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近百萬驗收仍遇難題,淄博這家企業損失誰來承擔?

自2017年起,山東省開始推行化工生產企業評級評價制度,用以指導化工企業轉型升級。2018年11月,淄博淄川區的一家化工企業被通知參加新一輪的評級評價,不過卻因此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通知“評級評價”卻遲遲不予驗收

投入近百万验收仍遇难题,淄博这家企业损失谁来承担?

2018年11月,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收到了淄川區化轉辦下達的文件,通知企業參加新一輪評級評價。由於企業之前曾因生產事故錯過一輪的評級評價,長期處於停產狀態,所以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對這次評級評價報以了很大期望。

淄川區羅村鎮人民政府發佈的一份文件也證實了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洪武的說法,該文件寫到:“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於2017年6月23日發生失火事故,按照區有關部門要求處於停產整頓狀態,未參加政府開展的四評級一評價工作”。

投入近百万验收仍遇难题,淄博这家企业损失谁来承担?

不過,當企業投入了70萬左右的資金按照淄川區化轉辦通知整改完畢之後,意外卻發生了。在淄川區化轉辦2019年3月28日下發的通知文件中記者看到,對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評級評價結果原定於2019年4月10日前出具,但直到現在都沒有進行。記者就此採訪了淄川區化轉辦的工作人員。

淄川區化轉辦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本身是希望給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評級評價的,但目前遇到了很大難度,對於未來如何進展,不是區化轉辦能夠答覆的。

政府通知文件竟“不合法”

之前明明是淄川區化轉辦通知要求的評級評價,為何如今又無權答覆了呢?

帶著之前區化轉辦下發的通知文件,記者找到了淄博市化轉辦。在仔細看過相關文件之後,淄博市化轉辦的工作人員答覆表示,淄川區化轉辦下發給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評級評價通知本身並不合法。按照省市級文件規定,這家企業由於未參加2017年評級評價,早已被列入公示淘汰名單,再次參評不符合程序。

企業損失誰來承擔?

投入近百万验收仍遇难题,淄博这家企业损失谁来承担?

區裡下發的文件竟然不合法,聽到這樣的答覆,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洪武表示實在無法理解。他表示,一年來他為迎接評級評價,投入了近百萬資金,這都因通知文件而起。

不過,對於淄博昌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整改經費損失,淄川區化轉辦表示雖然他們的通知“下錯了”,但已經停止了。至於企業的投入損失,應該由企業自行承擔。

編後:言出必行,有諾必踐,是政府公信力所在。試想,如果政府的通知文件都無法執行甚至本身就有違法問題,那又讓當地的企業何去何從。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政府的決策失誤不讓企業來買單,應該是政府公信力的底線所在。

投入近百万验收仍遇难题,淄博这家企业损失谁来承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