖现象,并且祭祖过程相当有仪式感。

那么,出现这种差异情况的原因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南方的宗族观念发展的比北方繁荣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受生活方式影响,另一个就是南方文化发展的稳定性。

一、南方集聚的生活方式

我们首先来说下生活方式。我们这里细分为前期和后期来讲。

1、在过去,由于开发早的缘故,北方一直是属于中心地带,无论是经济重心,还是政治重心它都是在北方。

而当时的南方相对于北方来讲就落后很多了,这种落后不仅是生产力的落后,更是整体文明的落后,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南方是不被北方看的起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地理位置处于南方的楚国,一度被中原国家嬉笑为蛮夷。

既然古代社会早期南方开发程度远远不如北方,而南方又是大家都熟知的多山区,这在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前提下,毫无疑问是相当致命的。所以,为了解决这类困境,当时南方很多人都会往一些开发的较好的地方跑(不过活动范围依旧是局限在南方地区内);又或者喜欢汇拢在一起,通力合作来开荒,开发出新的土地用以耕作。

但无论是哪个解决方式,最终都会导致一个现象发生——那就是驱使着南方人口出现聚集现象。而这类集聚自然会出现很多同乡、同姓、同族的团体。

但是,在北方就不同了,放眼望去北方大多数地方都是早已经开发好的沃野千里,这在农耕社会可是相当优越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北方人根本不需要像南方人那样报团生活。

2、那有人或许会说,后来重心南移了,北方人迁往南方去了,那为何南方依旧会如此集聚呢?这就和战乱有关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次经济南迁都是迫于战乱——不管是五胡乱华后的衣冠南渡,还是安史之乱后的避祸东南,又甚至是再之后的靖康之耻,它们之间共同的特性就是受战争因素影响。

因为有战争这个大背景在,大家能够想到的自然是国家利益大于一切,所以面对困难往往是团结一致对外。而北方迁移过来的士族由于都是迁徙到南方来的,没有根基,他们要想安稳立足想到的也是与当地百姓或者同迁徙过来的世家大族守望相助。所以说,无论是在早期,还是后来,南方的聚集程度都相当之高。

其实若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南方的这种集聚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质更像是抱团生活,彼此之间互帮互助。而这类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愈发紧密,而一般为了亲上加亲,很多时候人们也会选择联姻,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在这层宗族网得熏陶下,南方人们宗族观念自然会更加强烈些。

二、南方文化发展的稳定与繁荣。

除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文化发展的原因了。南方的文化在发展中逐渐呈现出十足的稳定性与繁荣性。

1、首先南方的文化发展较北方来讲要稳定很多——南方的大环境整体安定,不像北方那样屡屡受到游牧民族铁骑的蹂躏,导致文化多次支离破碎,无法保全稳定。

虽说后来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南方也一度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但是除了对几个誓死抵抗的城市,蒙古更多时候是采取怀柔的政策来对付南方敌对势力,而这也使得南方的文化依旧得以保留。

2、多次的重心南迁,也使得文化中心逐渐转到了南方。在明清之际,南方文化的繁荣性质甚至是达到了顶峰,比如在明朝的那些状元当中,基本上全都是来自于南方,当时的几个科举大省也都在南方,这些都足以见得南方文化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传承之后,越来越繁荣,已经不是北方可以相比拟的了。

而文化的稳定与繁荣,自然也会促进南方宗族文化的巩固与宗族观念的继续发展。可能这样说有些过于笼统了,不便于理解,我们举个简单的推导个例——南方文化稳定繁荣自然就会诞生一系列的书香门第,而这些书香门第往往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官员,毕竟在封建社会里读书是从政的一个主要途径,而成为了官员他们自然在家中很有地位,逐渐会成为大家族的核心,而接着他们会以“宗族”为单位,让宗族中的孩子们去接受教育,读书从政,这些教育都是由宗族集体负责,这种模式在后来传承了很长时间,并且循环罔顾,自然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总结

南方的宗族观念总体来说比北方更深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至于原因我上面已经归纳出了两点,一个是生活方式,另一个则是文化发展健康,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归结到历史因素这个大范围之内。

毕竟是在历史进程之中,南北方受制于条件,经过规模性质的迁徙,经过不同程度的融合,这才有了生活方式与文化发展的特性差异,才有了对于宗族文化的整体认知不尽相同。


夏目历史君


我是南方人,我们也经常搞宗亲活动。但是我想说一下,如果是前几十年认宗亲的话,是比较有氛围有必要的。但是现在来说,我觉得根本就没有意义。先别说什么宗亲,就连邻居关系都搞不好,还谈什么宗亲。现在所谓的宗亲无非就是做个形式给外姓看,挂个面子,偶尔聚聚吃吃喝喝,搞着什么捐款形式。真正有难时,宗亲在哪?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文明社会,文明评论!!!


152潘


一张图片代表一切,这种活动每年都有 ,广西玉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