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特斯拉盈利了。

美國東部時間10月23日(北京時間10月24日清晨),當日美股收盤後,特斯拉公佈其2019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營業收入為63.03億美元,同比下降8%;淨利潤1.43億美元,是公司上市以來盈利的第5個季度,同比下降54%,但經調整後每股盈利1.86億美元。

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特斯拉股價走勢

特斯拉股價應聲上漲。據鋅財經瞭解,截止當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下跌0.35%,保守254.68美元;但在公佈財報後。特斯拉盤後股價大漲20%,達到305.99美元。

而在此前,金融數據服務提供商FactSet對華爾街33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他們一致認為特斯拉第三季度調整後的每股虧損將為0.46美元,不及該公司去年同期調整後每股收益2.9美元;金融預測平臺Estimize提供的數據同樣顯示,分析師、基金經理和學者平均預計特斯拉第三季度調整後的每股虧損為0.32美元。

不曾想,大刀闊斧進行成本壓縮、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之後,特斯拉的境遇並沒有照著他們預測的方向走,“意料之外”的盈利,讓一眾分析師被打了臉。

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特斯拉上海工廠

但本次的盈利或許並不代表著特斯拉“穩”了——18年下半年,特斯拉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但19年以來,持續兩個季度的再次虧損一度讓其股價如過山車般起落。在上海工廠建成投產之際,特斯拉真正的考驗才真正開始。

事實上,飽受質疑與考驗的並非特斯拉一家,縱觀國內幾家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燒錢、虧損、交付難、融資受阻的情況下,處境艱難已經成為他們的真實寫照。

意料之外的盈利

或許,在掌門人馬斯克的眼裡,這次的盈利都來得有些“突然”了。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馬斯克曾表示“預計Q3會出現小幅虧損。”但盈利的事實還是讓他頗為興奮,“It’s a great quarter”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如此總結特斯拉Q3的表現。

頗有意思的一個數據是,特斯拉此次實現盈利,但在營收上卻呈現下滑態勢。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實現收入63.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8.24億美元下滑9%,實現盈利1.43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虧損。不僅如此,該季度,特斯拉現金增加3.83億美元至53億美元,自由現金流3.71億美元。

能在營收下滑的同時實現盈利,得益於運營效率的提升。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運營支出為9.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08億美元減少16%。其中,研發支出為3.34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51億美元;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為5.96億美元,同樣低於去年同期的7.30億美元;至於重組和其他支出,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700萬美元,而這一季度,特斯拉在這項支出上為零。

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上海工廠內景圖

由此,儘管其旗下主打Model 3車型平均售價進一步降低,但毛利率卻從上個季度的18.9%進一步上升至22.8%,雖仍然低於行業均值25%,但對特斯拉來說,已經是一大利好。

另一個事實是,Model 3依舊是特斯拉此次盈利的“大功臣”。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電動車交付總量為97186輛。其中,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交付量為17483輛,同比下滑37%;Model 3的交付量則為79703輛,同比增長42%。特斯拉第三季度電動車產量為96165輛。其中,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產量為16318輛,同比下滑39%;Model 3的產量為79837輛,同比增長50%。。

顯然,Model 3目前已經成為特斯拉是否盈利的風向標,交付量與毛利率則是具體的影響指標,兩者缺一,特斯拉能否盈利,或許都不好說。

上海超級工廠的建成投產,是特斯拉下一階段的新希望。在他們的認知裡,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中型高端轎車市場,而Model 3的價格即使不考慮節省油費和其他補貼因素,依然處於中端,因此他們相信中國最終會成為Model 3最大的市場。

而上海工廠最大的優勢來自於成本,特斯拉稱,就資本支出而言,上海工廠比美國Model 3生產系統要低65%。而根據特斯拉此前透露的額規劃,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將優先排產Model 3,目標是每週1000輛,並且有望衝刺2000/周的產量。

對當下的特斯拉來說,產能進一步爬坡,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看起來持續盈利在望,然而,過度依賴Model 3這款產品,到底是福還是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國產新勢力陷困局

特斯拉實現盈利,前景一片被看好,但國內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卻備受煎熬,蔚來汽車便是其中之一。

蔚來一度被稱為“中國版特斯拉”。這家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互聯網企業、投資機構和企業家聯合創立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從出生之日起就備受關注,不僅先後獲得淡馬錫、百度資本、紅杉資本、厚朴資本、IDG、聯想集團等數十家知名機構的投資,更是在5年內就在紐交所成功上市,一時風光無幾。

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蔚來ES8

然而,短暫的高光過後,蔚來的未來被打上了問號。自18年上市以來,受需求疲軟、市場競爭加劇、財報利潤虧損、產品召回、裁員風波等等事件影響,蔚來的股價持續下跌,情況不容樂觀。

甚至,此前,投資機構伯恩斯坦的分析師Robin Zhu將蔚來汽車的目標價下調了近50%,下調至90美分。而根據紐交所規定,在任何一個連續30個交易日的期限內,上市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盤價至少要達到1美元。如果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這不能滿足紐交所上市準則,將會暫停股票交易,甚至除名退市。

9月24日,蔚來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蔚來汽車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金額為32.85億元,高於市場預期。隨即,蔚來宣佈取消財報後的電話會議。

對於蔚來這一季度的表現,有分析稱,這是蔚來上市以來表現最為糟糕的一個季度。如今,蔚來汽車總市值僅剩16億美元,其股價比IPO時的價格跌去近75.2%,較股價最高點減少了近84.6%。

10月8日,蔚來汽車公佈2019年第三季度交付數據,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蔚來公交蘇4799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4196輛ES6和603輛ES8。於去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增長46.9%;與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交付量增長近35.1%。

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蔚來財報

從交付量來看,蔚來的近況有所回暖,但近來50億融資告吹的事件,再次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

相關媒體報道稱,10月14日,蔚來與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洽談了一筆超過50億元的融資,根據規劃,蔚來將在吳興區建設一座年產能20萬臺新能源汽車的工廠,但這一消息隨後被湖州知情人士否定。

消息人士稱,洽談一事屬實,“9月份開過內部會議,但沒談成。湖州人都知道這一事件。但這次合作沒那麼容易,省裡不批,現在市裡到省裡備案都很難。”該知情人士如此表示。

轉型陣痛,戰事升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同比增長60.01%和61.67%。而在2014年時,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僅有78499輛和74763輛。

算下來,2014-2018年短短四年的時間裡,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年增長率高達100.58%和102.46%,高速發展的國內新能源市場,競爭格局開始變得激烈起來。

而特斯拉上海工廠建成並投產,毫無疑問給國內新能源市場投下一顆深水炸彈,戰事升級、淘汰加劇將成為下一階段競爭的主旋律。

特斯拉“打臉”華爾街,國產新勢力何時出頭?

此前,江淮集團新能源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夏順禮,憑藉著其深耕新能源汽車技術十多年的經驗,對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發表了自己的判斷。

在他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將歷經萌芽期、過熱期、幻滅期、復甦期以及成熟期這五個階段,當下的市場處於“過熱期”與“幻滅期”的交匯點,行業淘汰賽已經開始。

然而,受6月補貼正式退坡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入短期轉型陣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2019年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7萬輛和8.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5.8%。這也是繼7月份之後,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下滑。而與7月份產銷6.9%和4.7%的同比降幅相比,下滑態勢進一步加劇。

這給本就競爭激勵的新能源市場帶來了新的壓力,如何熬過補貼退朝的洗禮,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而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蔚來,亦或是傳統車企,也勢必會受到影響。

只是,產銷量下滑態勢明顯的市場下,特斯拉的Model 3到底能為其帶來多大的改善尚屬未知數;而深陷虧損危機的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又如何保證交付量、成功冬泳,同樣要被打上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