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伏爾泰與《趙氏孤兒》

歌德伏爾泰與《趙氏孤兒》

春秋末年發生在晉國的趙氏孤兒事件,可能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冤案了,其慘烈程度遠較後世的諸多冤案為甚。

元雜劇《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為元代紀君祥所作。這是一部歷史劇,故事最早見於《左傳》,情節較略。到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劉向《新序》、《說苑》才有詳細記載。故事敘述晉靈公武將屠岸賈僅因與忠臣趙盾不和並嫉妒趙盾之子趙朔做了駙馬,竟殺滅趙盾家三百人,僅剩遺孤趙武被程嬰救出。屠岸賈下令將全國一月至半歲的嬰兒全部殺盡,以絕後患。20年後,孤兒趙武長成,程嬰繪圖告之國仇家恨,趙武終報前仇。

《趙氏孤兒》在海外深受一些大文豪的青睞,頻頻被改編。1753年至1755年,伏爾泰將《趙氏孤兒》改編為《中國孤兒》,1755年8月20日開始在巴黎各劇院上演,盛況空前。隨後,英國諧劇作家默非據伏爾泰及馬約瑟的本子,重新改編《中國孤兒》,在倫敦演出,引起極大震動。他在獻詞中說:“其中有些合理的東西,英國名劇也比不上。”有人則把《中國孤兒》與《哈姆萊特》相比較。

歌德根據《趙氏孤兒》原本後半部改編的劇本《埃爾泊若》於1783年出版。意大利歌劇作家塔斯塔齊奧改編《趙氏孤兒》,名為《中國英雄》,1748年出版。

伏爾泰、歌德之所以鍾情《趙氏孤兒》,原因大致有以下兩點:

《趙氏孤兒》劇情曲折,衝突尖銳,人物性格鮮明。劇中描寫的勇士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等,身份不同,地位有異,但都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正如《史記》所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成,不愛其軀。”如此人格,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同時,那時的歐洲喜歡一切與中國相關的事物,法國宮廷內外甚至出現了對“中國風尚”的特殊愛好。之前,中國的典籍、火藥、煉丹術、造紙術、航海術、雕版印刷術、建築技術、醫學等已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歐洲,來自中國的絲綢早已成為貴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奢侈品,中國因此獲得了“絲綢之國”的美譽。法國學者莫里斯·羅賓曾這樣寫道:“在古代歐洲和啟蒙運動時代的西方,中國簡直無所不在。”伏爾泰、歌德等文豪在這股“中國風”中瞭解了中國,他們極力推崇中國的傳統哲學,還萌發了創作反映中國

歷史的戲劇的心願,《趙氏孤兒》以其歷史真實性和自我犧牲的壯烈精神,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點滴拍賣天天上新3萬多古籍、50萬高清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