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未婚女子死后不能入祖坟,那应该葬在哪里?

袁小莯


在古代,未婚女子如果死在娘家是不能入祖坟的,这是古代女人没有地位的具体表现。

古语云:“荞麦不当粮,姑娘不养娘。”女子早晚要出嫁,她不属于娘家人,自然不能葬在祖坟。

过去女人“婚前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婚前听父母的话这没毛病,但是没出嫁就死了却不能埋到祖坟。



假如埋在祖坟会影响家族财运和风水。

一般有条件的家庭会买一块墓地,把死去的女儿埋在离祖坟不远的地方,远远守着父母;没条件的家庭直接把死去的女儿扔到乱葬岗子上了。

这种风俗从朝廷到民间通用,比如北京复兴门外的公主坟,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清朝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的陵墓,是嘉庆的第3个和第4个女儿死后埋的地方,后来许多清朝公主陆陆续续埋在这一带。

虽然叫“公主坟”,但是嘉庆的两个女儿都是下嫁以后死去的。

清朝祖上有个规定,那就是公主下嫁死后不得葬入皇陵,也不能葬入婆家坟地,必须另外选一个地方埋葬,“公主坟”这个地方就是清朝选定的埋葬公主的墓葬区。



“公主坟”和民间的“姑娘坟”有根本的区别。民间的“姑娘坟”都是没有出嫁的女子死后埋葬的孤坟。

清朝的“公主坟”有可能是出嫁后死去葬在这里的,也可能是没有出嫁死去葬在这里的,也就是说有两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姑娘死后直接配阴婚。

历史上出现配阴婚可追溯到汉朝以前,由于配阴婚耗费社会上大量的人力、物力、毫无价值可言,曾被历朝历代所禁止。

《周礼》记载:“禁迁葬与嫁殇者”。意思是禁止配阴婚。

但是此风气屡禁不止,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13岁就死了,曹操便下聘把死去的甄小姐作为曹冲的妻子,把他们合葬在了一起。



配阴婚最盛行的要数宋代,到现在,个别地方还残留着这种风俗。比如多年前,有专门盗死去姑娘的尸体,然后转手卖给需要配阴婚的男方,从中赚一笔不义之财。

到后来,风水先生对这件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谁家死了姑娘,看风水的就会忙着为她找婆家,一般女子这头会得到一笔钱,男子这头要出买媳妇的钱,阴婚和阳婚一样都要礼钱,看风水的也要得到一笔劳务费,这是阴婚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过去配阴婚都是有钱人家,比如儿子没结婚就死了,当时没合适的阴婚可先埋入祖坟,等打听哪里有姑娘去世了,通过看风水的牵线搭桥,把死去的女子和男方埋在一起,就算为二人进行了婚礼,配成了阴婚。女方得了钱,还免去女儿做孤魂野鬼,对于女方来说实在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配阴婚都是一大早没人的时候进行,有人碰到过,和结婚差不多,也是大红的轿子,我觉得配阴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你说呢?


秉烛读春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祖坟”这个词是什么概念,字面意思就是指埋葬有有众多祖辈的坟墓群的地方。

其实一般祖坟,就是指祖先们尸骨埋葬或者存放的地方。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可想而知,风水被人们排到了第三,在生活中,是有多重要了,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


(龙脉图)

人们认为一座“孤坟”会影响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并且认为祖坟风水环境问题和后代每一个人的命运之间有着不可说的因素,所以尸骨埋葬或者存放的地方,通常都是一些地处偏僻,但是周围山水相依的环境特好的地方。(阴宅风水)

或者也是一些环境特别骄好的住宅房屋。(阳宅风水)

从古至今,并不是所有人去世都可以如愿的埋进祖坟。

能不能进祖坟,那得是很讲究的。

其中未出阁的女子死后是不能进祖坟的,一般女人嫁了人,那么便随从夫家,她家的祖坟是夫家的祖坟。

因为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娘家的祖坟是不能收的。


如果女子未出嫁就死了,但是一般来说,这类女子也是预备嫁出去的,不能进入祖坟地,便只能埋在姑女坟(这是指专门为未出嫁人的女子所设的专有的坟地)里。

除了以上这个方法,未出嫁便死了的女子,父母因为不希望看到他们在阴间灵界是孤单的,会有为其安排阴婚的仪式,用这种阴婚的方式与其他早逝的男子一同安葬。

(冥婚)

对你没理解错,就是我们说知道的冥婚。

阴婚,又称冥婚、配骨、鬼婚、冥配等等,简单的来说,就是活着的人给死人婚配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习俗。
在宋朝时就特别流行鬼婚?绝大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孩子的成人礼,男子行冠礼(一般就是二十岁),女子行笄礼,要行“冠礼”仪式是指由受礼的人在宗庙祠堂中将头发盘起来,然后戴上礼帽。

(冠礼)

因为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其中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等,就把它分为3道重要手续,分为3次将不一样的材料制成,并且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以次戴上帽子,就表示已经成人了。

女子15岁而笈,要行“笈礼”,就是结发加笄即用簪子插在发髻上。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时候的成年人,笈冠之礼便是成年礼的一种权贵高级和代表的最好方式。

(笄礼)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是对于成年人的婚姻资格认可的一种道德的核查方式。

如果没有生前没有结婚,死了以后是不能享受后人祭祀的。

而死前未婚,没有生孩子没有生男丁。那么死后也是不能进入祖坟的。

如果没有生前没有结婚,死了以后是不能享受后人祭祀的。

而死前未婚,没有生孩子没有生男丁,那么死后也是不能进入祖坟的 。

其次,未婚而死的人,那么在还活着的人看来,就非常凄惨可怜,古代人视死如生,出于怀念和哀悼也会给死者婚配的。

再者,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婚姻观点的重视程度远远多于其他民族国家,世界饮食男女此乃人之大欲也,活着的时候,既然没有享受人生所想的乐趣,那么死后在阴间,就只能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来完成活着的时候该办的事。

即订亲后的男女双亡,或者订亲前就已经去世的儿女,父母出于怜惜疼爱,会为他们完成亲事。




(办鬼婚)

父母认为的儿女是入不了祖坟的,但是至少可以找个墓地,或者可以配个阴亲,在那样的社会下还是进行阴亲的多,这最起码也算有个比较好的归宿!

阴亲的墓也会有人按时打理,不至于女儿死后变成孤魂野鬼。

总之,丧葬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风水问题,也是必要谈的问题,几千年的风水实践,也证实了尸骨埋葬地方,周围的山水环境以及一草一木都息息相关,有着不可解释又神秘的关系。

《葬经》: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虽然当今社会科学那么先进,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其内在的原因,但也没有人能够否定“”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简单来说,另找墓地。

自从周朝起,完备的宗法制建立起来,并沿用了两千余年,至今仍有影响。于统治者而言,宗法制度以血缘为纽带,是稳固统治的一种方式;于其他家族而言,宗法制度由家谱、宗祠、族规等组成,将一个家族团结在一起。

家族聚力的体现还有祖坟,祖坟原本指祖先的坟墓,出于对祖先的尊奉,一般只有家族内贡献突出的人及其配偶才能葬入祖坟周边。别说未婚女子死后不能葬入祖坟,就是未婚无子的男子死后也不能葬入祖坟。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被视作外人,外人死后自然不能葬入祖坟。如果出嫁后,丈夫能够葬入祖坟的话,女子一般能够随之葬入,这就是婚后从夫。

毕竟死者为大,古人信奉入土为安,有条件的家庭会买一块地或者从自家地中选一块,给女儿当墓地。没条件的就只能随处找一块地,席子一卷就埋了。更穷的只能扔到乱葬岗了,因为连席子都没有。

此外,有条件的家庭往往看不得女儿成为孤魂野鬼,经常会托人配个阴魂,虽然不能入祖坟,却也有个归宿,如果男方地位高的话,可能还会有人祭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