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凡经她手的账没有半点差错,郧西一位会计被誉为“万笔清”


封面 凡经她手的账没有半点差错,郧西一位会计被誉为“万笔清”

年轻时的牛贤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郧西县出了一名非常出名的会计牛贤云,她坚持原则,笔笔清账,从不谋私。自1955年担任公社大队会计以来,近26年的会计生涯中,凡经她手的账没有半点差错,被誉为“万笔清”。她先后当选郧西县第六至第十届人民代表,出席湖北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1981年、1982年分别被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近日,牛贤云的儿子张应山回忆起了母亲当年的往事。

认真负责 经手的账没任何问题

母亲牛贤云出生于1935年,家住郧西县香口公社幸福大队五队(幸福大队今为香口乡黄云铺村)。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能进学堂的特别少。母亲家里很开明,所以她读完了小学。

1955年,20岁的母亲因为为人正直、头脑灵活,成为香口公社幸福大队的会计,负责大会的记账事务。那时候,记账都用笔写在本子上,母亲特别认真,每一笔账工工整整,写得清清楚楚。“对待国家的财物不能有半点马虎。”母亲经常这样说。记得有一次,母亲在做账时,发现生产队有一张100多元的卖石灰收据没及时上账。母亲心急火燎跑回家,也不和任何人说话,插上门就开始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我们当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母亲也不让我们进房门,她找了1个多小时才找到收据,这时从房屋走出来,才告诉我们。

翻开母亲的现金日记账,字迹醒目,每一笔账来龙去脉都很清楚。母亲当会计时,要拉扯我们4个孩子长大,家里很困难。她经常说:“我家贫困点没啥,但绝不能搞歪门邪道,尤其干会计工作的人,手脚更要干净。”大队的财物,母亲保存格外仔细,从不让家里人碰。母亲常说,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吃饭,不能有别的歪心思。

母亲为人正直,从不谋私。当年,有工作队到大队来检查工作,就住在我们家里,也在我家里吃饭。工作队离开时,要给母亲粮票作为吃住的费用。母亲说,这都是小事,不要钱的。工作队执意要给粮票。母亲收下后,把这些粮票上交到大队,并清清楚楚地记在账本上。

表现出色 被国家授予“三八红旗手”

1964年,母亲身体不适,需要回家休养。母亲把工作交接后,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间。三年后,母亲身体恢复了。幸福大队得知情况后,来家里请母亲回去工作,接任香口公社幸福五队会计。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母亲表现同样出色,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1981年、1982年,母亲分别被国家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出席了湖北省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湖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去武汉参加省第六届代表大会时,母亲还到武汉长江大桥游览,和其他代表合影留念。

母亲几十年工作认真负责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当时,香口公社领导和大队群众都叫她“万笔清”,意思是说凡是母亲经手的账目,笔笔都清清楚楚。当年,《中国财经报》记者还采访了母亲,她的事迹登上了《中国财经报》。

1983年,土地承包到户后,母亲卸任会计一职。自此,她在会计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26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赢得了多方赞誉。

1995年正月,母亲不幸中风偏瘫在床。1998年10月,母亲去世。(讲述人/张应山 记录/记者 罗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