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青岛的路与别的城市有所不同,以前,它是沿着海岸或顺山势修建而成,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外地人来青岛,从路上看,常常分不出东南西北,有的说,在青岛,没有一条路是“正的”。岂止是外地人,即使青岛人也往往有很多人分不出东西南北。

青岛的路还有一个特点,上下坡多,以前也没有太宽阔的。中山路曾是青岛人引以自豪的路,小时候觉得中山路不仅繁华靓丽,而且道路也蛮宽敞,后来,出差从北京、上海回来,由火车站乘车路过中山路时,感觉道路颇狭窄,似乎如同人家的一个小商业街,即使与西安这样的城市相比,也显得小气。那时,汽车少,人们似乎也觉不出道路的不宽敞。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昔日中山路)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青岛的道路开始发生了变化,新路增加、老路加宽延长,几十年的时间,旧路换新颜,一条条宽阔靓丽的大道,遍布于岛城东西南北,道路绿化、美化、亮化……,青岛的路焕发出新的生机。

改革开放后,青岛首先建成的是山东路。进入八十年代,青岛市向东部发展的意图已较为明确,但交通配套情况较差。当时的青岛,作为一个带状的城市,主要的交通干线是四流路至华阳路、小白干路,向东扩展没有主要干道。修建山东路势在必行。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以前山东路两侧还是村庄)

承接施工的是青岛市政二队(市政二公司),施工队建于1978年,山东路是他们承接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全队职工铆足劲,快干实干,不断创新,自1982年4月至83年9月,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将山东路建成通车。这是青岛有史以来标准最高、质量最好、建筑速度最快的道路工程。这条南北大道从无到有,贯穿于市南、台东、四方(现市北)三个区,道路宽敞,当时,被誉为“省内第一宽”。

道路亮化美观,两边留有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有花坛(后来道路拓宽,自行车道取消了)。 那时,这条宽阔的路还没有几辆车通行,当时,有些人还觉得有点浪费。但周边的居民却十分喜欢,每当傍晚,人们到马路上遛弯、赏夜景、纳凉、骑自行车……热闹非凡。


两年后车辆迅速增多,山东路两旁建筑如雨后春笋陡然增加,现在已高楼林立,车辆川流不息,成为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山东路建成后,给青岛东部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今日山东路)

香港路是以前的湛流干路,当时,周边也大都是田园菜地,车辆稀少,如今已成为青岛市区最繁华、最现代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香港路西接市南老城区中部,东至崂山。是青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称青岛金融街。

市政府南面是五四广场,是青岛节庆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也是青岛市民重要的休闲场所之一。这里两侧商务楼林立,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景象。许多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聚集,成为市区东南部的CBD。这里有许多大型商厦和购物中心及高档百货礼品店,是青岛档次最高的消费中心之一。青岛最高的楼坐落于此:中铁青岛中心大厦,AB塔主体高度237.7米,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与香港路毗邻的东海路,1997年1月,进行全面扩建,同年12月完工,1998年开街,总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11个雕塑园区和12.8公里的车行道路硬面、人行道铺装、道路两侧绿化亮化等配套建设项目。东海路,由西开始一边是耸立如云的金融、商贸高楼大厦,一边是现代的艺术雕塑,无不洋溢出一种艺术与现代化的城市风采。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漫步在东海路,阳光伴随,海风吹拂,宛如倘佯在广阔的现代艺术天地里,令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艺术相融的和谐之美。

澳门路,是青岛市南东部临近海边的又一条优美之路。1992年市委市政府东迁,划出了一个东部新区,新区南边是浮山湾,沿着浮山湾新修了这条滨海路,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将这条路命名为澳门路。

澳门路西起东海二路,沿着浮山湾与东海路平行,东至珠海支路,全长2800米,穿过音乐广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与市内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的燕儿岛山相连。沿路一边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边是风景怡人的海滨胜地,呈现出一幅海滨都市的现代景色。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青岛重庆路,原小白干路,是小村庄至白沙河干路的简称,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庆路是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土路,从小村庄到夏庄,全长约13.8公里。

解放后,随着娄山新工业区的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四流北路交通运输越显拥挤。 1958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开辟小白干路,将其建成一条交通干道。南起杭州路,北至四流北路, 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新辟路基长17.038公里,直到仙家寨村南的凉亭子。1960年初正式通车。小白干路成为市区北部又一条交通干线,缓解了四流北路的交通压力。但因为该路交通繁忙,道路不断维修,一直没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的压力问题。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以前的重庆路‘小白干路’)

为了适应大青岛的发展,2012年市政府对重庆路再次进行升级改造,同年8月开始启动,10月正式动工,经过16个月的奋战,2013年12月1日正式通车。 一条长23公里,横跨新市北、李沧和城阳三区的现代化大道展现在人们面前,新修筑的重庆路宽50米,有4至6米宽的中央隔离带,双向8-—10车的车道,车流量辆可达9000多辆/小时。从重庆北路开始,道路两旁栽植了银杏、樱花、水杉、白皮松、造型油松、白玉兰等近10种乔木,以及独杆石楠、西府海棠等观赏性花灌木,一条路成为一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丽景观。夜晚,在路灯的映照下,车辆依然川流不息,流光异彩,别具魅力。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动脉,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不仅新建、拓宽、延长了许多道路,而且还建起了流亭、海尔、海信、澳柯玛、雁山、莱钢、镇宁、红领立等9座高架立交桥,4条高架路:东西快速路(胶宁高架路),杭鞍高架路、新冠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高架路与地面道路相衔接,成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架路减少了平面交叉路口,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青岛道路的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海信立交桥)

地铁的建成,更为岛城的道路交通发展抹上了浓重的一笔。青岛是我国最早提出建地铁的城市,1935年,城市交通规划就提出了建地铁 。50年后,1987年,青岛市开始筹建地铁工程,2015年12月16日,地铁3号线北段正式开通试运营。 如今地铁2号线,3、11号线都已正式运行。2017年,青岛地铁发送乘客达6573万人次,今年4月30日一天,客运量达就到67.46万人次。2021年,青岛将形成8条运营线路、总长达332公里的地铁网络。


青岛记忆:中山路,山东路,重庆路的岁月变迁



以前,青岛由于受历史形成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一直南强北弱,道路的修建延长,地铁的开通所带来的流动和交换,将促使南北城区的地价级差逐步缩小、环境品质趋同、生活方式融合,空间格局将被重新塑造,"南北差距"、"东西差别"也将渐渐成为历史,地铁,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必将促进区域发展的再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