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棠灣6年,淳樸農村和“高大上”地標共存,演變在繼續


海棠灣與亞龍灣、大東海灣、三亞灣、崖州灣並列三亞五大名灣,如今已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尤其是灣內的蜈支洲島,更成為旅遊度假的熱門景點。筆者從2013年開始,作為項目負責人,編制了海棠灣水系和通航的規劃,經歷了這片熱土的變化過程。 早在建省初期的三亞城市規劃,海棠灣被列為一個獨立的組團,規劃用地面積100平方公里。 圖為2013年和2019年的海棠廣場照片,從這個角度,似乎沒有太大變化,實則不然。

翻出2013年的老照片,這是小編第一次來到海棠灣地區,如今也記不清這是在哪裡,但當年小編是穿過一人多高的雜草,來到海邊的。當年還發了一個朋友圈“明知在海邊,卻找不到海”。當然,這只是廣大海棠灣岸線之中的一個小小的點,絕對不能代表海棠灣。

早在2013年,海棠灣中部的海棠廣場,還有一座勁牛的雕塑,體型碩大。如今已經不見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見過這頭牛?還有誰記得?如今去哪兒了?

2019年,迎著日出,走在海棠廣場,日光拉長身影,正前方就是大海。而海棠廣場向東正對著,就是著名的蜈支洲島。 2014年左右,曾經去過一次蜈支洲島,當然對於很多不太經常和海打交道的人們來說,這裡是美麗浪漫的,但對於到過世界各地大量海島沙灘的小編而言,早已是司空見慣。

如今的海棠灣已經是五星酒店林立,娛樂度假設施齊全的國際化旅遊區。拍攝於2019年春節期間,天矇矇亮,安靜的海灣內,已是各種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 這裡雲集了亞特蘭蒂斯、紅樹林、香格里拉等諸多酒店業的大品牌。


這裡是著名的夢幻不夜城,當年項目的取排水方案,還徵求了我們的意見。 從高視角來看,尤其是夜景,還是蠻壯觀的,但是並沒有到裡面親身體驗。

這個蝴蝶造型的建築,是著名的三亞國際免稅城,2014年9月1日正式開始營業。在原三亞免稅店擁擠不堪、人滿為患的情況下,這裡建築面積超過12萬平米,至少在開業時,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免稅店。2019年春節期間,這裡周邊的道路常常嚴重擁堵,來此購物的人絡繹不絕。

免稅店入口夜景,在大面積彩燈的映襯下,多部電梯帶著大量的遊客出入。這裡似乎已經成為來三亞遊客必到之處。

一位遊客正在化妝品櫃檯前嘗試口紅的顏色。

這裡就是海棠灣的沙灘,一對母子,興奮的衝入大海,開心的表情溢於言表,沙灘的倒影增強了這種氣氛。 和北方大部分度假海灘的人滿為患相比較,這裡顯然要好得多,和三亞其他海灘相比,這裡也會好一些,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大膽的躍入水中,不必擔心溫度。

海棠灣沙灘上,人們堆起創意的沙雕。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創意和美術功底。 這組圖集並不是為了展示海棠灣的沙灘美景,小編還有其他圖集可以參考,所以沒有放很酷炫的風光照。

海棠灣水系通航規劃,是小編一手編制。當年由於城市規劃擬打造的水系,涉及到內河、潟湖、外海的連通,涉及到郵輪、遊艇、遊船、交通船,不同類型船舶的通航範圍、尺度、吃水等專業專項的規劃,所以小編來到了這裡。 如今水系已經基本形成,但陸地上部分村莊依然保持著原貌。

土地是值錢的,海岸線更值錢,而有了海岸線的土地,則更加稀缺。當我國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按照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郵輪和遊艇經濟將得到快速發展,那麼首先是遊艇碼頭需求將大幅提升,再接下來,具有岸線、適合遊艇的住宅小區,也會變得緊俏。 不過目前來看,還沒有那麼明顯。但按照以往發展經驗,當我們發現一波浪潮,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淹沒。下手太早,浪潮未至;下手太晚,趕不上。

雖然海邊有眾多高大上的旅遊設施,但小編還是喜歡走進更加原汁原味的村鎮,瞭解一下可能轉瞬即逝的歷史感,說不定不久的將來,城市化進程將席捲這片古老的土地,畢竟水系都已經完成,陸上暫時還保留著。 這是海棠灣陸上的一個村子,春節剛過,對聯還是嶄新的。

村裡面是非常典型的當地建築風格,而這種風格是否可以在某些地方加以保留,還得拭目以待。當然,文明的傳承沒有什麼對錯,不同風格的交融、演變、替代,都是歷史的長河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無論東方還是西方。 但總是應該有些地方,能夠找到,最原始的保留,也可能這不是在海棠灣內該有的功能,相信城市規劃,會留有這樣的考慮。


清晨的陽光,照在村裡的小賣部門前,紅色的對聯和綠色的門,在白牆上更加醒目。 主人睜開朦朧的睡眼,又是新的一天。

漫步在海棠灣的沙灘,陽光拉長身影,沙灘上曾有無數的足跡,還有孩子們的城堡,但海浪過後,一切又恢復平靜。 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我努力的用相機,記錄曾經的和即將變為曾經的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