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農村打不來糧食究竟是啥原因?

農村土秀才


農業的根本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以前糧食產量低,不外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是科技水平達不到。對比過去,如今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的優化、應用和推廣,以及地力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袁隆平雜交稻的革命,還有持續不斷的水利設施、土壤肥料的改進,使單位土地產出率,糧食畝產大幅度提高。

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就我國來說,近十幾年,中央一號文件無一例外全都是專門支持農業發展的,我們的政策已有以前的以農補工轉變為反哺農業,真正體現了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家真正高度重視農業了。年年追加對農業的投入,積極鼓勵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大為提高……就對農戶來說,不僅徹底取消了農民負擔而且還實行各種補貼,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也大為提高,更加釋放出了農業生產的活力。

三是農業投入不到位。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綜合水平的提高,國家反哺農業的能力得到提高,工農業剪刀差逐步縮小,農業投入大幅度增長,什麼土壤改良、水利設施改造、良種補貼、植保技術等等的投入,大大扭轉了一切那種靠天收、抗病力弱、畝產量低等問題。

從以上三方面對比簡單反思,不難看出問題的答案。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糧食畝產還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葉開6678


我看了眾多人的回答,基本上答在點子上,我是農民世家,可以毫不客氣說,一顆穀子下田,到時在桌上出現熱氣騰騰的白米飯,整個歷程基本上經歷過。

近些年來糧食產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起碼翻了幾翻,為什麼?

我同意多數內行人的總結,一是種子革新換代,都是培育的優良品種,紅苕出現一窩十幾斤(或者是一個苕王),水稻用不上雙季稻,畝產可出二千斤以上,過去農業社突破幹斤畝都難,其中在分田到戶前後幾年都如此。

二是廣泛使用現代肥料與農藥,過去莊稼因缺肥,土地瘦養分差,往往長不滿粒,一個包穀有不少半節米、空尖尖,玉米杆因紅色瘦小而甜當甘蔗吃、穀子、小麥用肥不當成因天災造成光一把草,有時是可粒無收。三是科學種植,克服了過去管理不當的技術缺陷。

四是機械化的操作,一是耕地質量優秀,節省不少人力,使其更有精力加強農作物的管理,天災也影響不大,糧食照樣有收,穩產或增產的可能性較大。

從剛解放後的糧食畝產三、四百斤,到集體社隊時五、六百斤,到七、八十年代的水稻千斤畝,近幾年又翻了幾倍,一目瞭然。總之時代不斷髮展,糧也在不斷的產,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事實。

至於少數人提高因大鍋飯影響糧食的產量,末免有些牽強,當作你不是瞎說。

我就問一句,合作化以前不是大鍋飯,是個體單幹,怎麼糧食畝產只有三、四百斤呢?為什麼土地下戶以後十來年,也基本在八九百,千斤畝都難呢?你說集體懶,水稻中途還要用腳去踩二到,加上鋤草;紅苕中途也要翻1一2回藤,很多操作不得不說是現在人們無法想到的。

再說,如果不是大鍋飯時代,用集體力量進行土地改造,興修水塘水庫水渠等,你能保證現在糧食穩產增產?恐怕有相當地區仍處在靠天吃飯之中,反正你不信,我信!

不看到有些評論,我是不想說的。

謝謝頭條!




用戶陳維仁501


過去的農村打不來糧食究竟是啥原因?

過去農民拼死拼活種好地,但秋收得到的糧食還是非常少。那時一般種一畝地的玉米或水稻,畝產五六百斤就算豐收年頭了。很多家庭雖然平時非常節約糧食,但還是等不到秋天,家裡的糧食就沒有了,還要到地裡掰玉米青棒子回家涼曬“趕新”吃。

那麼不僅要問,過去的農村打不來糧食究竟是啥原因呢?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過去種地,都是傳統老祖宗留下的種子,產量非常低。

過去種地沒有現在的雜交種子,而是傳統的老祖宗傳下來的玉米種子,那時的玉米一般均為純白色,籽粒深,秸稈高,產量低,不抗倒伏,但口感特別好。

那時的玉米一般畝產四五百斤,五六百斤算高產了。

二是種地沒有化肥,土地也不肥沃。

過去種地的肥料,一般都是靠人工割草漚出來的糞下地。再是每到冬天,農民在大河裡拉淤泥壓地當糞。

現在種地化肥品種繁多,而過去種地是沒有化肥的,只能用牲畜糞、人工漚肥和在大河裡拉淤泥當糞。由於肥力不足,莊稼長勢沒有後勁,往往產量很低。

三是田裡雜草多,影響莊稼產量。

過去種地,由於沒有除草藥,田裡雜草只能用人工處理,一般在莊稼沒淹地時,鋤三遍地裡的草就完事了。

因此,田裡到了後期雜草非常多,又沒有辦法處理。土地肥水被雜草吸收,嚴重影響莊稼生長和產量。

總的來說,過去人種地確實非常累,精心種地到秋還是不打糧,主要除以上原因外,過去天災、蟲災也非常多。當時由於科學技術落後,地裡的雜草,種子更新、化肥等等都無法解決,糧食產量低實屬正常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