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10月23日下午,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改革先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去世。随后,记者从谢高华的家人处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生于1931年11月的谢高华,堪称浙江改革史上的传奇人物。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担任义乌县委书记时,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在全国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并作出“兴商建县”的战略决策,从而使义乌一步步成长壮大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今年9月底,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谢高华被评为全国300名“最美奋斗者”之一。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作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谢高华的介绍中这样写道:“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改革者已逝,但改革精神永存。最浙商(ID:topzheshang)今日刊发著名财经作家、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执行主席胡宏伟去年12月撰写的《一位“铜像级”县委书记的5个改革史时刻》,以此悼念这位“改革先锋”。q2324325

一位“铜像级”县委书记的5个改革史时刻

文 | 胡宏伟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记忆中,我在32年媒体生涯里去义乌采访过10多次。1996年再下义乌时,第一次听说了“铜像级”县委书记谢高华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版本颇为传奇:

199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管理处涌进了一群在市场摆摊的经营户。他们背进来一只沉甸甸的编织袋,打开一看,居然是小半口袋的现金。管理处的工商干部很紧张,不知出了什么大事。

“小商品市场马上要到开市10周年了,我们想表点心意。”

“那你们扛来这么多钱准备做什么?”

经营户们只是嘿嘿地笑。最后还是一位看上去头领模样的年轻人开了口:“我们想塑一尊像。我们几个是代表大家来的。”

工商干部更紧张了:什么像啊?别是财神菩萨之类的东西吧?这伙人看上去挺认真的,劝阻起来恐怕还得费一番口舌呐。

“我们想为谢书记塑一尊铜像。”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谢高华(右二)任义乌县委书记时的照片

他们所说的谢书记,就是1982年出任义乌县委书记、被公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催生者的谢高华。当时谢高华调离义乌已经8年了。

曾有评点说,全中国最抠门的商人肯定是义乌摊贩,卖一根牙签也要扒出些利润。这群经营户竟然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要替一位政府官员“树碑立传”,原因只能是一条:这是一位为义乌市场发展有“大贡献”的人。

这个传奇故事我一直无法得到确切求证,事实上,义乌也最终没有落成谢高华的铜像。但在一次次的采访中,许多义乌人告诉我,他们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于是我知道,这是一尊矗立在义乌老百姓“心中的铜像”。

我曾经3次约访谢高华:一次是2008年3月改革开放30周年时;一次是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学习义乌发展经验10周年时;第三次是今年(最浙商注:2018年)12月初,谢高华作为中央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准备动身进京前夕。不料,意外的跌倒让谢高华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手术。因为不忍心再打搅这位88岁的老人,我请他的一位多年好友、义乌市市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农在前往医院探望时代做问答。

穿越渐行渐远的时空,记录谢高华的一个个起落激荡的改革史时刻,我力图还原和厘清的两个核心疑问是: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政府行为与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成长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辩证关系?在这场伟大改革的历程中,执政者与民众最大的交集点和公约数又是什么?

改革史时刻一:

与小商贩的一场意外“争吵”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改革史时刻二:

决定生死的“四个允许”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改革史时刻三:

闯了“大祸”的税改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改革史时刻四:

107辆奔驰车背后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改革史时刻五:

人民大会堂荣光

什么是“改革先锋”谢高华留下的最大精神遗产?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江干区工商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