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十五種“五行”

當今書籍中所記載的五行名目繁多,其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堪輿家診斷風水,不是簡單地用五行生剋來推斷,但所有推斷又離不開傳統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前人為了區分不同五行的用法,因而用許多不同的名目術語來分別。如果術語名目分不清楚,就無法進行實際的堪輿操作。五行名目術語繁多,簡單舉以下十五種:

正五行,八卦五行,數字五行,方位五行,四季五行,人體五行,地支五行,天干五行,四經五行,三合五行,四維五行,雙山五行,元空五行,向上五行,納音五行;就以上所舉名目術語簡要概說:

1.正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就是傳統的五行名稱。

五行相生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簡說十五種“五行”


2.八卦五行:

即乾、坤、坎、震、艮、巽、離、兌八個卦的五行屬性。其中乾為金,坤為土,坎為水,震為木,艮為土,巽為木,離為火,兌為金。

3.數字五行:

數字五行出自河圖。河圖是天地定位後,五行流佈的密碼圖,它蘊藏的信息非常多,學者不可不細心揣摩其中奧妙。其中1、6數字屬水,2、7數字屬火,3、8數字屬木,4、9數字屬金,5、10數字屬土。


簡說十五種“五行”


4.方位五行:

方位五行也出自河圖,其中北方屬水,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中央屬土。

5.四季五行:

此季節的五行屬性。古人詩句中常見,如秦觀詩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之金風即秋風。春季屬木,夏季屬火,秋季屬金,冬季屬水,一季含孟仲季三月,季月五行屬土。

6.人體五行:

此五行配屬於人體而論,其中:肝屬木、心屬火,肺屬金,脾屬土,腎屬水;又目屬木,舌屬火,鼻屬金,口屬土,耳屬水。


簡說十五種“五行”


7.天干五行:

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其中又分甲丙戊庚壬為五陽幹,乙丁己辛癸為五陰乾。

8.地支五行:

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醜辰未戌屬土;其中又分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簡說十五種“五行”


9.四經五行:

即五行之中,木居東,火居南,水居北,金居西,土居中,稱為東西南北中五宮。而地理家往往只有東西南北四宮,不用中宮,故稱為四經。

10.三合五行:

即四經之中,以十二地支分別合為局。如:

寅午戌合成火局,巳酉醜合成金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申子辰合成水局。

此為生、旺、墓吊合三方,故稱為三合,而此三閤中依舊包含五行,稱為三合五行。

11.四維五行:

又稱四生五行,即前面所講三合五行四大局中,每局中各有三個地支,而這三個地支中只有一個地支表示長生,故叫四長生,簡稱為四生或四維。即維繫生長之意。如寅為火之長生,巳為金之長生,亥為木之長生,申為水之長生。此為長生五行。


簡說十五種“五行”


12.雙山五行:

取自二十四山方位圖,乃乾坤艮巽四卦及天干、地支各取一字同處一宮,合為一名,稱為雙山,其有十二種:

坤申、壬子、乙辰屬水;

乾亥、甲卯、丁未屬木;

巽巳、庚酉、癸丑屬金;

艮寅、丙午、辛戌屬火;

13.元空五行:

元空又稱玄空,指變化多端又了無痕跡。古人以歌訣闡述如下:

丙丁乙酉原屬火,乾坤卯午金同坐。

亥癸艮甲是木神,戌庚醜未土為真。

子寅辰巽辛兼巳,申與壬方是水神。

其中丙、丁、乙、酉屬火;乾、坤、卯、午屬金;亥、癸、艮、甲屬木;戌、庚、醜、未屬土;子、寅、辰、巽、巳、申、辛、壬屬水;

14.向上五行:

向上五行被稱為楊公救貧的秘訣,傳統風水以水口定長生、帝旺,但水非吉水則不可用,這時就需要用此秘訣從向上起長生、帝旺,而不用拘泥本局水口。


簡說十五種“五行”


15.納音五行:

納音五行是天干、地支陽陽、陰陰組合後,假借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組合成的五行,如下: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蠟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砂石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此外還有許多其它五行名目,不勝枚舉。總之這些名目雖然各不相同,但其根本原理出自於正五行,是以以上所舉類目皆可一以貫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