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城子河区永丰朝鲜族乡包扶干部扶贫记

脱贫路上“亲人”情

黑龙江经济网讯(张晶 方胜利 本报记者吴全革)“他们就跟我的‘亲人’一样,收拾屋子、清扫院子,还经常给我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我家度过难关,日子好过了!他们真是比‘亲人’还要亲!”提起这些“亲人”,城子河区永丰朝鲜族乡新兴村贫困户张国华满怀深情,夸赞不已。而他口中的“亲人”就是永丰乡包扶干部高宝山和邢立强。

贫困户张国华一家原本勤劳肯干,家境殷实,在村里也算温饱无忧,但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病魔,摧垮了这一家原有的幸福。2014年,张国华查处患有椎管内神经鞘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其年迈母亲已近耄耋之年,体弱多病,常年吃药,只有妻子孙凤梅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还需在家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婆婆,短短几个月一家人的医药费用,就花光了所有积蓄,更是举债度日,属于典型的“因病至贫”。提起这些心酸往事,张国华含泪说道:“生活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奔头,但是党和政府给了我重生的机会!”

2017年5月,作为永丰乡的精准帮扶干部,高宝山和邢立强怀着一颗“心系村民、帮助村民”的初心,一心投入到精准帮扶工作中。两人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对张国华一家进行入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当了解到张国华一家曾经有过养猪的经历,两人因人而宜制定了“养猪脱贫”的具体帮扶措施。项目脱贫的措施有了,但启动资金难坏了张国华,本就雪上加霜的一家人,高兴之余又陷入失望的境地。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来的恰到好处。高宝山和邢立强筹措资金帮助购买了可繁母猪,重新修缮了家里原有的猪舍,开始了养殖。考虑到张国华一家劳动能力差的实际情况,高宝山和邢立强两人同乡畜牧站、村干部,在工作之余轮流到张国华家协助其饲养,并送去养殖技术。有了众多“亲人”的群策群力,母猪和育肥猪当年存栏就达到了6头,2018年家庭纯收入1.8万元,平均每人收入6064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养猪脱贫项目走入了正轨,但意外因素总是“光临”着张国华一家。非洲猪瘟期间,城子河区严密防控,永丰乡更是紧把高速公路进出口,全乡上下对域内所有养猪户进行了严密防疫工作。高宝山和邢立强两人更是把张国华一家急在心里,两人默默约定,坚决不能让非洲猪瘟流入永丰乡,坚决不能让饱受风霜的张国华一家“养猪脱贫”计划,因非洲猪瘟而前功尽弃。两人想尽一切办法,从饲料选用、猪舍卫生、疫情防控等方面入手,起早贪黑,严防严守,帮助其度过难关。通过严密防控,非洲猪瘟没有一例病情流入。

截至目前,张国华一家崽猪出栏量达20多头,有育肥猪2头,繁殖母猪3头,崽猪15头。不仅一家的医药费用有了着落,还上了所有债务。看着蒸蒸日上的日子,张国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每每面对他的这些“亲人”,张国华总是热泪盈眶的紧紧的握住“亲人”的双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永丰乡我的这些“亲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