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素描初稿

在這個階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條、色粉筆等清楚地確定一個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之後,噴一層上光油。

一幅好畫,開頭很重要,初稿不需要太細緻,但是主體必須要明確。透明畫法主要依賴於清晰、成功的單色底畫——素描。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純灰畫法

基本要求是反差強烈的明暗層次,儘可能用亮色調錶現,因為其後每一遍上色都會使畫面變暗一點。

一般用白色與黑色調和的灰色作畫,也可用赭石或褐色與白色調和。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在表現明暗層次反差強烈的肖像時,並不意味著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礎上,最深的調子處於中間灰色即可。

根據“肥蓋瘦”原則,這一階段儘可能少用油,古代畫家多用鉛白,因為鉛白在油畫顏料中最“瘦”,而黑油畫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灰色畫完成之後,至少要讓它幹兩天以上再塗上一層潤色光油,這利於隨後的色層上光。

在畫灰色畫時,應常備一支扇形筆或油畫滾子,不斷用它把顏料抹平,一般只在確實需要的地方才畫稍厚的筆觸。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著色

待一層上光色幹後才能覆蓋下一層色,間隔約為一至兩天。當然可以採用溼蓋溼的畫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畫法的藝術家同時畫幾幅畫。

開始時色層要概括,大面積塗上單純的經過稀釋的上光色是著色過程的第一步。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薄塗

注意:這一階段不要使用松節油。松節油只在灰色畫階段使用。

透明著色之後,為增加物象的體感、質感,高光及細節部分常採用薄塗方式強調,用大量白色調和大量的調色油塗於幹後的上光色上,多加調色油是為了遵守“肥蓋瘦”的原則。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作品完成後需乾燥幾個月,然後塗一遍上光油。

在透明畫法中,上光著色與薄塗覆蓋可以交替進行。有時兩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鋪色的主要目的是簡練地畫出大的色彩區域、大的形體關係,以及為後來的肌理、色層打下好的基礎。塑造是指在第一遍鋪色的大致平面效果上用筆觸進行由大到小的體積建立,目的是使形體和色彩逐漸明晰、實在。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在全面罩染與局部罩染階段,局部罩染適宜刻畫細部,也叫分染,全面罩染則有利於畫面的整體關係及整體表面光澤的均勻一致。

罩染,西方古典繪畫的經典手法

罩染簡介:就是用一層透明的薄顏料覆蓋在一個已經乾燥了的畫層上,這個畫層既可以是厚的也可以是薄的。由於底層的顏色可以透過罩染層顯現出來,所以這與任何不透明畫法所得到的效果有很大的區別。在進行罩染之前先要確保早前的色層都已經完全乾透。如果要直接在底畫上進行罩染,底畫可以直接使用丙烯顏料(在同樣情況下它能在幾分鐘內乾透)來繪製。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