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不一樣的“小米”

小米的成功,固然是一部教科書式的創業史,我從不否認小米的成功,我卻從自己的角度,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小米。

為什麼小米的股價低迷,離上市時腰斬了50%,這深刻的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小米模式的嚴重不看好,或是帶有擔擾。還看得不是很清晰。

小米一直把自己當成一個互聯網硬件公司,小米的護城河是什麼?本質來說,還是小米手機,小米手機的流量帶動了小米周邊產品的銷售,小米手機的銷量固然喜人,但利潤低得驚人,小米是用低價換來了銷量。這對任何投資者來說,這是可怕的。如果友商打起價格戰,小米有還手之力嗎?

小米商城內有無數小米投資的各種各樣的產品,這些產品本質沒有變化,oem一個產品,改了一下外觀,改了一下設計,加了一點物聯網的芯片,就美名其曰新制造,其實沒卵用。一個營銷的噱頭.小米商城的產品越來越多,換句話來說,小米在和全國的各種各樣的公司在作對。我們不可否認,小米可能帶動了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給各種各樣的製造業公司提供了互聯網思維,小米對行業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但我要提醒小米的是;

1、小米旗下的產品的品質,品控是否到位,是否合格。

2、小米投資的這些公司生產線是否達到國家標準,排汙、產生的垃圾的處理是否達到國家標準。

3、多注意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少搞一些營銷噱頭。

我希望小米重視起這些細節,也免成為友商打擊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