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入行十幾年,我見過無數意氣風發的投機者,也見過無數種死法。

做趨勢的人多數死在震盪裡,因為講趨勢就要講操作級別,小於5分鐘的級別容易死在震盪裡,當行情波動不大的時候,價格的變化就經常會圍繞著操作邊界線上下舞動,造成投機者止損不斷、操作頻繁、虧損累累!!!

而做盤整的人多數又會死在趨勢裡,因為震盪裡進進出出賺的小錢,一次大的反向波動就掃沒了。

做短線的人多數死在暴拉前,盈利的時候只有一點點,虧損的積累卻不少。如果沒有“做短看長”的心理準備,一旦短線走好了,投機者就很容易為了一點點眼前的盈利而放棄讓利潤奔跑的機會,這就是大多數做短線的人死的道理;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但做長線的人又往往死在週期裡,大的週期往往數年之久,投資者在堅持拿了數年後,大概率會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賣出;

沒方法的人多數死在亂做裡,新手一般完全沒有方法論,包括進場和離場都是胡亂操作以及倉位輕重的胡亂操作;

有方法的人又多數死在執行裡,不是說有了方法就能盈利,我很早就有了方法,但曾經還是虧多盈少,問題就出在不能嚴格執行上。不能嚴格執行是因為不明白舍與得之間的辯證關係,有點小利在行情回撤時不按照規則就獲利了結,如此就變成了有規則等於無規則!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原來的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怎麼也無法擺脫,再合理的方法也是等於沒有方法。簡言之,有了方法不執行,跟胡亂操作就沒有區別!

靠主觀的人多數死在感覺裡,靠消息的人多數死在新聞裡……

這麼多種死法,總會有一種適合你。

其實什麼思想,什麼理念,什麼哲學,說白了都只有兩個用處:一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交易者,二是評論家用於自我包裝的語錄。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事實上,一些知名的大家建立自己的優勢也是需要一個反覆修正的過程的。美國的韋爾德發明了一系列技術指標:相對強弱指數(RSI)、拋物線(PAR)、搖擺指數(SI)、轉向分析(DM)、動力指標(MOM)、變異率(VOL)等等。他經過多年的反省檢討,認識到每一種指標都有其缺陷與誤區,沒有任何分析工具可以絕對準確地預測市勢的趨向。

後來他領悟到“順勢而為”的重要性,深明“無招勝有招”的真諦,於1987年推出新作《亞當理論》,副題為“最重要的是賺錢”。也就是說,在歷經市場風雨大徹大悟之後,他否定了很多技術方面的東西,故而才有“無招勝有招”的感慨,這也算是“為道日損”到一定境界就無為卻無所不為吧。

把簡單做到了極致,就成了成功者。

所以在我看來:一個成熟的交易員,最終必需迴歸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幾項技術。但剛起步的人不可以追求簡單,新手一定得經歷一個修煉過程,這是成長的基礎。就像學武功,基本功和套路一個也不能少,只有把基本功歷練到了一定的厚度,你才有資格期望無招勝有招的高妙境界。

市場能夠存在並且總是交投活躍的根本原因正是價格的無法預測性,如果價格可以科學地被預測,根本就無法達成交易。既然行情基本無法預測,投機者就得注重一致性的交易規則,它會讓投機者站在這場概率遊戲的大數一邊。

交易的目的不是預判行情,而是實現價差,價差的來源主要依賴“做錯了少虧,做對了多賺”這個最基本的原則,同時還得注意自控風險。

這就是交易員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

當然,後天的學習和鍛鍊也有可能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有那麼一個群體,也許先天並不吻合以上所說的十六個字,也許無法建立起大師們所說的優勢,但他們有定力,能守紀律,在操盤上堅持使用機械化交易,用海龜交易,用程序化交易來實現贏利,當然這樣做未必能成為偉大的操盤手,但至少也可以在市場上混上一混,或許會有個小成。

我的理解,投資無秘密,全在執行力。執行力達到了高妙的境界,一個投機者就擁有了自己的優勢。

當一個投機者明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和初步風格之後,我們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文章裡,開始探討交易的細節了。


我們把辛苦勞動節約下來的儲蓄拿出來投資,我們在資本市場博弈,是為了讓生活更充實、更富裕,也就是說投資不是為了投資或是其他的什麼目的,而是為了生活。 生活由很多個層面構成,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事物,投資只是其中一部分、一個環節。投資是為了改善生活,投資以賺錢為動機,賺錢很重要,但是錢不是一切,賺錢是為了生活更快樂、更幸福,而不是更壓抑、更痛苦。

如果我們在投資中苦心經營、竭盡全力,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分析各類市場信息、學習各種投資技巧,很辛苦地去完善自己的交易水平、控制自己的人性弱點,卻依然不快樂,那麼,即使賺到了錢也是枉然的。因為,我們應該是用投資來減少生活的困惑,而不是增加新的困惑,我們不能被賺錢所累,被投資所困。

2007年、2008年股票市場大漲大跌,很多投資者的心情也是此起彼伏、永不平靜。在投資中被價格的漲跌搞得心驚膽戰、精神恍惚、精力憔悴,不但家庭資產沒有增加、生活質量沒有提高,反而還影響了工作表現和業餘休閒,有些投資者甚至連日常消費都受到了衝擊。這樣的投資狀態,應該早日結束或改變,何必一再忍受呢? 如果我們在投資中賺錢了,應該讓盈利變成現實的快樂,而不是虛無的自慰,更不要懷著妒忌的心態和別人攀比收益率,讓盈利成為放鬆的資本而不是壓力的源頭。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如果我們在投資中持續虧損,為何還要忍受它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早該儘快結束。如果對虧損心有不甘,也沒有必要意氣用事,世界上投資機會多得是、投資品種也多得是,今天沒機會還有明天,這個月沒機會還有下個月,股票沒機會還有其他金融市場,總之把握新的投資機會、新的投資渠道才是扭轉虧損的良方,否則投資只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痛苦。 看來,在資本市場,我們總是在努力付出,經歷種種成敗和風雨,感悟時常的刺激和失落之後,才發現,原來快樂生活才是我們真正追逐的目標。 在投資中,順境要感恩,逆境更要感恩。

好的行情來了,要感謝市場的眷顧,更要感謝自己的堅守;自己做對了,要感謝機會的來臨,更要感謝自己對機會的把握。總是等不到行情,則要感謝市場的考驗,更要感謝自己的耐心;自己做錯了,則要感謝市場的懲罰,更要感謝自己對失誤的及時發現和悔過。

其實,不管是賺是虧,是順是逆,對我們個體而言,開心是一天,鬱悶也是一天,時間不會因為你我心情的好壞,不會因為你我情緒的好壞而長短變化,只要懂得總結和進步,不管是賺是虧都是一樣的,都值得我們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說到底,快樂生活才是我們追求的東西,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快樂地生活!


在股市裡,無論是莊託放出來的股,還是好朋友介紹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選的,只要堅持"勢在股在,勢增股增,勢減股減,勢走股走"就不會被忽悠。所謂"勢",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線系統,也可以是某個指標,因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據感覺而沒有實質性的依據吧?當然,這裡是指大多數的交易者,因為大多數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術性的投機套利,個別依據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學,大可不必鑽牛角尖。有了"勢",何謂"勢在"呢?舉例來說,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線多頭排列之上。

有了"勢","勢在",何謂"勢在股在"呢? 舉例來說,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線多頭排列的上升趨勢時,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趨勢的,難道要炒下跌趨勢的嗎?當然這是在一般散戶在我們A股市場做空不可盈利的情況下。

那麼,何謂勢增股增呢?這就簡單了,上升勢頭越來越明顯,節奏越來越強,上升通道剛開始得角度緩的像爬,隨著運行,角度加大,開始像走,然後跑著進入主升。這樣就是一個勢增的過程。操作者隨著最初的勢頭不明顯到越來越明顯,當然是做的越來越膽大,下的籌碼越來越多,即是勢增股增了。

何謂勢減股減,勢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從45°運行到了60°,然後到了75°,最後進入了90°的垂直拉昇,而後轉為75°,60°。,這就是明顯的勢頭減,持股量當然要隨著勢頭的減弱而減了。所謂勢走股走,是上升趨勢從減弱到跌破上升通趨勢時,已不構成持股的最基本條件,即勢在股在,所以當然是勢走股走了。

帶著這十六個字,在勢頭轉多後,果斷介入,在勢頭轉空後,果斷出場。別明明破位了,還在說加倉補倉,瘋狂做多,也別明明確立升勢了,還在看空做空。就輕鬆達到了截斷虧算,讓利潤奔跑的投機高手境界。

順勢而為之均線

眾所周知,均線是所有指標裡最簡單、最直觀、最不需要技術的技術指標。然而非也,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蘊藏了大智慧。若能輕鬆駕馭均線,那你的操作將提升一個檔次!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交易能否成功,最終還是要回到盤面上去,找到開倉、平倉、止盈、止損的合理依據,並執行之,得到不錯的獲利才是交易的核心。離開了這些,一切都是空談。希望大家保持思路的清醒,抓住事物的本質。


基本的均線使用方法

1、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轉為水平,且有網上方抬頭跡象,而價格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便是買進訊號。

2、價格趨勢走在平均線上,價格下跌並未跌破平均線且立刻反轉上升,則也是買進訊號。

3、價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線,而且遠離平均線,則有可能反彈上升,亦為買進訊號。

4、價格突然暴漲,突破平均線,且遠離平均線,則有可能反彈回跌,為賣出時機。

5、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轉為橫盤或下跌,而且價格向下跌破平均線,為賣出信號。

均線選股技巧操作要求:

1、5日均線金叉10日均線,且最好是第二次或第三次金叉的時候買進。

2、MACD最好是發出了底背離的信號。

3、在第二次金叉的時候,需有成交量的配合。

4、如果第二次金叉的時候同時突破30日均線效果更佳。

投資者在使用均線指標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週期越短的均線,對股價波動就越敏感。例如5日均線很快就能反映出股價的波動,但是120日均線則要遲鈍得多。

2、均線對股價直到助漲助跌的作用。均線的使用範圍很廣,一旦均線發出*信號,會反過來影響到股價的漲跌。

3、均線對股價的反映有一定滯後性。股價的變化可能要在一段時間後才能體現在均線上。週期越長的均線這種滯後性就越明顯。

4、均線可以過濾掉短線波動。K線的短暫波動對均線的運行趨勢影響有限。週期越長的K線對短期波動的過濾效果越好。

均線選股的公式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MA1至MA4,分別代表四條均線,分別是5、10、20、60。天數的設置,可以看“參數——缺省”那裡。而 MA1:MA(CLOSE,M1); 其中COLSE表示收盤價,MA(,)這個表示M1日簡單移動平均,而5日的簡單移動平均就是用MA(CLOSE,5);表示出來。

上圖,就是5、10、20、60均線的表達公式。

接下來,就是做“5天均線金叉10天均線”的公式。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如圖,CROSS表示上穿,CROSS( , ); 表示XX上穿XX,

完整公式是CROSS(MA(C,5),MA(C,10)); 把5天、10天的表達公式放進去,表示5天均線金叉10天均線,注意的是“C=COLSE”,C是縮寫。

如果你想用不同的均線金叉,那就把相應的表達公式放進去,想要10天金叉30天的,就是CROSS(MA(C,10),MA(C,30)); 想要20天金叉60天的,就是CROSS(MA(C,20),MA(C,60));如此類推。


選股不是看你有多高深的專業知識,而是對你眼界、思路的考驗,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

均線多頭排列選股技巧——買入分析

1、均線向上發散,必須拉出大陽線或者第二天跳空高開高走;

2、向上發散大陽線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且成交量放大越大越好;

3、均線必須有3根以上呈多頭排列;

4、粘合時均線必須有一定的上升斜率,橫著的不可靠,MACD必須是綠柱開始縮短或者紅柱開始放大。

上述條件缺一不可,如有一個條件不成立,就會有被套住的危險。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築底階段30日均線一旦由下行改為走平或上翹,成交量放大,就要引起關注,隨時建倉,與莊共舞。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一般多頭排列之後大幅放量的股票漲幅很大,對散戶來說,

真正放量的時候都是大幅拉昇,往往以大陽或漲停的方式拉昇,要麼封板買不上,要麼追高,需要很強的看盤能力。

作為散戶最好能提前埋伏。即使多頭排列,快三線也會擺動頻繁,那麼多頭排列還是允許5、10、20均線彼此擺動出現金叉死叉的,但小妹曾定義過20均線的上揚為短期的上漲趨勢,儘管快三線交叉擺動,日線級別也要保證20均線不能下拐或者下壓。

均線選股技巧

01、K線與均線的突破

突破失敗為最有用的建倉信號:如下圖,在上漲行情中,K線回調到均線的支撐區域附近,又幾次跌破均線在隨後的第二日又重新站到均線支撐,這是均線的突破失敗信號,失敗信號亦是明顯的建倉信號。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02、一箭穿心漲停板

MA5,MA10,MA30,相交在一點時,當日股價以漲停板上穿交叉點,收市價高於交叉點價格,成交量有效放大。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操作要點:

①均價線(MA)表示市場的成本價格線。

②5日均線,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交叉在一點,表示市場30日內交易者的投資成本達到一致,並且30日以前的市場參與者都已經獲利。

03、“均線多頭排列”選牛股

看下圖,“均線多頭排列”選股,中大陽K線是加速的信號,可以在第一根中大陽K線後的第1~2天的調整K線之中介入。

均線多頭排列,代表的是強烈的多頭力量進攻,這是我們做股票夢寐以求的最強攻擊狀態。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如上圖中國平安(601318)股價走勢所示,第一個漲停板,將該股帶向了多頭最強的攻擊狀態——均線多頭排列,利用均線多頭排列選股,可以讓我們快速騎上短線飆升黑馬股。

在多頭排列初期和中期,可積極做多,在其後期應謹慎做多。

選股注意事項:

1、提防董監低持股的個股。

2、大勢不好,個股位置、形態、均線、分時再好也不買,這時候的最佳策略就是遠離股市,這是宏觀看市的必然要求。

3、均線沒有走好不買(長、中、短期均線不呈現多頭排列不買),必須要求上升通道。


交易四要素:順勢、止損、規則、執行

要穩健而持續地從資本市場獲取利潤,應具備的核心要素是:順勢、止損、規則、執行力。

一、順勢。如果你不會順勢,你的操作就會遭遇很多次止損。順勢而為,交易者必須對趨勢有自己的判斷,“順勢”須解決三個問題:

(1)固定你的趨勢判斷週期。任何的趨勢判斷都必須以一定的交易週期作為前提。有些看日線,有些看周線。不同的週期級別,所得出的趨勢判斷是不一樣的,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這裡不存在誰服從誰,也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交易者必須明確適合自己個性的趨勢判斷週期,而不能忽長忽短。

(2)確定你的趨勢判斷方法。這個判斷方法必須相對的清晰,而不能很複雜。交易是藝術而非科學,所以沒有“完美而精確”的方法,但我們又必須有一個方法來約束和參照。我個人把均線、趨勢線、大形態突破作為趨勢的主要判斷依據。趨勢的三個基本理念需要強調,也就是說:新趨勢的醞釀需要時間,非一日長陽或者長陰所能逆轉;一旦確立,就會延續一段時間;趨勢的推進是曲折的,而非一條直線。基於這三個理念的趨勢判斷方法,面對V型反轉,常常失效。也因為趨勢的推進是曲折的,我們應該對趨勢演繹途中的正常回調或反彈,保持寬容和接受。

(3)針對不同趨勢狀態,明確你的應對策略,在操作中“順”勢。趨勢有:趨勢行情(多頭或空頭)、盤整行情。主要策略是:重點操作趨勢行情,迴避盤整行情。對跌勢須絕對的、無條件空倉。對於今後的操作,我越來越傾向於,儘可能在歷史性的底(頭)部建立多(空)頭倉位,然後耐心持有,直到趨勢的逆轉,大波段交易思維。

為啥多數股民都困在“震盪”行情中?看完均線多頭排列,或有答案

二、止損。止損對於職業投資者而言,是一系列操盤程序的重要一環,沒有任何感情色彩,雖壯士斷臂,卻無比自然。不善止損,一次大虧,足以輸掉前面99次的利潤,所以嚴格執行止損,才可能在資本市場長期生存。

止損是講究科學的,而不能隨意的止損,更應該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止損操作。畢竟止損,將導致直接的資金損失。要強調的是,止損絕不是目的,交易的最終的目標是:不需要止損。

三、規則。交易者進入資本市場,就抑制不住交易的衝動,一個因素就是:交易者對賬戶的支配權太大了,且交易太容易了,點擊鼠標即可完成。想想現實中的交易,或者業務往來,會受到諸多外在因素的制約,你會思慮再三,但資本市場的交易,則一閃念間即可完成。人性的情緒化特徵,是很多人交易失敗的根源。惟有制定規則,惟有建立有約束的交易機制。建立規則是降低因頻繁交易或者情緒化交易帶來的虧損風險。規則也就是常說的交易系統,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應對下述內容作出明確規定:

(1)入場條件以及倉位比例:對渴望暴利的交易者,更需要通過倉位控制來約束自己。暴利思維,將使交易行為扭曲,因其可能重倉交易,孤注一擲。

(2)止損條件:如果判斷錯誤,就必須止損,止損的依據是什麼?何時止損?

(3)出場條件:也就是何時止贏。交易者可以有幾個交易系統,以應對不同的市場情形。但有一個前提,即:交易系統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市場驗證,具有概率優勢,且交易者對這個系統充滿足夠的信心。我現在,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策略理念,融合盤面經驗的準系統化交易,基於日線趨勢的波段交易。要摒棄了預測的想法。只要按照規則辦事就行了,如果市場走勢符合我的條件,我就入場或者持有,否則就觀望或者止損出局。沒有必要去主觀地費神預測市場可能會怎麼走。

四、執行力。規則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是空談。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規則,完全地自律,是艱難的一環。執行之難,因為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綜合體,非理性的一面,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企圖來破壞我們理性的思維。我們必須克服這一關,做到嚴格自律,否則,永遠無法跨入成功者行列。而這個過程,涉及到修養,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的自我心理強化。

如果想學習方法,改變長期虧損現狀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公眾號:股海宏盤(yk79406),掌握系統操作方法,在股市長期生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