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大背頭,BB機,舞池裡的007,東北初代霹靂迪,DJ瞅我也搖旗,不管多熱都不能脫下我的皮大衣。”

東北音樂人老舅董寶石的一首《野狼disco》火了,復古蒸汽波的節奏加上懷舊的港臺腔,廣大群眾紛紛逃不過真香定律:“第一遍聽什麼玩意,第二遍越聽越有勁。”

有人認為這首歌唱的是東北男人自封骨子裡的性格,也有人覺得唱的是東北一代人的中年危機。現在彷彿任何行為或者藝術,只要勾兌上”東北“二字,都能成為一塊特殊的精神招牌。

所以從直播圈到時尚圈,從民間藝術到流行文化,不禁讓人發問:東北人為何如此擅長混搭?

東北話:萬能混搭殺器

東北話的魅力有多大?民間流傳著這麼些段子:

——中國的三大傳染病是感冒,哈欠,東北話。

——一個寢室有個東北人,畢業之後一寢室的東北人。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很難解釋東北話為何有如此病毒式的感染力,甚至有同化其他方言的傳說。除了用字簡單,一針見血,畫面感十足這些規律,一個基本秘訣,在於靠“懟”。

比如你有一個東北媽媽,以下對話就是家常便飯:

——媽我想吃丸子。

——我看你就像個丸子

——媽,我沒錢了!

——你沒有爸爸嗎?

嫌棄你不愛運動

——一天天跟老母雞抱窩似的。

東北話“懟天懟地,瞅你咋的”的幽默效果,似乎只有不同頻道上的港普能與之抗衡。

“系兄弟快來追窩。”

“你跑啥玩意啊大兄弟?”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福原愛

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由於長期在東北集訓,練成了東北話十級,和她可愛的外表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反差萌。汶川地震時,福原愛接受採訪時說:“日本就來了60個人吧,那他媽哪夠啊!我要是去的話,那也是61個人哪!”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via微博截圖

都說語言的作用在於交流,東北話的作用在於能不能嘮嗑,能不能嘮得天下皆是一家。微博上關於“東北人有多自來熟”的話題,網友紛紛貢獻了自己的經歷。

有個調查顯示,東北人最不容易受騙,東北地區的電信詐騙案數逐年下降。因為拒絕被騙算不得本事,他們還要順便把騙子帶溝裡。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哈爾濱街頭喊麥直播

東北嘻哈風音樂,也是沾了能說會道的光。東北喊麥歌詞講究的是“社會”。

於是便能自如混搭其他的中華特色:王者修仙,稱王稱霸打江山。東北爺們就是棒,要模有模要剛有剛,心胸寬廣,豪情萬丈,忠肝義膽俠骨柔腸……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嘻哈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紐約貧民區,最初就是在非裔青年之中流行的街頭亞文化。這種代表著底層心聲的音樂風格,成為黑人青年們反抗現實,追求自由的武器。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拋開“東北喊麥算不算rap”的爭議,東北嘻哈風音樂的崛起,也暗合了一種現實環境:經歷了工業城市的轉型,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的下崗潮等等一系列的現實之後,經濟的低迷,並沒有擊垮東北人不羈的天性和生命力,於是就有了“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的亞文化畫風。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東北說唱歌手們,也能從黑人嘻哈音樂中找到相似的精神密碼:草根出身,一言不合就瞅你咋的,diss起來不吃螺絲,鍾愛大金鍊子和花臂紋身……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Rap這麼一種帶節奏和押韻的說唱方式,嘻哈樂中充滿靈魂共振的粗口,也能直接找到對應的東北語氣詞:diss就是懟,Hater就是損色,Dope是雙擊666,I don't give a fuck就是愛咋咋地……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via小品《如此包裝》

然而,早在春晚舞臺上,東北人鞏漢林就曾和人民藝術家、時尚教母趙麗蓉兩度合作,在小品《如此包裝》和《打工奇遇》中,開始探索中文rap的可能性,並糅合傳統的曲藝歌詞,讓聽慣了流行抒情歌曲的國人大開眼界。

鞏漢林:唱不出來就說。

趙麗蓉:我說啥呀?

鞏漢林:“rap!”

趙麗蓉:啥叫“rap”?

鞏漢林:這個節奏就是“rap”!

——小品《如此包裝》

試問哪個八零後不會來兩句“六月六,六月六,你說難受不難受”,“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趙麗蓉老師在某音樂平臺上也被封為“MC趙麗蓉”、“中國第一女rap ”。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而宣傳東北話的語言藝術細胞,把東北話和幽默,在人民大眾心目中緊緊掛鉤的,當屬那幾年的春晚。有多少人曾經守著除夕夜,等著趙本山的小品,東北話甚至讓人有了熱鬧過年的感覺。

東北審美:穿的不是衣服,是江湖

比起從北上廣回家過年的Lucy,Ada,一下子被打回原型變成“翠花”,回到東北的你,更恐懼的是:

東北媽媽又出現了,對著你的衣著評頭論足:那是啥玩意,顯得人一點也不精神兒!

樓下理髮店阿姨也對你苦口婆心:給你剪個鍋蓋頭吧。東北小夥就應該剪這樣。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社會搖的標配:鍋蓋頭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東北風穿衣因人而異,但關鍵秘訣,就是看起來要“颯”。初級配置是包肉上衣緊臀褲,頂級配置就是花色繁複,顏色鮮豔,人民藝術家趙本山老師,就為這種風格做出了表率。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某東北相親節目

俗話說“大金鍊子小金錶,一天三頓小燒烤”,東北人對奢侈品有著謎一般的狂熱。是不是名牌不要緊,關鍵是名牌的logo要夠大。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東北貂皮大衣市場

東北有句老話:窮穿貂富穿棉。那些年關於也留下了“東北男女皆愛貂”的傳說,瀋陽佟二堡皮草城,就是不少東北人買貂皮的朝聖地之一。而擁有一件貂皮大衣,除了面子上過得去,還是東北人精神上的一種原教旨指引。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2018年維密秀

東北審美還有承上啟下的傳統,當你以為東北大棉襖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其實它正以其極強的生命力,入侵著時尚圈。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東北某國企大廳

關於東北審美的討論一旦落入偏見,就會被詬病為“東北黑”。然而無論潮流怎麼變化,總有一些穩定的規律:金碧輝煌、面兒光鮮的風格是不容駁斥的,穿在身上的就是要足夠閃,要奪人眼目。

《野狼disco》有一段引起共鳴的粵語歌詞:“心裡的花我想要帶你回家,在那深夜酒吧哪管它是真是假,請你盡情搖擺忘記鐘意的他,你是最迷人,你知道嗎。”除了本身文化的強悍,東北還有一種吸收外來文化審美,並且長久保存,演變為自身水土的奇特能力。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香港電影《古惑仔》

在東北經濟衰落的那段時間,香港流行文化成了很多東北年輕人的精神寄託,昔日港臺文化中大情大性,大仁大義,讓東北人找到心意相通,跨越南北的共鳴。

所以,在很多人看著操作起來土土的行為,其實也自帶復古的顏色:紋身、燙頭、迪廳搖、社會搖,BB機,大保健……東北人還是很懷念江湖味的日子。

東北鄉土劇:人性真理的混搭

如果說快手喊麥,在受眾上還存在著階級壁壘,那麼鄉土劇《鄉村愛情故事》就是打破這一壁壘的神劇。

這個東北大IP,在13 年裡拍了11部,一共455 集。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鄉村愛情故事》主角謝廣坤

《鄉村愛情故事》火到什麼程度,知乎上甚至有一個話題:北有謝廣坤,南有蘇大強,如果他兩個同時掉水裡,你救誰?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謝廣坤煩人到什麼程度?連歌手李榮浩都忍不住吐槽。

甚至許多人留學在外,還不忘牽掛象牙山村民的命運,關心謝廣坤和劉能之間的恩怨糾葛,牽掛劇中人是不是又長胖了。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鄉村愛情故事》國際版海報

“鄉愛”可以輻射了全人類文化領域,事實也證明我們不止有“六學”,還可以有“鄉學”,甚至有人想象它在學術課堂有了一席之地。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鄉村愛情專題研究》課程安排

就是這麼一部東北鄉土劇,卻有著奇特的上癮效果。

劇情以三個奇葩大叔大爺為中心的,相愛相殺的作妖日常展開,他們的俗氣,勢利,愛把家人整得雞飛狗跳,長相也一言難盡。

有人從中看到了中國的權力鬥爭和家族政治,有人看到人生真理。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都市國產劇疲乏無力,矯揉做作讓人接受無能,《鄉村愛情故事》以其紮實的劇情,複雜又充滿真情的人際勾畫,誇張但不浮誇的表演,征服了北上廣白領們的心,開啟了從村莊裡看世界,看人世冷暖的視角,順便想念一下老家那些大伯二姨等俗不可耐又可愛的鄉親。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鄉村愛情故事》主角謝騰飛

這部劇能一直長紅,當然少不了東北文化的洗腦,比如那些笑果十足的表情包。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鄉村愛情故事》

誰說鄉土劇只是講家長裡短,不能給人情感上的共鳴?《鄉愛》裡的人用行動證明,愛情不止是玫瑰花和鑽戒,那些活躍在民間的生機勃勃,嬉笑怒罵的大鍋燉,才是愛的日常。

而愛也不僅只是為你修仙買貂擋大刀,摻雜著人性的刺探和守護,也是愛的證明。

東北人的黑紅體質,是他們實現文化混搭的基礎。大家對於東北的情感,也說不清是愛還是黑,正如門檻越低,就會有泥沙俱下的輸出,比如被熱議的“快手正在毀掉東北人”、“東北人不是這樣的”等地域辯護。

然而雞血、低俗、真性情,只是看客給的標籤,東北文化的最終目的,也許就像趙本山說的:“生活就像一杯二鍋頭,酸甜苦辣別犯愁,往下嚥吧。”

關鍵是,看著那些生龍活虎的混搭人生——

你也想高喊一句:生活不死。

东北,流行文化跨界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