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怎样学习和训练脉诊?

诚悦车行


先背《濒湖脉学》做到“心中了了”


古人常说,脉诊学习“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意思就是说,自己心中对所有的脉象和主病都非常清楚了,可是手指下还是摸不准。可见学习脉诊有一定的难度。

其实能做到“心中了了”,才是为在以后分清各种脉象打好基础。如果自己心中都不清楚这是什么脉象的话,那更谈不上手指下的感觉了。

背诵《濒湖脉学》27种脉象的“体壮诗”“相类诗”“主病诗”,如浮脉:“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背诵之后再到临床去实践,体会浮脉是怎么个“肉上行”,怎么个“似毛轻”。


再练习手指的灵敏度

手指以“指目”最为灵敏,即手指头最高点到指甲边缘的这一块区域。

练习时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目按在硬桌面上,体会手指下的跳动。说到这里,有些人会不明白,你叫我手指按在硬桌面上,桌子会有脉搏的跳动脉?其实你仔细体会体会,我们手指头是有动脉通过的,你感受到的是自己手指指头动脉的搏动。

慢慢练习,你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时间久了,再把手指指目,按在比较软的海绵上,再去感受指下的搏动。这样坚持练习,久而久之,手指会很灵敏,指下的感觉会清晰的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叫我小程医生


切脉自学书面东西特别容易,什么浮.沉滑.涩.弦,迟.缓,数.疾,代,结等等。这些东西硬记与理解含意就行,但是切是很注重实际操作的技术学。是很难吃透的,无师难通难用。

切脉是抽象与实际操作结合,才能临床应用的。所以必须有师带的,师傅切完病人脉叫徒弟切脉。叫徒弟先说病后,师傅在与自己的合对完,对与错才能似方抓药。实际上切脉只是中医四诊的一种,望.闻.问.切须两种以上方法才定性下结论,中医并不是外行看的那么简单。学的内容需很多,其中方剂学,单味特性与作用,《背汤头歌》等。药剂分类治法分类,很难的。

其中包括,解表,温里,补益,清热解表,清内热,祛湿与安神,固涩与泄泻。什么八纲辩证和六经辩证等,还有经络学说与针炙等。光会切脉是不行的,中医是中综合的集成一门医学技术。自学能应用与否无定论,学完也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用户求真正义工作者


先要把常用中药草药先看起来第一步(现代常用中草药,本草类书,药性歌诀赋等等)。第二步黄帝内经,综合类书籍(各个朝代的代表作)。第三步各代名医书籍取其精华。第四步升华自己,取长补短,对不同疾病都有各自有对应药方法技。

把脉:一般古籍中都会带有把脉的知识可以略带过看也有专著看,如王叔和脉经近代的各老名医著作中都会带有把脉的论述如郭士魁临床经验等。

简单的说了几点希望对您有用!


吉利欢猪


一定建议有老师带你学习把脉,这样你会掌握的非常快和准确。

其实把脉很简单,就是摸脉搏跳动的快慢强弱,通过跳动的变化来判断不同的问题。

比如脉跳快多见火旺,跳动不规律,心气虚等等





蓝图中医培训学校


自学中医,也要看你想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书,自选吧。切脉,是一种感觉,数字脉有迟平数疾,深度脉有浮平沉伏,还有粗细长短等等共二十八个基本脉象(实际是由四个基础脉象变生的),加特殊脉象。首先学会搭指找准寸关尺,然后进行感应,有没有熟记的基本脉象,他的皆脉又有哪些。渐渐的就掌握了切脉。


大树55523


脉诀读百遍,

应有心得见。

实用竟如何?

不外常训练。

自摸与摸人,

淡定久不乱。

景岳有真言,

虚实最简便。


醉卧松荫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adfc0b24d39ca5460d9d53b95904493\

怀古教育咨询服务中心


学习就看内径吧,训练就得多摸摸了,摸多了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