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中醫理論有四條魂,貫穿於中醫理論終始。四條靈魂分別是: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天人相應是古人認識世界的思想和方法,體現在《內經》理論的方方面面,而五運六氣理論是對天人相應思想的具體表達,其地位和作用被當代所弱化。陰陽、五行貫穿於中醫學理論,當代認為陰陽、五行是中醫學的說理工具,其內涵和意義也沒有完全發揮經意。三陰三陽在當代中醫理論中只保留了概念性的認識。


一、天人相應


中醫理論: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天人相應理論是中醫學理論的核心,是中醫理論之魂五運六氣理論是天人相應理論的具體應用和表達,是魂中之魂,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天地整體的一個有機成分。陳無擇曰:“夫五運六氣,乃天地陰陽運行之常道也。”

(1)天體運行影響自然界萬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國自有文字記載,就有對天象的觀測記錄。《尚書·堯典》雲:“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素問·天元紀大論》雲:“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㧾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說明了天地自然地生化規律。《素問·寶命全形論》雲:“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六節髒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說明萬物資始,天地化人,人的生存依賴天地以供養

自然之道在於天、地、人的和諧,人和萬物的生長壯老已在於天地之氣的運動變化。《素問·氣交變大論》雲:“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帝曰:何謂也?岐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故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

中醫理論: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2)自然因素影響人體健康與發病

人體的生理、病理與天地相應:日月、星辰(五大行星、北斗)、潮汐、不同的年份、四季、五季、二十四節氣、日夜等對人體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內在的聯繫和影響。《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靈樞·經別》雲:“餘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

日月:日月的運動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有明顯的影響,人體之氣與天地相通,順應四時變化,人身之陽氣靠陽光滋養以溫煦,人體氣血隨月亮的運動而表現盈虛變化。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又:“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靈樞·歲露》雲:“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致,毛髮堅,腠理郄,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煙垢落。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因此,如果日月的運動變化出現異常,則邪氣侵害人體,治療上要充分考慮日月運動對人體的影響,辨證論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素問·八正神明論》雲:“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瀉,是謂髒虛;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命曰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

星辰八正:五大行星、二十八宿的運行,對人體經脈、氣血陰陽也產生影響。人身氣血運行上應二十八宿,五行之氣貫通天地五臟。

《素問·八正神明論》雲:“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聖濟經》雲:“五行之氣,上應五星,內徹五臟。”《靈樞•五十營》雲:“天週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週,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

自然界的氣候變化與五星運動亦有密切的聯繫,歲候太過與不及影響人體生理病理。如歲木太過,上應歲星的變化,風氣流行,根據五行生剋規律,木克土,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脾土容易感受邪氣,產生疾病,臨證應順天而治。《素問·氣交變大論》雲:“夫子之言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又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上應歲星……化氣不正……上應太白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太陽司天之政……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

歲運:歲運的變化對人體疾病也有明顯的影響。不同的年份,有太過不及之殊;同一年之中,主運、客運會相互作用,對氣候和人體產生影響;主氣、客氣會化生不同的氣象變化,影響人體健康與發病。所以治病必須要了解每一年的歲運、客運和客氣,以及司天、在泉,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人體所產生的影響。

《素問·六節髒象論》雲:“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週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靈樞·五變》雲:“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雖不陷下,當年有衝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

四季:生命要順應天地陰陽,法則天地,四季變化,陰陽交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的氣血與之相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對應人體相應臟腑,人體的脈象也隨四時而變化。

《靈樞·逆順》雲:“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靈樞·順氣一曰分為四時》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之常也,人亦應之。”《素問·脈要精微論》雲:“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疾病的發生與自然界四時的異常氣候有關聯,如春天生東風,如果太過異常,影響人體肝臟;夏天生南風,異常則影響人體心臟;秋天生西風,異常則影響人體肺臟;冬天生北風,異常則影響人體腎臟。

《素問·金匱真言論》雲:“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洩;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溼,冬生咳嗽。”又云:“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3)養生治未病:人要順應四時養生,和於陰陽,以防病治病。春天到來,萬物以榮,要早睡早起,散步旅遊,順應春氣之生髮;夏天萬物生長,要保持情緒穩定,享受陽光,適當運動,順應陽氣的發散;秋天涼燥,要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態,收斂神氣,勿使外洩,多食水果,清肺氣,以應秋氣;冬天要養精氣,早睡晚起,減少運動,以應冬氣閉藏。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又云:“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十二月:十二月之中,人氣順應每月的氣候變化而自我調節,適應自然規律。如正月二月,人氣在肝;三月四月,人氣在脾;五月六月,人氣在頭;七月八月,人氣在肺;九月十月,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腎。這是人氣與天地相應,每月的運行規律。所以我們在臨床實踐中,要認識每月的發病特點,以指導治療。

《靈樞·五亂》雲:“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素問·脈解》雲:“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椎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晝夜:我們知道,日夜的變化在於地球隨太陽運動的自轉,形成了晝夜,以分為陰陽。面向太陽則為白天,陽氣生髮;背向太陽,則為夜晚,陽氣潛藏。人體的陽氣呈現陽光規律,因此我們在養生、防病、治病過程中,要順應陽氣的特點,適陰陽而安居處。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靈樞·營衛生會》雲:“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人體發生的疾病,有旦慧、午安、夕加、夜甚的特點,提示我們要預判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規律,提前採取措施,以治未病。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雲:“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髒,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二、陰陽



中醫理論: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遠古對自然界的認識應該是基於陰陽,陰陽源於古人對日月晝夜的認識,陰陽本原為地球的自轉。這在《內經》中可以有所體現。《靈樞·陰陽系日月》雲:“黃帝曰:餘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靈樞·營衛生會》雲:“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靈樞》的這些認識,可以看出古人對陰陽認識的肇源。

陰陽觀念的萌生可遠溯至伏羲、堯舜時代,人們對陰陽的認識逐步擴大,把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山之南陽光多為陽,山之北陽光少為陰;把男人為陽,女人為陰。《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傳說伏羲發現河圖,大禹發現洛書。二者皆是以符號標註陰陽。大約4000多年前,古人發明了圭表,並以圭表測影,觀察一天、四季、一年陰陽變化,於是產生了太極圖,並由此產生二十四節氣概念。在陰陽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分為四象、八卦,以先天八卦對應河圖,說明天道;以後天八卦對應洛書,說理地道。

在夏商之際出現了三易: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歸藏已失傳,留給我們的《周易》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肇源。《周禮•春官宗伯第三•筮人》雲:“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帝王世紀》雲:“庖犠作八卦,神農重之為六十四卦,黃帝、堯、舜引而申之,分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連山》,殷人因黃帝曰《歸藏》,文王廣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謂之《周易》。”

創制“陰陽”一詞,明確陰陽概念,則是殷周時代才有的文化特徵,殷代龜甲卜辭裡就已有大量關於“陰陽”、“晦日”的記載。由於古人對二十八宿的認識久遠,此時古人以陰陽描述二十八宿的運行是可能的。《靈樞·衛氣行》雲:“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週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

後經春秋到戰國中、後期,陰陽觀念始發展、演變成一種概念形態。《詩經·公劉》雲:“既景遒崗,相其陰陽。”陰陽成為陰陽家、道家、儒家、法家、農家等諸子百家普遍的理論基礎,成為古人的思想觀和方法論,並把陰陽賦以象數的內涵。此時《易經》理論誕生,《周易》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各有卦辭和爻辭,可能寫定於周初至春秋。《傳》是解釋《經》的,相傳孔子所作,今人研究,大抵系戰國及秦漢之際的作品,是以陰陽說理,以卦、爻、象、數作為基本要素。

《黃帝內經》應用了陰陽的哲學思想為指導,繼承了傳統陰陽的認識,陰陽應天地之象為主,用陰陽以說醫理,《內經》中的陰陽具有象、數、物質以及古代哲學指導下的說理方法,陰陽理論貫穿於《內經》全篇,成為中醫理論的靈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說明陰陽是天地自然規律,萬事萬物的綱領,運動變化的源泉,生克亢害的肇始,是天地之大道。其後《素問·天元紀大論》在五運六氣理論中進一步闡發了五運陰陽:“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三、五行

五行概念的提出和形成,目前通常認為,先有殷商五方概念,後春秋有五材說,多以《尚書·洪範》提出“五行”的概念為五行源頭。《尚書·洪範》雲:“木火土金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嫁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形態象來說理五行。

中醫理論: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五行概念源於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嗎?非也。《五行大義》雲:“五行因何生?曰:因天地而生。”董仲舒也明確指出:“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

醫聖張仲景曰:“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素問·天元紀大論》雲:“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溼風。”《素問·五運行大論》雲:“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可見,

五行源於古人對天象的觀察

《事物記源》引史記曆書曰:“黃帝建立五行,起五部”。應劭注曰:“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史記·五帝本紀》也記載:“軒轅……治五氣。”《集解》引王肅言註解“五氣”為“五行之氣”。《素問·五運行大論》雲:“覽《太始天元冊》文曰: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已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氏昂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已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白虎通·五行》雲:“五行者,謂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為天行之義也。”王冰曰:“五運,謂五行之氣,應天之運而主化者也。”《素問·氣交變大論》曰:“五運更始,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真邪相薄,內外分離,六經波盪,五氣傾移,太過不及,專勝兼併。”

五行關鍵在行、動(傳)、運。《素問·藏氣法時論》雲:“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1)行的含義有二:一是運行之義。《漢書》:“五行者,五常之行氣也。”二是具有行列的意義。《尚書·洪範》曰:“汩陳其五行。”我們目前的教材取其行列之意,即以五行類比自然界萬事萬物及人體發病與臟腑、經絡等,更多地忽視了五行之運行。

(2)動(傳):五行之氣在動,在人體表現為五臟之氣相傳,《內經》以生克乘侮表現。《素問·玉機真髒論》雲:“五藏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佔死生之早暮也。黃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難經·五十四難》:雲:“髒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府病易治者,傳其子也。”《難經·七十七難》雲:“所謂治未病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脾氣。”

(3)運:即五運,是五行之氣運,其客觀基礎是地球的公轉。運氣理論以生克乘侮、亢害承製來表現。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東方生風,風生木,在音為角;南方生熱,熱生火,在音為徵;中央生溼,溼生土,在音為宮;西方生燥,燥生金,在音為商;北方生寒,寒生水,在音為羽。”《素問·六節髒象論》“何謂所勝?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用以說明五運的相生、相勝運化。

《素問·五運行大論》雲:“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素問·六微旨大論》雲:“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用以說明五運的相乘、相侮、相承之機。

五行理論貫穿《內經》,貫穿中醫理論,是以五行理論也是中醫理論之魂。


四、三陰三陽

三陰三陽即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素問·天元紀大論》雲:“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中醫古籍裡有多種序次不同的三陰三陽,大抵可以歸納為經脈生理特性及其層次類、經脈長短淺深和血氣盛衰類、病理反應類、脈診部位類、時間週期類等。

中醫理論: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三陰三陽


最早的對三陰三陽記載的文獻可能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陰陽脈死候》:“凡三陽,天氣也……凡三陰,地氣也。”《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中有以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命名的經脈名稱,是目前中醫醫籍中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三陰三陽術語。

在中醫理論中,三陰三陽也是貫透《內經》,張仲景更是以三陰三陽為基礎,發展了《內經》臨床應用。

三陰三陽在《內經》理論中大體可分為三種內涵:

(1)天之三陰三陽:以風寒暑溼燥火六元為本,三陰三陽為標,中氣與之相承說理六氣天運。《素問·天元紀大論》雲:“寒暑燥溼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溼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素問·六微旨大論》雲:“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2)地的三陰三陽:以木火土金水陰精與天之三陰三陽相承,以說理地道。《素問·六微旨大論》雲:“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3)人的的三陰三陽:《素問·五運行大論》雲:“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三陰三陽之氣存在於臟腑、經脈、經筋、皮部之中,各部也以三陰三陽命之。其離合出入,升降沉浮,數之可得,合於陰陽變化規律。《素問·陰陽離合論》雲:“三經者,不得相失也……陰陽沖沖,積傳為一週,氣裡行表而為相成也”。《素問·熱論》雲:“傷寒一日,太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三陰三陽在人體中除了歸納經脈生理特性及其層次類、經脈長短淺深和血氣盛衰類、病理反應類、脈診部位類、時間週期類等內涵之外,更多地是探討天、地、人與自然、疾病的關係,說明人體結構和氣化,貫穿中醫理論,是中醫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是以三陰三陽是中醫理論之魂。

《傷寒論》中的三陰三陽:《傷寒論》是對《內經》三陰三陽學說的繼承和發展,《傷寒論》三陰三陽源於《內經》三陰三陽,歷代醫家對《傷寒論》理論源於《黃帝內經》幾無異議,且仲景在《傷寒論》原序中有明確交待:“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闡明瞭《傷寒論》與《內經》的學術淵源關係。

(1)六病:把《傷寒論》中的論述歸於六病,歷代有之。《傷寒論》是講六病嗎?非也。首先《傷寒論》不只六個病,也不是六組病,大家可以找一找《傷寒論》裡究竟有多少病。其次,《傷寒論》講的不是六病,是傷於寒的各種病。第三,看《傷寒論》的論述,如太陽之為病,少陽之為病等等,講的都不是太陽病、少陽病。

(2)六經:《傷寒論》講六經是正確的,在傷寒例中已有明確交待。《傷寒論·傷寒例第三》三陽經“此三經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三陰經“此三經受病,已入於腑,可下而已。”因此六經是存在的。後世劉河間在《傷寒直折》所言亦是。那麼是六經病嗎?也不是。《傷寒論·傷寒例第三》:“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講的是六經受病,六經是病位,嚴格來講不是六經病。

(3)六氣:《傷寒論》講六氣嗎?仲景非常重視運氣學說,在其原序中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腑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載有《六氣主客第三》一篇,五運六氣的基本規律講得非常清楚。《傷寒論》的六氣是天之六氣嗎?六氣是什麼?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在《傷寒論》各篇題目中交待很清楚,乃人身之六氣,與天之六氣相應。成無己在《註解傷寒論》中說:“六經傳變,三陰三陽之氣皆和,大邪之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因此,三陰三陽之氣存在於《傷寒論》始終,存在於《傷寒論》靈魂之中。且在各卷之首業已明確交待清楚。六氣就是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是人之六氣,非天之六氣,所有的論述都是圍繞六氣而進行。六氣存在於六經之中,是六經的物質基礎,升降出入,構成人的基本生命。如《素問·六徵旨大論》雲:“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六氣在六經中傳化,如發病則表現出各經症狀特點,這也是後世把六氣為病理解為六經病的根本原因。

三陰三陽理論貫穿《內經》《傷寒雜病論》始終,故為中醫理論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