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炳锋: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汽车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机,汽车零部件产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2019年10月23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青岛莱西召开,其以“协同 创新 突破——共建中国汽车产业链新生态”为主题。

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致辞,以下内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本人核阅。

付炳锋: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付炳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车产销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企业的重要舞台,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虽然国内汽车产销量下滑,但在汽车保有量增长的情况下,汽车后市场对零部件需求提升作用凸显,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销售收入突破4万亿大关,增速约为7.1%。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虽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保持稳定增长,进口额度2309.5亿元,出口金额为3307.42亿元,保持增长,这是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全球并购,在传统制造和创新领域均实现突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产品实现了全覆盖。

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在产业链之间,形成了协同效应。

创新和规模经营是零部件企业的生存之本,中国汽车及零部件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合作协同,外资企业已深深融入中国汽车产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2018年下半年起,国内新车销量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年度下滑。2019年,在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汽车市场持续下滑态势,目前为止已经连续14个月销量下滑。种种影响也相继传导到零部件行业,未来零部件市场和利润均存在下滑风险。2018年,中国零部件百强企业发展明显放缓,收入出现负增长,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汽车产业也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机,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支撑汽车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机遇和挑战并存,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叠加交汇,相互赋能,为汽车产业带来能源动力、生产运行、消费趋向等变革,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动能正在发展壮大。

同时,智能交通、共享出行等新兴商业模式正在兴起,电动化和自动化是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产业的重大机遇。电力电子、物联网、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向汽车产业不断渗透,跨界融合是抓住机遇的关键。

报告显示,2018年汽车零部件收入增幅超过20%的18家百强企业中,多为主营新能源、智能汽车、电子的零部件供应商,涌现出电动化和智能座舱等业务并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次大会将凝聚行业力量,共同为适应新时代,探索新思路,探索新趋势,制定新策略,培育新动能,构建新格局,出谋划策,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实现汽车产业链协同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物流商用车网 现场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