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桿子”常犯的五類錯誤|只會寫材料,多半會淪為“鏽才”

“筆桿子”常犯的五類錯誤|只會寫材料,多半會淪為“鏽才”

筆桿子常犯的五類錯誤蔣平

機關寫材料的,俗稱“ 秀才”。在許多人眼裡,如果只會寫材料,沒有其他特長,多半會淪為“ 鏽才”,大好才華給埋沒掉。據筆者觀察,“ 鏽才”們常犯五種錯誤。

錯誤一:禍從筆出。

筆桿子們有一項“ 編外重任”,就是宣傳報道。這宣傳,並非所有的東西都能寫。我有位同事,給一把手當秘書時,寫了一篇一把手整治單位司機酒後開車的報道,一把手倒是滿意了,卻將二把手得罪了,因為醉駕司機是二把手的堂侄,本來已花錢到交警將事擺平了,豈料一篇報道,又被受害家屬翻案。後來,二把手當了一把手,少不了給同事穿小鞋。所謂“ 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跟著宣傳部,經常犯錯誤”,大抵如此。

錯誤二:磚階並論。

文章可以做敲門磚,但絕不能靠它搭官階。“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雖然,古代有人憑一篇八股文平步青雲的好運,但那也只是偶遇一位欣賞八股文的上司而已。現今的領導賞識筆桿子,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多憑報上的幾塊“ 豆腐乾”。幾年前,湖南臨湘有位青年教師姜某,憑著給素不謀面的市委書記一封萬言書,意外進了官場;然而,進官場後的姜副市長不在官道上做文章,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揮文筆特長,拋出一篇又一篇驚世駭俗的博客,最終只好淡出官場。

錯誤三:恃才傲物。

這一點幾乎是“ 筆桿子”們的通病。古有李白看不起高力士,近有劉墉看不起和珅,今天就更不用講了。有道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領導日理萬機,材料寫得少,文字方面肯定要差一點,其他諸如酒量、夜生活、交際能力遠在筆桿們之上,而這些,才是官場上真正的受用。如果僅憑文字功夫比領導強,就不滿別人領導自己,就滿腹牢騷、懷才不遇,那就有點“ 燈下黑”了。

錯誤四:脫離領導。

很多筆桿子心裡,認為只要文筆好,就能立世,這是一個天大的誤區。文筆固然重要,領導意圖更為重要。文學作品的原創性、超現實性以及張揚叛逆的個性,與公文的四平八穩,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是格格不入的。“ 天下公文一大抄, 看你會抄不會抄”,公文有格式講究,每位領導還有固定的思維定式,脫離領導意圖,再好的文筆也是白搭。“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管你的人不滿意,神仙也幫不了你。

錯誤五:表演失位。

領導心中,成功的筆桿子必須同時做到“ 四像”,即“ 像馬一樣奔跑,像牛一樣耕耘,像猴一樣靈活,像豬一樣受氣”。但大多筆桿子們,偏偏只做得一兩像,更多是四不像。有一個故事很能說問題:某局長因感冒住院,辦公室兩名副主任奉命加班,管後勤的負責醫院陪護,管材料的負責寫明天的講話稿,

同樣是熬一個通宵,給局長的印象,是管後勤的最辛苦,最後當主任的自然是管後勤的。事後,有人總結說:官場如戲,筆桿子只是編劇,哪有導演和主演得的實惠多啊?(來源:吐魯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