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湘:願為數學做更多

袁亞湘:願為數學做更多

【新聞人物】

袁亞湘最近更加忙碌了。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內,蹬蹬蹬……還未見到人,只聽見一陣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從辦公室外傳來。門一推開,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用飛快的語速和燦爛的笑容向記者表示了歡迎,“我這個人就是習慣風風火火。”

今年10月,他正式就任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應用數學組織中擔任重要職位,被學界稱為我國數學界的歷史性突破。“但這並不說明我本人有多厲害,而是國際數學界對中國數學的認可,也算是一份對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生日的獻禮吧!”袁亞湘說。

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成立於1987年,是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組織。“我國應用數學趕上了發展的大好時代,有後發優勢,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工業應用,都處於國際第一梯隊,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袁亞湘說。

相對於純粹數學,應用數學偏重於研究和解決工業企業界中涉及的複雜數學問題。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工程技術以及自然和社會科學學科等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對應用數學的巨大需求。特別是大數據的收集和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包括交通、人工智能、醫療、金融等領域帶來技術性變革,其背後都離不開數據科學的支撐。而這些,讓應用數學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

這也促成了一大批中青年應用數學家在國際上嶄露頭角,袁亞湘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受邀在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大會等高水平國際會議上作大會報告,國際高水平應用數學雜誌編委名單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名字。

“我想這正是我當選的原因。”袁亞湘感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或積極參與國際學術合作交流,無不體現出我國不斷提升的科技實力和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話語權。

但身為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的他同時也有著清醒的認識,“我國基礎數學雖有一批優秀的青年數學家,但總體研究現狀依然非常嚴峻”。當前,我國科技實現了“上天、入地、下海”,進步之快為世界矚目。但在袁亞湘看來,進步大多集中在技術上而非科學。“我們常說的‘卡脖子’技術,表面是技術問題,但歸根結底都是科學問題,過去我們的‘科學’太少了,尤其對基礎科學研究不夠重視。”

這也是他近年來在多個場合反覆呼籲的:“基礎研究實力的強弱,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高低。在數學、物理等純基礎研究學科上,不能用搞工程的思維來看待,有時一個大的突破之前很難有明確的研究計劃和技術路線,因此,在項目管理、科技政策、評價考核上要有特殊性,要沉住氣、有耐心。”

身兼中國科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多個社會職務,除了科研、管理和建言獻策等工作,承擔科普重任、奔赴各地開展講座也成了他日程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學家要有社會責任,我願意提高效率、擠出精力,為更多人講述數學之美,喚起年輕人對數學、對科學的興趣。”

接下來,袁亞湘的日程表將更加滿當。他需要為推動各個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工業與應用數學的發展而盡心竭力,除了日常管理工作,還要為四年以後在日本舉行的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大會做好充分準備。“能為數學做這些事,我很有成就感。”

自認天生“閒不住”“熱心腸”的袁亞湘認為,要成為一個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家,首先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其次要做一個有擔當的學者,在國際科學舞臺上不能太“低調”。

“可能我比較‘勇敢’,雖然我學英語是18歲才從ABC學起,到現在英語發音還是帶濃厚的湖南味兒,但我在國際上還是勇於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屬於敢說話的那一類,我敢和外國人‘吵架’,也樂於和許多國外科學家交朋友。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國外數學界更好地瞭解中國,也能為國內科學家爭取到更多話語權,讓我國學者的成果得到更多應有的認可。”說完,他呵呵地笑了起來。

(本報北京10月24日電 本報記者 楊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