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孩子可以天真無邪,可大人絕不能逾越了規矩。

1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形同虛設的提醒

作為一個遊戲白痴,我對任何遊戲都不感興趣,也從來不會去關注與遊戲相關的任何信息。但最近逛微博時無意間看到一款遊戲,出於做媽媽的本能,我試著瞭解了一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們的女兒,究竟要面對多少來自這個社會的惡意?

為了避免這個遊戲的進一步傳播,我就不講微博博主的名字和該遊戲的名字了,只就微博中曝光的內容來簡單說明一下這個遊戲。

這是一款2D形式全動態加CV語音的FLASH版本的女童養成遊戲,玩家可以對幼女實施任何動作和行為。遊戲簡介是這樣說的:你需要通過放電視給妹子看,關愛妹子的特殊區域......慢慢地和妹子培養感情,一步一步地攻陷妹子的內心。你需要有很多的耐心,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把妹子玩壞了,當左上角的心標誌破碎,則遊戲結束。

打開遊戲,首先看到的界面就是一個扎著小辮子的幼女,穿著日本典型款式的學校制服,內八姿勢靠在門邊,膝蓋略紅,一臉純真地看著手機。

而左下角,是一個看似男人模樣的人影在逐漸靠近。

進入遊戲看到的,全是不堪入目的畫面,那一句句露骨到極致的文字絲毫掩飾不住那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打過馬賽克的圖。

遊戲的注意事項裡寫著:該遊戲僅為虛構,請理智對待他人,切勿學習遊戲內容。

但我想,這句提醒就如同煙盒上那句“吸菸有害健康”一樣蒼白無力,因為每一個吸菸的人都不會因為這句警示就少抽一根菸。

2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這條微博被很多人轉發,目前在微博上已經搜不到相關的軟件和信息,但在微信上依舊能搜到這款遊戲的資源。與這款遊戲同時火起來的,還有圍繞這款遊戲的大討論。

有些人認為,玩兒這種遊戲的都是思想病態的人,對此類遊戲應該堅決抵制,否則會造成廣泛傳播,最終成為某些犯罪的誘因。

而另一部人則主張,不就是玩個遊戲嘛,怎麼就和病態扯上關係了。而且我只是在虛擬世界裡玩兒,只為休閒和娛樂,並不會去傷害別人,這也有錯嗎?要說有錯,錯的也是遊戲開發者。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我不知道玩兒這個遊戲的人中,有多少是正常的純粹為了娛樂而玩的人,又有多少是打著遊戲的旗號,實則是為滿足自己慾望的戀童癖。

但不管如何,我都認為我們應該堅決抵制這種遊戲,做到不下載,不傳播,不鼓動他人玩,自己堅決不玩。

因為,這種遊戲本身就是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充滿了巨大的危害性。

01 會嚴重誤導孩子的價值觀,誘導他們走向歧途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也許你不會相信,這個遊戲的玩家有多麼的低齡化,大到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小到八九歲的兒童。他們大部分人也許是無意間接觸到這個遊戲,但好奇心正強的年齡特徵,很容易讓他們對新鮮和未知的世界充滿嘗試的慾望,以至於沉迷在遊戲中無法自拔。

而世界觀還未形成的未成年人,思想就像一張白紙,很容易被染上各種各樣的顏色。過多地接觸這種無下限的遊戲,會讓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的,對待女孩子就應該是這樣的,以至於他們會去盲目模仿遊戲中的各種操作,最終走上歧路,害了他人更害了自己。

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提出的著名的“奶頭樂”戰略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它是英文“titts”(奶頭)與“entertainment”(娛樂)兩詞的組合,泛指那一類能讓人著迷、又低成本、能夠使人滿足的低俗娛樂內容。該理論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基於二八法則提出的,即全球化會加劇貧富差距,會使財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剩餘的80%的人將在貧窮中掙扎。布熱津斯基認為兩極分化勢必會引起動亂,貧窮的一方極有可能進行反抗,而打消他們抗爭的念頭的唯一方法,

是給這80%的人口,塞上一個“奶嘴”。讓他們安於為他們量身訂造的娛樂信息中,慢慢喪失熱情、抗爭慾望和思考的能力,最終在這些毫無內涵的娛樂中醉生夢死,直至自我毀滅。

從目前來看,這個戰略已成功生效: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正在這種虛擬的空間裡消磨掉大把時間,喪失掉正確的價值觀,走向“奶頭樂”為我們創造的牢籠,而困於牢籠中的人,有何未來可談?

02 這種遊戲是在變相滿足戀童癖的慾望,間接教唆他們犯罪。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一位皇家渥太華集團的法醫心理學家基於德國、挪威和芬蘭的統計,“對兒童有過任何性幻想,或曾經和兒童發生過性關係”的人占人群中的比例為 1%-5%,這說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對兒童有過性幻想的人數很可能比你想象得要多得多。

l 2017年,林肯公園的主唱Chester Bennington自殺去世,生前受採訪時曾說過自己在7歲時遭遇到了一個比他“大很多的”男子的性侵。

l 美國著名主持人Allen十五六歲的時候,就被繼父以“檢查胸部腫塊”為理由,一次又一次地施暴。

l 2017年微博大V許豪傑因大量傳播小男孩暴露照片被曝疑似戀童的新聞引起廣泛的熱議。

不光是這些名人,知乎上,其他情感平臺上傾訴相關事件的例子多不勝數,而據最高人民法院數據顯示,2013 -2016四年間全國法院審理的性侵兒童案件量達到10782起,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至少有7個孩子受到傷害。這組讓人腳底生涼的數據背後,是戀童癖的猖獗。

很多人以為只有和兒童發生性關係等有實質性肢體接觸的才算戀童癖,其實,那些通過看兒童色情片,玩兒童養成遊戲、甚至通過兒童照片達到性滿足的,都算戀童癖。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提到, 戀童癖者的一般表現是:喜歡和孩子玩在一起,帶他們看電影、逛公園、買東西給他們吃,獲得孩子的信賴;在與孩子建立起友誼後,通常採用“友好”的方式進行身體接觸,而身體接觸是從觸摸開始的;當觸摸的目的不斷得逞後,才發展到最後一步。這與這個遊戲的規則設置簡直如出一轍,可以說完全就是現實的翻版。那些戀童癖們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溫床,一定會像見了屎的蒼蠅一樣欣喜,恣意地在其中滿足自己的慾望。

戀童癖本來就是一種病態的存在,因為不被社會和道德的認可,他們很善於偽裝。他們從病態到越過雷池,也會經歷從輕到重、逐步惡化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少不了環境的助推,這款遊戲則成功為他們營造了一個理想的環境,刺激他們一步步從虛擬走向現實。

03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種遊戲的傳播會刺激更多類似的遊戲的產生。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之前,新華社曝光了兒童色情產業的地下鏈條。

網絡上,有一群人利用付費制會員論壇、社交軟件群組、網絡遊戲社區等,售賣兒童色情照片或視頻。

一個名為“獨家天籟童聲”的網絡社交群組,只需要交50元就能成為會員。入群后,就能獲得一些幼童裸露身體或尺度更大的視頻。

繳納更多的會費,還能成為更高級的會員,獲得源源不斷的兒童色情視頻。

為什麼能發展成產業鏈?因為有市場啊。

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沒有購買者,沒有傳播者,就沒有人消費兒童的色情內容,也就不會有人把拍攝兒童色情當成一門生意。

所以那些聲稱“只是遊戲製作者有罪,娛樂為主的玩家無罪”的人,真是大錯特錯。因為你玩了,就意味著產生了需求市場,有需求就會有供應,需求一直在,供應就不會停,需求不斷增長,供應就會無限增加,最終只會源源不斷地刺激出更多更不堪的遊戲。

一句話,只要玩家市場存在,那這個黑心產業鏈就永遠不會有斷環的一天,我們的孩子就永遠要面對這個社會深深的惡意。

需求決定供應,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決不玩!


我只是玩個戀童遊戲而已有錯嗎: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


孩子是明天的太陽,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純真和美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守護,他們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保障。為他們遮風擋雨、攔槍防箭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能抱著玩玩而已的無辜心理去看待這件事。

畢竟,壓死駱駝的稻草,每一根都不無辜,而撐起大廈的柱子,每一根都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