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位于丰润的古遗址、墓葬

东欢坨遗址

此遗址是战国早期遗址。发现了大批铜器、陶器。,还发现了成片排列有序的房基遗址和土井、陶井、排水沟。

出土战国陶井圈,共六节,每节尺寸几乎相等,叠置而成陶井。陶井的烧制是战国时代的一项创举,使一些土质不好的地区同样可以打井。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战国铜印,才和纽扣一般大小

韩城于林庄遗址和墓葬

位于丰润区于林庄,为砖室墓,出土器物有夹蚌残陶斧、灰陶钵、灰陶罐等。

王家楼汉代遗址

西汉早期随葬器物以陶俑为主,以后陶仓、陶灶等逐渐增多。东汉时期结构复杂、制作精美的陶建筑模型大量出现。

此外,还有二郎庙战国遗址、北沟战国遗址等。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位于迁安的古遗址、墓葬

“世界岩石之祖”——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岩石

诞生于36.7亿年前的迁西太平寨岩石,被誉为“世界岩石之祖”。

它们位于迁西县太平寨的南太平山,形成于太古纪,同位素年龄达36.7亿年。

迁西县太平寨南太平山,是一座海拔仅175米的小山峰,但它却是由太古代紫苏斜长麻粒岩构成的。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没错,就是这块石头

北魏石佛

迁安市城西南张富庄村东的五里山上。石佛凿刻于五里山东端的巨石之上。这块巨万不得石刻了67座石佛,中间一座最大,高230cm,脸宽90cm,胸宽174cm,肩宽200cm,大石佛像两端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小石佛像。

上芦辽代墓群

位于迁安市沙河驿镇,上芦村皇姑峪,共发现三座墓葬,属于辽代韩氏家族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为“辽兴军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韩相墓”。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尤以瓷器最为珍贵。

出土了一批辽代瓷器,辽瓷按器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原形式,风格深受邢窑、定窑影响。二是契丹形式,极具游牧民族特色。象鸡冠壶、凤首长颈瓶、方碟都属于契丹风格。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小注:辽代韩氏家族可谓声名显赫。韩相的曾祖父韩知古在《辽史》中有传。韩知古原是河北玉田人,辽太祖征蓟州时被俘虏为小奴,并以奴隶身份到耶律阿保机家,得以亲近辽太祖。随着年增识广,辽太祖与其议论国事,发现他善谋有识,封为彰武节度使,管理汉儿司事,兼协助太祖制订礼仪,很受赏识,拜左仆射,又因征渤海有功,封为中书令。自韩知古始,其家族连续多代在辽国高层统治机构中为官。其长子之次孙韩得让,曾为辽国一代英主萧太后之宠臣,国家一切重要决策多是他与萧太后共谋。

辽金遗址及明清时期的墓葬群

这处遗址和墓葬群位于迁安市迁安镇沙河子村东南1000米处,迁擂公路延伸线北300米的小山丘上,遗址和墓群南北约200米、东西100米左右。

位于迁西的古遗址、墓葬

大黑汀战国墓葬

墓位于迁西县城北兴城镇大黑汀村西,属于战国早期幕。墓中出土了陶器、铜器、玛瑙等。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位于玉田的古遗址、墓葬

孟家泉遗址

玉田县城东一处不起眼的小村落——孟家泉,出土了距今1.7万年前的人骨化石,从此古人类考古学中有了孟家泉人的命名。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白各庄晋墓

位于白各庄西北燕山脚下,1984年发现,该墓是唐山地区唯一一座晋代墓葬。

大李庄的汉墓遗址

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和漆器,成套陶楼、陶房、陶仓、陶鸡。

位于滦县的古遗址、墓葬

北营遗址

位于滦县榛子镇北营村西南约1000米,陡河北岸约500米的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红陶片、泥质褐陶片以及夹砂灰陶片等,器表面除素面外还见有划纹、压印方格纹等。可辨器形有钵、罐、盆等,生产工具以磨制石斧为主。

类似遗址还有: 石梯子遗址,该遗址位于滦县油榨镇石梯子村北,滦河西岸的高地上。钓鱼崖遗址,该遗址位于油榨镇孙薛营村北,滦河主河道自西向东折向南流的拐弯处的河道南侧的台地上。

后迁义商代遗址

最让考古界着迷的是它的墓葬形式,尤其是第6号墓,既有表明墓主人高贵身份的鼎、簋,又出土了造型独特的铜弓形器、包金铜泡、金耳环等文物。

韩新庄瓮棺葬

位于韩新庄村南,共清理瓮棺葬21座,瓮棺排列很有规律,由2-5件盆、罐、瓮、钵、豆、甑等陶器套接(或对接)组成瓮棺,全部是西北—东南方向,其时代为战国至汉代。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小注: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它的出现与后期的石棺、木棺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观念,即灵魂不灭。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

新农村东汉墓

位于滦县雷庄镇,墓室结构为7室,穹窿鼎砖结构大型墓葬,其甬道,墓室垒砌细致,结构巧妙,砌筑方法为屯土干砌法,省去泥浆粘砌,为典型的东汉墓葬砌筑方法。出土有2件石棺及部分陶器。在石棺的三面雕刻有仙兽,羽人采长生草,玉兔捣不死药的画像,表现出长生升仙的追求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揭秘:你知道吗?在唐山有这么多古遗址、墓葬

洪门寺墓群

位于滦县老城西约1.5公里处,南部系滦州镇教场村,北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冲积沟,墓群主体集中在一片沙丘下,墓葬共54座,92%已不同程度遭到破坏。

该墓群的墓葬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形制可分为圆形砖室墓,石涵墓,石棺墓,瓮棺墓,超小型方型砖室墓等。葬式多为火葬,无一定的埋葬规律。

大井峪罗汉洞石刻

该石刻位于九百户镇大井峪村西北约距1500米的磕头山西主峰东侧的山崖上。整个石刻群共有6区,可分为9组,计有56造像尊,石刻文字两处。这时一处有明确石刻纪年的珍贵古文化遗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