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聽現代歌曲,喜歡聽經典老歌?

8888鵬程萬里8888


現在的歌手是什麼歌手就會唱中國人民聽不明白的歌曲就象鬼哭狼嚎鬼叫一樣象這樣的歌人民願意聽嗎以前的歌唱的是愛國的歌是報家衛國的歌是歌唱咱們毛主席的歌是歌唱光榮的正確偉大的共產黨和祖國在十月一到來的時刻祝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福強人民幸福安康


王志元河北王江流


習慣使然。

不是我故意貶“現代歌曲”,那不叫“歌曲”。我說你唱歌好好唱唄,搞得一會閉起眼睛嘴巴里唸唸有詞,象老僧超度誰似的;一會又哼哼唧唧像即將與世長辭一般;一會又大吵大鬧比街痞子打架動靜還大。體質稍差的人的確不適於聽“現代歌曲”,沒病會被折騰出病來。

所謂歌曲,旋律是靈魂。優美的施律使人陶醉,激越的旋律催人奮進。如《讓我們蕩起雙槳》、《難忘今宵》、《英雄兒女》等,才叫歌曲。其它都不叫歌曲,叫…叫鬼打鑼吧!

文藝工作者,要著眼於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創作出大多數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來,你的作品才能口口相傳成為“經典”。如毛寧一曲《濤聲依舊》,不帶政治色彩吧?一夜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而那什麼的幾截棍子,有幾個人還記得?這還不夠發人深省的麼?


也阿可以1


答:我覺的有2個原因,決定了有些人為什麼不愛聽現代歌曲,而喜歡聽經典老歌。1、人文背景。2、文化屬性。

1、 人文背景

我是1978年出生的,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是聽,我的奶奶給我唱郭蘭英的《我的祖國》(1956年電影《上甘嶺》主題曲)還有《社會主義好》、《南泥灣》這幾首歌長大的。所以我對這幾首歌曲的耳熟能詳。等我在大一點了,聽我父親(我父親是1949年出生的)講的最多的就是地道戰和地雷戰,當然也就父親沒事也會經常唱,地道戰插曲《太陽出來照四方》和地雷戰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所以對我這樣一個特別傳統的人來說,有一種無法說出的情懷。而人文背景是人類文化、價值觀的內容,所以只有開天闢地的年代,人類文化、價值觀才能達到最純淨的體現。現代歌曲缺少的正是人文背景,這樣有些人自然就會不愛聽了。

2、 文化屬性

文化屬性主要指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客觀規律是由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由歷史的變遷而改變。我爺爺奶奶經歷了從舊社會到新中國,而經典紅歌,就是他們最靠近他們的生活,可能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而我父親經歷了3年自然災害(1959年—1961年),看到了祖國發展,而在他們的年代看電影是最好的娛樂方式,聽父親講地道戰和地雷戰這兩個電影最少看來幾十遍,而電影插曲就平時最愛唱的歌。所以這種深深的文化屬性就決定了社會的發展變化和歷史的變遷。而現在歌曲,沒有文化屬性,或者說文化屬性太少,發展變化和歷史的變遷實在太少,基本在同一頻道上。這樣也就決定了,有些人不愛聽現代歌曲,而喜歡聽經典老歌了。

所以說人文背景和文化屬性是決定了有些人不願意聽現代歌曲,喜歡聽經典老歌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鵬哥嘮會嗑


為什麼喜歡聽老歌,因為現代的一些歌曲太流氓。如,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進青沙賬;傷不起呀傷不起,恩愛過後就不來找我;只盼太陽落西頭,讓你親個夠。等等歌曲教壞了現今的男女青年。而老歌,如,美麗的太陽島上:邊疆的泉水清又純;請到青年突擊隊裡來;軍港之夜。等等歌曲教育了一代奮發向上的男女青年。過去的老歌主題鮮明,內容健康,旋律優美。而現今,洗刷刷呀洗刷刷;雙節棍呀雙節棍,這都到底要幹啥!


老陳閒


我自己是解放前出生的,也算是共和國的同齡人長在新中國的毛主席時代,因此毛主席對於我的影響最深,從上學開始就熱愛毛主席,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毛澤東時代的所有革命歌曲基本差不多都會唱,包括毛主席,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的,都愛聽愛唱,但是從改開後紅歌聽不到了我仍然愛唱愛聽紅色的歌曲,對於後來的流行歌曲就不愛聽,更不感興趣了。


用戶59625568578


我是老三屆知青,對過去的經典老歌,有一種特別眷戀的情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陪伴我們的,除了艱苦的勞動,物質、精神上的貧瘠,還有書藉,經典的老歌曲。前蘇聯歌曲,就是我們的最愛。彷徨了,苦悶了,一首《三套車》頓能釋懷。高興、愉悅時,《喀秋莎》《紅莓花開》常伴隨我們的笑臉。青春萌動,常偷偷唱著: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夜色多麼好,樹葉沙沙響,多麼迷人的晚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坐在靜謐的小河邊,聽著潺潺流水,抬頭望著天邊的明月,心馳神往…還有很多經典電影老歌,《英雄兒女》《冰山上的來客,乃至印度電影《流浪者》“拉茲之歌,阿巴拉咕…"。太多的經典,畢竟一生難忘,反倒是當今流行歌曲,吾一首也不會唱矣,也不屑於欣賞。囉裡囉嗦,吾是一懷舊之人矣


禪心山水間


我就是一個喜歡聽老歌的80後,從小就開始聽一直到現在,可以說2000年以後的歌我基本沒聽過。包括周杰倫的我都沒聽過,總還是認為是新歌。至於為什麼喜歡聽,我是這麼認為的,首先我們小時候接觸的都是這些歌,那個時代磁帶可是流行物,隨身聽也是我們農村小孩的奢侈品,隨著年紀的慢慢長大,這些旋律也一直都在陪伴著我們成長,至於新的歌曲我們總會有種排斥感。有人說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說的就是我們這些人吧,人一旦年紀變大了那回憶總會越來越多,所以回憶過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最後再引用南京廣播電臺張恆的一句話:比流行更流行的是經典,比時尚更時尚的是懷舊!


Travis1981


我是一名五零後,從小就是聽中國的民歌長大的,所以對我國過去的經典老歌曲有著深厚的感情。

過去的經典民歌無論是歌詞還是音樂,都是那麼的激動人心,鼓舞和激勵著人們奮發向上。

比如:六十年代初期我剛剛上小學時,清楚地記得在一次全校組織的“五四青年節”聯歡會上,一批年輕的教師們共同合唱了一首歌曲,這首歌曲他們唱的是那麼的意氣風發、那麼的激動人心、那麼的感人至深……!使我一直難以忘懷銘記在心!

這首歌曲的名字是“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它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它不怕風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凍,它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巔!……

這首歌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譜,都十分感人和動聽,它在全國一經傳唱,就立刻激勵起了無數年輕人的革命熱情,他們大都能夠在學校畢業以後,就義無反顧地奔赴到祖國的各條戰線上,去經風雨見世面,直至走到祖國的邊疆、戈壁、沙漠和貧困的邊遠山區,去磨練自己的身心和意志,去投身到建設我們偉大祖國的洪流之中……!

當然,當年還有很多的老歌曲,無論是歌詞還是樂譜都是非常動聽和鼓舞人心的,這些歌曲在民間傳唱中,都能夠在無形之中激勵著人們奮發向上,而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且這些歌曲的民族韻味濃郁,讓人久聽不厭,聽後使青年人充滿了不畏艱險、奮發向上的勇氣,並在建設我們偉大祖國的各項事業中,去努力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而現在的很多通俗歌曲,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譜,聽後給人一種消磨意志,消極沉淪、莫名其妙的感覺,比如:“狼愛上羊”,“跟著感覺走”……等,這些無聊的歌曲年輕人聽多了能有什麼收穫?能受到什麼教育?試想:一個沒有人生奮鬥目標的人,滿腦子只想著你愛我,我愛你的人,一個僅僅只是跟著感覺走的人,一個根本辨別不清人生方向究竟在哪裡的人?他最終能激發出多少為祖國的強盛而去努力奮鬥的激情?他最終的人生目標又將奔向何方……?

所以,我非常喜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民族歌曲和民族音樂。因為在這裡我們可以汲取到很多的人生哲理和養料。同時我也深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用戶1020848375380


經典老歌歷久不衰,在思想品味上有健康高尚,愛黨愛國摧人上進,宏揚正氣熱愛生活。旋律上或滋發於各族民歌,或生髮於優美音樂思考,形成壯麗的音樂形象。演奏它唱起它火熱年代的時空感油然而至,一種革命共性被喚起,一種青春活力又回到身上,一種高尚的理想,高尚的愛情被什華。人們覺得藝術追求得到永生,得到個人闡釋。它低植根於土埌,植根於生活,植根於祖輩傳承的人情事故,植根於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愛情。它們朗朗上口,附合中國人的自然音樂思維,沒有怪聲怪氣非驢非馬的嚎叫,矯揉作作的歇斯底里,沒有與祖宗八代不沾邊的斷崖式所謂新潮流派巔狂,憑什麼人們不喜歡它?我相信不僅老年人喜歡,會越來越多的有思想青年人喜歡它。只要不是本身五音不全破觀子破摔故意賣弄遊戲人生的人,早晚會喜歡上這片土地上曾經美麗而且永這美麗的歌聲!


大樹144363195


經典老歌,親切,真實,好聽,引人向上,催人奮進,貼近生活,謳歌工農兵,反映了時代精神風貌,為人民喜聞樂見。國歌,軍歌,領袖頌歌,所有紅歌都是這樣的特點。歷經風雨後,更加鮮豔。一曲《東方紅 》,《人民軍隊忠於黨》,《社會主義好》,就是濃縮時代特徵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