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筆桿子”生存之道:寫材料這麼苦,你為什麼還要堅持?

大家好,我是河圖。

我從事多年文字綜合工作,參與起草過很多

重要文件、領導講話。

這篇文章總結了我從事文字工作以來的心得體會,適用於那些剛剛進入體制的新人想要得到晉升,快速提幹的年輕人。當然,也歡迎各位大神互相交流討論,共同進步。

這是一篇很有價值的文章,篇幅略長,閱讀全篇需要6分鐘,但相信讀完後,你一定能得到很多收穫和啟發。讀不完的話建議收藏關注,我會在後面文章中持續更新各類公文的具體寫法套路


機關“筆桿子”生存之道:寫材料這麼苦,你為什麼還要堅持?

先說一下我的工作經歷。我通過考試進入體制,大學專業是工科,工作後,卻是和文字打交道。自己摸爬滾打多年,竟也練就一身本事,不管再難的材料也能舉重若輕,一些別人想不到的句子也能信手拈來。文章見報,領導青睞,是部門裡公認的“筆桿子”。

材料寫的好,真的是一份殊榮嗎?

並不是。寫材料在外人看來風光,但只有做文字工作的人才能明白,寫材料不是一件輕鬆事。

下面,我會從體制內文字工作的職業優劣勢、發展方向、以及職業態度,來淺析一下機關“筆桿子”的生存之道。


機關“筆桿子”生存之道:寫材料這麼苦,你為什麼還要堅持?


從客觀角度上分析“筆桿子”的職業定位

(一)崗位優勢。

1.在機關單位中,文字能力是一個人必備的核心競爭力。大到工作報告、領導講話,小到工作總結,述職述廉,都需要形成文字材料。但即使是在這樣一個“材料為王”的體制內,也很少有材料寫得好的人。所以,能夠熟練駕馭各類公文體裁的“筆桿子”,就成了體制機關裡的稀缺資源。有了寫材料的能力,你就有了一張黃金名片。你可以沒有背景,可以不會左右逢源,但是隻要這張金名片,就能夠讓你在體制中和那些普通人區分開來。

2.文字崗位對於一個人的提升最大。文字崗位不像業務崗位,文字崗位的工作特性是材料綜合,所以在文字崗位工作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掌握的知識、工作的理解要比業務部門的同事更多、更深入。如果你細細品味,你會發現有相當多的領導幹部曾經都有過文字相關的工作經歷

,因此他們比其他人看待問題更深入、更透徹。材料寫的好,當領導的概率更大。

(二)崗位劣勢

1.文字綜合崗位的工作特性賦予了文字工作者不一樣的思維高度,但也讓這些人變得盲目,不接地氣。一旦陷入盲目自信中,經常眼高手低,不切實際,寫出的內容空洞乏味,脫離群眾。

2.文字工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苦差事。文字水平是一個單位的臉面,所以機關單位對於材料工作特別重視,熬夜加班改稿子的是常有的事。一旦有著急的材料,你必須無條件地加班,不管飯局還是休假,領導一個電話,你就得回單位。“喝墨水、費腦水、流汗水、尿黃水”,這句話當然有調侃之意,但想必也形象生動地道出很多人的心聲。


機關“筆桿子”生存之道:寫材料這麼苦,你為什麼還要堅持?


什麼樣的人更適合當“筆桿子”

(一)沒有背景,但是想要進步的人。

在體制裡,背景真的很重要。有的人能力一般,但是評優一次沒落下;有的人能力出眾,但只能評個稱職而已;有的人晉升之路無比平坦,一路高歌猛進,有的人一輩子就只是科員,等到退休才能混個正科級的待遇。當今社會,我不否認背景的存在,它像一個巨大的黑影,把那些有理想但是沒背景的人罩的死死的。但是,寫作能力就是一束救贖之光,能夠讓那些本來毫無勝算的人看到光明。

(二)文字相關專業的人更適合當“筆桿子”。

漢語言文學、新聞專業等對於文字綜合工作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一些公務員和事業編的招聘考試中,文字綜合崗位更傾向於那些專業對口的人。但是,這並不是說其他專業毫無優勢,通過努力,這點是很快就能彌補的。我本人就是機械製造專業的,現在看來,在這個崗位上混的還算可以。

(三)肯吃苦的人

文字崗位比其他的崗位更累。想要能夠熟練駕馭各種公文材料,需要長期的輸入和不間斷地輸出。看的多,善總結,拿筆能寫,張嘴能說,是一個文字工作者的必備素質。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經常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天。在從事文字工作前,你要確定自己能夠吃的了這個苦。


機關“筆桿子”生存之道:寫材料這麼苦,你為什麼還要堅持?


“筆桿子”如何更好發展

(一)掌握套路,但不拘泥於教條

工作報告、領導講話、工作總結、經驗交流等公文體裁都有各自的風格寫作套路,通過工作接觸,可以很快的掌握這些材料的習作方法。以領導講話為例(以後會詳細講套路),領導講話稿的結構大體上可以分為開頭、主體和結尾。開頭可以分為時起、景起、情起、詩起、直起等多種起法,主體可以採用觀點加材料的方式,圍繞過程講、圍繞措施講、圍繞特色講、圍繞主旨講,對於觀點的展開可以通過引用論據性材料、分析性材料、背景性材料、經驗性材料等;結尾可以分為概括型結尾、號召型結尾、前瞻型結尾、補充完善型結尾等。這些套路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學習,才能熟練掌握並加以利用。

但千萬不要拘泥於這些套路,記住文章的死的,人是活的,創新才是公文寫作的第一生產力。

(二) 提高站位,但切記腳踏實地

作為文字工作者,常常需要起草領導講話。我們聽到最多的批示就是領導說的站位要高。沒有站位,平平無奇的講話註定是一篇失敗的講話稿。想要提高站位就需要我們平時多看中央、省、市的政策,要把這些政策反映在形式分析上、穿插在原因發掘上、體現在要求把握上、滲透在意義闡述上,這樣就能提高講話稿的思想高度、全局高度、時代高度政策高度

有了高度不能忘了溫度,接了天氣不能忘接地氣。材料是為工作服務的,要以工作為主線。脫離了實際工作,材料難免淪為假、大、空。所以在學習上級政策時,也要了解基層實際,掌握基本數據,

一篇有內容、有思考、有高度、接地氣的材料,才是一篇好材料。

(三)換位思考,學會三種角度看問題

在寫材料時,要把握好領導、聽者、筆者的角色,從這三個角度入手,才能把材料寫好。第一材料為工作服務,一篇好的材料首先要領會領導的意圖,領導在工作上往往側重大局,比別人更加了解工作,所以有絕對的話語權,領導想寫什麼,我們要做到心領神會。第二,要看材料的用途。比如說,經驗材料要在大會上交流經驗做法,聽者一定想聽你部門工作有哪些特色的做法和可借鑑可複製的成功經驗,忽視這一點,反而長篇大論說成績,談思路,就會出現文不對題的問題。第三,寫材料的人不是機器人,要有自己對於工作的理解。不能顧此失彼,丟掉自己的風格,淪為材料的奴隸。一篇十分精彩的文字材料,領會領導的思路得5分,寫出聽者想聽的內容得3分,寫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得2分。

(四)想要突破自己就要把目光放得長遠

當你在文字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各個方面都有了提升,領導會把一個個重要的材料交給你來寫,你會不由的產生一種“虛假”的優越感。為什麼說是“虛假”呢?因為你把寫材料的功勞全部歸結到了自己的身上,其實你自身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優秀。一篇材料除了執筆的人外,還有領導的思路、業務部門同事們的支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他們給你提供基礎的素材,材料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常懷感恩之心,把目光放得長遠,記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別做井底之蛙。



結語

在體制內,不借助背景和人脈,想要得到快速發展,必須具備公文寫作能力。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分享所有公文的寫作套路和“筆桿子”的創收方法。我是河圖,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