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100多元的智能攝像頭、智能音響,1000多元的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2000多的智能空調、智能冰箱,並不高昂的價格和方便的智能使用體驗,讓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但同時,家庭信息洩露、人身財產利益遭威脅等安全警報也頻頻響起。

未來已來,家居智能化已近在咫尺

近幾年來,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髮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以及通訊習慣和方式不斷改變。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手指輕點,“嘀”的一聲,智能門鎖已經打開;智能空調讓房間溫度適宜;掃地機器人把家裡打掃得整潔如新;智能電飯鍋和智能烤箱裡,一頓大餐熱氣騰騰準備出鍋;智能電視和智能音箱只等“發號施令”,就會奉上精彩節目……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成為越來越多人觸手可及的日常。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通過智能音箱操控智能家電

智能設備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智能家居設備雖然能帶來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但其背後的安全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在享受智能設備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很多智能設備都有可能正在“監視”著您的一舉一動。

據央視財經報道,亞馬遜旗下一家公司研發的智能門鈴被爆侵犯用戶隱私。公司允許員工觀看世界各地每一個門鈴攝像頭所拍攝的視頻。此外,爆料還稱,公司的工程師可以看到一些用戶“未經處理的”影像,員工還可以在公司服務器上共享這些未加密視頻,一些視頻甚至還包括用戶家中的影像。而用戶對此是完全不知情的。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家用智能攝像頭由於其強大實用功能和親民的價格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但同樣也是最容易被黑客盯上的智能設備,智能攝像頭很多都存在穩定性差、安全性低等問題,容易被黑客攻破,成為非法竊取用戶隱私的幫兇。家裡監控被別人在線直播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已經發展成了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只要支付188元,在軟件內輸入相應IP地址、登錄名和密碼,就能成功登入被入侵的攝像頭,遠程查看他人家庭的實時監控畫面,甚至可以對畫面進行放大縮小。早在2017年,浙江麗水警方就查獲被破解入侵家庭攝像頭IP地址近萬個,涉及雲南、江西、浙江等地。根據嫌疑人王某供述,如果攝像頭的監控畫面對著客廳,就不要;如果對著臥室、衛生間等私密場所,價格是10元一條;如果是“有料”的所謂“精品”,則能賣到20元一條,還能在雲盤多次販賣。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入戶門鎖的安全級別直接影響家庭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而早在2018年10月底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針對智能門鎖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智能門鎖產品在遠程開鎖和人臉識別、感應卡識別方面風險較高,另外存在密碼邏輯安全、抗電磁干擾、指紋識別等方面程度不同地也存在隱患。監測分別從實體店及網絡電商平臺採集了38個品牌、40款型號的智能門鎖產品。結果顯示,有6個批次,輕易就被特斯拉線圈(也就是所謂的“小黑盒”)打開了。此外,部分門鎖被沒有錄入任何指紋信息的檢測人員用手指開啟了門鎖;而帶有人臉識別開鎖功能的智能門鎖,部分產品無法準確分辨真實人臉和照片的區別,使用用戶面部照片就可以開啟門鎖;28批次有感應卡開鎖功能的智能門鎖,有感應卡可被複制的風險;工作人員利用一款智能門鎖的APP便可破解部門智能門鎖的遠距離控制門鎖功能,不僅能遠距離控制門鎖狀態,獲取用戶手機信息,甚至可以反向進入廠商服務器,獲取大量使用該品牌智能門鎖用戶的手機信息。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這類的案例還有很多,澳大利亞安全專家則可以利用車載智能軟件漏洞,控制一輛遠在英國的汽車;就連“萌萌的”掃地機器人也可能化身“間諜”機器人,黑客可以偽裝成用戶本人登陸,對掃地機器人遠程遙控,實時查看家中的情況;國外黑客遠程控制用戶嬰兒房空調,嬰兒熱醒滿頭大汗大哭吵醒隔壁房父母,才發現空調被人遠程操控。

5G萬物互聯需安全先行

“過去是病毒感染個人電腦,到了5G時代,病毒有可能感染正在行駛的汽車,感染正在使用的智能家居設備。”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曾強調5G安全問題,呼籲各界在享受5G紅利的同時採取措施,預防“災難”的發生。

隨著5G通信技術和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萬物互聯即將成為現實。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技術產品的成熟、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場景需要智能化設備,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網絡安全從虛擬空間延展至現實的物理空間,從而關係到人身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甚至城市安全!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比如正常來說,如果黑客想要關閉一個區域的電網,通常會選擇攻擊電網控制服務器,取得系統控制權,然後發出斷電指令。 攻擊服務器固然是高超的技術,但是現在有一些更簡單有效且令人猝不及防的手法受到黑客的青睞。在一片區域當聯網的智能電器達到一定數量規模,黑客可借物聯網來破壞電網。據瞭解,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安全研究人員發現,由數千臺聯網但卻可攻擊的家電如空調、熱水器能夠形成一個殭屍網絡,而這可能會導致電網供電量嚴重不足進而導致大面積停電的現象發生。

小心!家裡的這些設備正在曝光你的隱私 家居智能化的安全隱患

黑客只需要通過一個同步開關,就可以同時控制大量的空調開關。如果在夏天用電高峰期,打開這些空調很可能直接導致過流斷電。更可怕的是,黑客可能通過反覆打開和關閉空調,造成電網干擾和不平衡加劇,這會使斷路器超出目標區域,導致更大範圍的停電。

5G萬物互聯新形勢下,智能化設備場景化的落地,將會增加網絡安全挑戰,網絡安全也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萬物互聯,安全先行”,更何況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智能家居逐漸被人們瞭解和接受,智能家居正以燎原之勢開始推廣和普及,給人們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深度解析和解除智能背後的安全隱患,為家重構一個智能、安全的宜居空間,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