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4%-5%的理財不要,多數人為何偏偏中意2%-3%的定存?

成喜英


這個現象可以說是資管新規出臺後才流行起來的,畢竟資管新規打破了剛性兌付,對於整個金融業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同時政府允許銀行破產,這時候讓不少投資者改變了以往的理財策略。

當然,不同投資者有不同的考慮,出現放著4%-5%的理財不要,多數人選擇2%-3%的定存這種現象是有原因的。

考慮安全與風險

資管新規的出臺是為了規範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業務,統一監管標準,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打破剛性兌付讓不少投資者醒覺,之前一直在購買的理財產品以後並不安全,加上資管新規發佈的時間也是P2P爆雷最頻密的時候,很多投資者考慮到資金的安全,寧願放棄4-5%的理財產品,從而選擇2-3%定期存款,畢竟資管新規出臺後,定期存款可以說是最安全的產品了。

考慮資金流動性

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不能提前支取的,中途會一直鎖倉直到到期才能結息拿出,而銀行存款產品達到4%利率的只有大額存單,同時可以提前支取,不過大額存單門檻20萬起步,這讓很多投資者都卻步,從而選擇定期存款,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提前支取也會有一定利息收益。

最後總結

隨著投資者理財知識的加深,逐漸對收益、安全、流動這三個投資的因素有所熟悉,每個人都有一個平衡點,因此選擇的投資方向也會不同,而且目前利率不斷下滑,未來投資者的方向應該會偏向於風險性,傳統的保本保息收益率變低,投資者會跟隨市場的變化而轉移資金。


財經樂少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人們之所以放著4%到5%的理財不去購買,而是選擇銀行定期存款 ,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種:

一、對理財產品缺乏認識。很多人,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對理財產品認識不足,在內心深處總認為理財產品風險很大。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正規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應該說還是比較靠譜的。雖說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也是不保本,但風險基本上非常小。

二、看中了銀行定期存款的穩定性。銀行存款之所以區別於理財產品,就是銀行存款是能夠保證你的本金安全和利息的安全,但理財產品就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雖然說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比較穩妥,但也不排除某些投資失利的情況,導致本金和收益都無法保障。所以說很多看重穩穩妥的人還是選擇銀行定存。

三、小額的錢款用於定存和用於理財收益差別不大。以定期存款利率3%和理財收益5%為例:如果是100元,那隻差兩元;如果是1000元則差20元;如果是1萬元,相差兩百元。所以說,很多人感覺差別不大,就選擇了銀行定期存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在去年很多的高額回報的理財平臺出事了,P2P一個接著一個跑路了,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理財的最好可能連本金都沒有了。害怕啊。不是一個兩個出事,而是大部分高回報的理財產品都出事了。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有些銀行正規的理財產品,4-5%收益的理財產品還是相對靠譜的。當然也有少數的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問題。但這只是極少數小銀行。大型商業銀行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保本問題不大。不過,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提示的。那就是不保證這個收益一定會實現。基本上每個理財產品都會有這樣的提示。這是銀行的義務。事實上,到最後基本都能實現這樣的收益。有可能會往上或是往下偏差一點,都偏差不會太大。

而銀行定存,2-3%則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錢存在銀行裡面,雖然沒有理財收益那麼高,但存在銀行裡面就買一個放心。最少也還有3%左右的收益。而且上面也沒有風險提示。這點是理財產品所不可比的。

因此,主要是現在的社會太複雜,大部分人虧怕了,出於謹慎的心理選擇沒有風險提示的定存,而不敢選擇有風險提示的理財產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股海重生2015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銀行或者其它的理財顧問經常會給客戶說的話。事實卻是是這樣,比如銀行的理財產品多數有4%~5%的年化收益,但是定期存款只有2%~3%的收益。常理來說我們肯定會選擇收益高的理財產品的,但是為什麼多數人都會中意3%左右的定期存款呢?難道是他們不想賺更多嗎?

1,資金不夠大。

很多人之所以不選擇收益高的理財產品是因為資金不夠大,銀行確實有4%~5%的理財產品,但是是有門檻要求的。超過4%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門檻基本都在5萬以上,而有5%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門檻估計要在10萬以上甚至更多。現在的有大額存款的多數是老年人,年輕人都是一身債務哪有那麼多錢去買理財呢!門檻高拒絕了多數想買銀行理財的投資者。

2,方便度不夠高。

有這麼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然是有時間限制的,比如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限制時間越長那麼其方便程度就會越低,對比網絡理財多數的年輕人自然會選擇網絡理財。網絡理財隨時可取,即便是活期存款也比銀行的高的多,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也並不比銀行查,而且時間也會相對比較短。對於年輕人來說,微信,支付寶的理財產品更有吸引力,所以就不會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了。

3,害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銀行理財坑害了不少的老年儲戶。本來說好的是存款,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變成保險了。這樣的事情我想大家都聽說過甚至在我們的身邊就發生過,為了獲得那一點的高利息不少的老年人都被欺騙過。各大銀行都有自己的保險公司,業務員為了衝業績隱瞞事實欺騙了不少的儲戶。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原因,寧願少賺一點也不要冒那種血本無歸的風險。



投資觀


很多老百姓都喜歡將閒錢存在銀行吃利息,而不是選擇買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而定存的收益是固定的:

根據2018年央行出臺的資管新規規定,任何理財產品都不得承諾保本保息,也就是說,購買理財產品你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可能收益很高,但也有可能會損失本金,而銀行的定期存款雖然利率不高,但起碼本金很安全,而且還有一定的利息收入,所以很多人都寧願做定存也不買理財產品!

二、理財產品的名聲不好,很多人都反感:

買過理財產品的人都知道,很多理財產品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你長期持有某隻理財產品,到頭來換來的不僅沒有高收益,而且本金還出現虧損,這種心理落差是很難受的,尤其是那些之前一直做定存的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再加上,理財產品有很多騙局,騙人的套路花樣百出,所以,很多人都對理財產品沒有好感,聽說理財產品就直搖頭!

另外,從風險偏好來說,購買理財產品的人一般都屬於穩健型的投資風格,而如果要談穩健的話,理財產品肯定沒有定存穩健,所以,二者比較而言,追求穩健的投資者更偏向於做銀行定存!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世界上最難改變的就是一個人的思想,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定期存款三年期利率為2.75%,而不去買銀行4.2%的定期理財呢?關鍵還是思想,這部分人都是50-70歲之間,他們的思想就是存款最安全,理財都是假的,騙人的。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根本沒有理財這兩個字,都是存款儲蓄。都六七十歲的人了,你讓他改變的思想,有多難呢?再說了,他們拿一本存摺,就存定期,他根本不理會理財產品,都不懂什麼叫貨幣基金,你和他解釋他也不聽。

任何產品都有一定的人群,所以我們就不要再去糾結那麼多為什麼了。總有一些人喜歡這種理財產品,那是一個時代的印證。就好比,現在很多老人就用老人機,你說智能手機不比老人機好用嗎?關鍵老人不會用,也不必要用,就拿來打電話就可以了。

再者,銀行喜歡你定期存款,因為定期存款,銀行收益最大化,特別是一些老人,銀行大堂經理就喜歡推薦定期存款,不推薦理財產品的。


雪之道理財


這個問題中涉及到兩種不同的存款方式。一種是傳統的銀行定期存款。另外一種就是銀行理財。

定期存款大家都是熟知的。它是一種保本保息的存款方式,根據存款期限的不同利息金額逐步上升。一年期一般在2.1%-2.5%之間,兩年期為2.7%-2.98%左右。三年期為3.85%左右。這種存款是大部分客戶的首選。因為它無論是從安全性和流動性來說都是具有優勢的。定期存款利息在存入時已經可以預知到期收益。假如當客戶需要提前支取的話可以部分提前支取一次。提前支取的部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來計算,剩餘金額還是從存入日按照定期存款來計算利息。假如說當你支取金額較大的話也可以考慮質押存單來貸款獲取資金。

銀行理財作為一種近些年銀行比較推崇的產品類型,確實吸引了不少客戶人群。這種產品標榜的利息會比定期存款多出很多,但是這種產品是有一定風險性的。基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保本型理財,一種是非保本型理財。非保本型理財的風險係數是最大的,因為它有可能會導致本金損失而且收益甚微。這是客戶投資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而且這種產品的流動性相對較差。它是不可以提前支取的。所以說假如你比較青睞理財等高風險高收益這種產品時要確保短期內沒有資金需求。否則就會影響到正常的資金運行。

綜上所述,這兩種產品各有優缺點,但是去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的客戶最看重的還是產品安全性和穩定性。因而在眾多銀行客戶群體中選擇定期存款的受眾群還是比較多的。


膠鄉寶媽


簡單說說,可能有以下4點原因:

第一, 低風險。對於大部分低利息的定存來說,是大多中老年人比較青睞的理財方式,因為這種定存都是直接去銀行、點對點服務,他們看得見、摸得著,放心!而對於網絡上的理財平臺,甚至一些小型銀行的理財產品來說,他們不太會操作、不熟悉,自然也就寧願放棄,選擇更安全的方式了。

第二, 本金少。本金多少直接決定利息的多少。對於5萬10萬的本金來說,1年相差1%的利息,其實差異並不是很大。

第三, 五花八門的理財機構或者手法層出不窮,安全隱患增加。去年P2P爆雷就是個例子,加之理財公司的合規與否大眾難以辨別,所以大多數人還是選擇比較安全的銀行定存。

第四, 存款有憑據。定期存款是有存單,好多中老年人存定期存款,就是為了那一張存款憑據,也就是存單,拿到這份蓋著銀行章的存單,安心。存單可以隨時查看,一般不會遺忘存款日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優點。


招商銀行App


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多數人對理財的認識還不夠,二是理財的營銷者銀行,並不想將所有存款轉化為理財。目前,理財產品在我國只是作為財富保值增值的一種有效補充,只有少部分人熱衷於理財。

一、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懂理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聽說過這句話,但真正按照這句話去做的人確是少數。

按照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活期至5年定期利率指導定價在0.35%-2.75%之間,絕大多數人都習慣於這個利率,只要超過這個利率,會給人直觀的感覺是不安全。

另外,平時大家都忙於生計,努力工作,沒有其他時間去專門瞭解理財相關的專業知識。對於一個不瞭解、不熟悉的領域,很多人就直接選擇放棄。

二、最大的提供方銀行並不想大力推廣理財產品。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收益率低於5%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幾乎可以認為近五年內不會出現無法兌付本息的情況。試想,如果一個銀行的低息理財產品到期後不能如期兌付,後續這個銀行就會很難拉到存款和理財資金。

然而,這麼優質的理財產品,為什麼銀行不努力大推特推理財產品呢?原因是銀行沒有直接的動力去做這件事,銀行是靠拉存款放貸款賺錢利差獲利的。之所以推出理財產品,是想通過理財來獲客,然後再通過其他方式拉存款。不是說理財產品賺不到錢,而是說理財產品的收益大多低於存款的收益。

我國的理財市場規模巨大,近些年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但是,相對於存款市場規模來說,理財用戶佔比較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用戶尚未接受理財方式,同時銀行也沒有想要轉移存款到理財。


大南山伯爵,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種原因,大部分都是出於安全角度的考慮,以及個人因素的原因

第一點:

對於大部分的定存來說,其實都是一箇中老年人比較青睞的理財方式!因為這種定存都是直接去銀行,點對點服務的,他們看得見,摸得著,更加放心!而對於網絡上的理財平臺,甚至一些小型銀行的理財產品來說,他們不太會操作,不熟悉,自然也就寧願放棄,選擇更安全的方式了!

而對於許多中青年人群來說,大家接觸的互聯網金融比較佔多,更偏向於這些4%-5%理財。再加上年輕人關注實施狀況,以及風險控制的能力較強,所以會選擇一些4%-5%的理財進行投資!

第二點:

對於目前大部分的民營銀行進入市場來看,雖然收益率非常高,但是風險程度也是有所增加的!

也就是說,無論是保本型理財產品還是非保本型理財產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理賠上都不能適用於存款保險條例,即不能以最高償付限額50萬來索賠。因為國務院頒佈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對象僅限於存款,其他非存款類金融產品均不在受保護範圍之內。

所以說,許多人處於安全角度的考慮,還是會選擇定存,而不是理財!

總結

當然了,現在許多的理財還是可以放心的,基本處於6%以下的理財是一種低風險,比較安全的選擇;

而對於那些6%-10%左右的,就是那種高風險的,比較容易失去本金的選擇了;

最後對於那些10%以上,甚至有15%-20%的理財,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基本都是“坑”!完全屬於,你盯著別人的利息,而別人想要的是你的本金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