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女排联赛引援?职业化的春天到来了吗?

读体漫育


女排联赛不是第一年有外援,只不过随着新赛季朱婷的回归,各队的引援力度增强了。加上明年是奥运会年,中国联赛赛程短、工资高,所以吸引了更多外援加盟。但是职业化的春天,我认为依旧没有到来,而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9-2020新赛季女排联赛将于11月开打,在朱婷加盟天津女排官宣后,各队的引援情况也逐渐落实下来了。北京女排引入了两名美国球员,分别是巴奇和迪克森;上海女排引入了美国主攻拉尔森和德国接应利普曼;浙江女排引入了黑山球员博坎和斯洛文尼亚球员萨沙;广东恒大女排引入了俄罗斯主攻客舍列娃和保加利亚主攻拉巴德婕耶娃。



不过由于联赛的引援窗口要等到12月份才关闭,所以盛传的辽宁女排和云南女排等球队是否会有引援,还是未知数。

关于高水平外援的加盟,我认为是利远大于弊的,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分析。

第一、联赛的可看性加强,吸引更多关注,有助于推广女排项目

虽然中国女排国家队在国际排坛取得不少的荣誉,在今年的世界杯上又完成了卫冕,但是我们的联赛的水平并不高,而且发展得磕磕绊绊,所吸引的关注度也不高。但是在高水平的外援加盟之后,有利于女排联赛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立足,这一次加盟的有美国女排的队长拉尔森以及巴奇、迪克森等人,都是从意大利联赛、土耳其联赛等球队转会而来的,另外如人美球靓的利普曼和科舍列娃的到来,都会带来不少的球迷和粉丝,这其实相当于与一个窗口。而女排联赛的竞争性和对抗性也会增强,也就是说越老越好看了。



第二、高水平外援的加盟能够起到帮、传、带的作用,提高国内球员的水平

各队引入的外援基本上都是高水平的外籍球员,在女子排坛闯荡多年,其能力在大多数的国内球员之上,而且经验丰富,他们的加盟,能够把国际上女排比赛的新打法新技术带进来,也能够让国内球员来学习来一起进步。例如从瓦基弗银行队归来的朱婷,加盟天津队之后,对于二传姚迪、主攻李盈莹来说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他们的出色表现能带动其他球员,也能促进其他球员的提升,这是肯定的。

不过,也有不少人会认为中国女排足够强大,不需要外援,外援的加盟反而会挤压和抢占国内球员的位置和发展空间。我不认同这个观点,高水平的联赛都有外援加盟,想要发展联赛,想要提高球员水平,引援是必经的一步。

那么,引援的幅度和力度加强了,职业化的春天就来临了吗?我看未必,这只是第一步。

在国内,选择投入女排的好苗子不多,也就是说女排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做得很一般,而且整一个联赛依旧是省队+全运会班底的模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年要不是排协出面加上郎平帮忙从中翰旋,朱婷不可能离开河南队前往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效力。



联赛需要走向职业化、市场化,但步子迈不出去,想要走出这一步需要强大的勇气,也只有广受欢迎的中超足球联赛可以慢慢走向成熟走向职业化,女排的瓶颈很难突破,而且能够投入女排支持女排的赞助太少了,没有资本的进入,联赛的硬件提高也很缓慢。所以,这就是一个怪圈,走不出去,就不会有职业化。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女排联赛确实在进步,高水平的外援的加盟,或许就是第一步,随着中国女排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希望联赛能够借东风来发展。坦白说,2019-2020新赛季是最好的契机,倘若明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能够创造卫冕的佳绩,那么,我们的女排联赛的春天或许真的会到来!


一言不合聊个球


中国"女排职业联赛”引援,经历了一次引援、二次引援,现又取消了二次引援,重新回到了只允许一次引援的规则范围内。对此,职业化的春天到来了吗?个人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一,如何看待女排职业联赛的引援?

1,大凡赛事,必定要设定规则,只要规则允许,一视同仁,官方发布施行,倒也无可厚非,遵办就是了。因为,任何规则都不会十全十美,必定要有一个逐步完善与修订的过程,比如二次引援的问题,就存有很大的争议,实践中也确实存有弊端,现在取消了,综合分析,是个利好。至于女排"职业"联赛,只要规则允许,各俱乐部队充分利用好规则,引不引援,则需结合实际,各随其愿,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和近期目标就行了,这是大前提。

二,如何看待中国女排联赛职业化的春天,到来了吗?个人认为,远远的没有到来。

第一,球员多是体制内的,没有自由身,不仅联赛内部缺乏流动,就连走出国门打球也几乎不可能,基本上都是队内玩,赛内玩,试问:一个球员都不能流动的联赛,职业吗?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吗?

第二,受体制上的制约,球员不是签约球员,收入固化,薪资与球员价值不对等,打球的激励因素多来自于荣誉和精神层面上的,明显的源动力不足。

为什么引进的外援是签约制,收入按合同来,重金引援,收入不菲,而我们自己的球员,只能拿外援的百分之几甚至是更少的收入,但却打了同样的比赛,是我们的球员水平不如外援吗?我看不是,七仙女水平对位比较应绝对在引进外援的水平之上,就是国家队其他球员的水平也不一定比引进的外援差,但同工不同酬,收入天壤之别,差距巨大。说职业联赛,那是对引进外援说的,对本土球员那是相当的不职业。绩效与收入不挂钩,不开放球员市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球员"吗?

第三,没有职业化,市场化怎么激活,投资方、广告商、媒体、电视转播的积极性如何体现?投资方与教练、球员的收益怎么界定,球迷市场又如何火爆?全是虚拟虚化的操作,本质上还是行政办法办联赛的那一套,即便是投资方整一个联赛也是亏字一个,投资不能带来收益,那投资方图的什么?花钱买亏吗?因此,我们的"职业联赛"只不过是冠了个名号,换了个马甲而已,名不副实。

第四,世界范围内的三大球职业联赛,绝对不会是我们这样子的,不伦不类,四不像(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行政化)+固化的,缺少流动与双向选择的"职业联赛”。

因此,不与国际接轨,不走真正职业化的道路,不解脱束缚,不开放球员市场,球员不能内外流动,收入不与绩效挂钩,球员的价值不能在签约(合同)中体现,那职业化的春天就不可能到来。


蔚蓝的天73114570


中国排球联赛已经步入职业化,职业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市场化运作,而不是由官办。之前我们球队是政府投资,地方体育局领导下。而市场化就是引进企业资本,甚至是民间资本办球队。这已经没有地域限制了,其它省市的企业也可以投资运动队,由企业投资冠名,增强企业的知名度。既然是市场化运作了,那么就要遵循市场化规则,企业要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引援的方式使得球队能够取得好成绩。

目前我们排球联赛职业化只是刚刚起步,离着真正的职业联赛相差甚远。最为明显的就是尚未形成国内球员的合理流动,就目前情况看,球员的自由流动几乎是空白,所谓球员流动现在还仅仅停留在租借这种方式。相比国内球员流动如死水一潭,引进外援的脚步迈的越来越大。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赛季外援的引进工作,各个俱乐部也都开始重视起来,除了那些“贫穷”的俱乐部没钱引进外援外,其它有实力的俱乐部在引进外援方面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大了。今年是中国排超联赛第三年,就目前公布的各队引援情况看,更多的世界顶级球员分分投到中国排超联赛中。相信我们通过更多世界级球员的引进,联赛的理解程度会更好,我们的联赛世界影响力会更大,水平也会更高。

我们的联赛职业化才刚刚起步,相对职业化的要求差的还相当远,现在就说春天来了还为时尚早。但是随着各个球队的投入越来越大,买外援引进步伐越来越快,相信我们的联赛离着春天真的不远了!


东方朔566


去年北京女排在外援卢克尔、迪克森和内援丁霞、王梦洁的帮助下,夺取了联赛冠军。今年排超其余球队也鹦鹉学舌引进了外援,只从引进外援这一方面看,说中国女排超级联赛职业化的春天来临了不完全正确。




第一:

中国女排超级联赛闭门造车,在电视转播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只有天津卫视做的好,天津卫视体育频道对天津女排的所有比赛都进行直播,可是其余的比赛球迷没有地方看,中央五台要转播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的比赛,没有时间播放女排超级联赛,可是各地地方台也不播放。在电视转播方面不要说和土耳其女排联赛比不如她们,就韩国女排联赛和日本女排联赛比也不行,日本女排联赛和韩国女排联赛都有电视转播,她们的球迷可以看到任意一场比赛。



第二:

为了国家队的成绩,排协任意压缩联赛赛程。土耳其女排联赛、意大利女排联赛、俄罗斯女排联赛已经打三轮了,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下个月2日才开始,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结束的也早,世界女排四大联赛土耳其女排联赛、意大利女排联赛、俄罗斯女排超级联赛、巴西女排超级联赛都是第二年5月份结束,国外女排队员在俱乐部保持状态,打的比赛多是以赛代练。中国女排队员打的比赛少还需要到国家队继续加练保持状态。



第三:

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也没有内援转会制度,球员基本不流动。队员的工资也不高,外援的年薪高,前年金软景在上海女排的年薪是80万美金,像国内一般女排队员给一个月工资8000人民币就可以了,可是有的队员达不到。


结语:

以上三点什么时候有所改变?球迷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女排超级联赛比赛了、可以看到联赛的比赛场次多了、球员的工资高了、球员可以自由流动了……这样才算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春天到来了。



大家说呢?欢迎讨论。


婷婷玉立atg


好!士超不也引援了吗?中国女排联赛走向世界!加油~中国女排姑娘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