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汉,1953年8月21日生于重庆市。著名特型演员。

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部队文工团,做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歌剧、话剧,还跳过舞,1974年考进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95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1979年在《山城雪》中初次登银幕扮演周恩来的警卫员小阎,1988年因主演《百色起义》而获得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举成名,成为扮演银幕邓小平的特型演员。 [1]

2017年11月7日,荣获公益人物奖。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和卢奇合影“全家福”。

电影《邓小平在黄山》在京发布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由卢奇扮演的大型电影《邓小平在黄山》新闻发布会,8月25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应剧组总制片人严丛华邀请,华西都市报记者于现场观礼。据悉,此片将于今年10月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发布会现场,卢奇“老年妆邓小平”首次曝光,并获得邓小平女儿邓林的掌声赞许。

现场放映了《邓小平在黄山》的10分钟片花。这是卢奇从影30多年,在40余部影视作品中第一次扮演老年邓小平的形象。

片花中,卢奇扮演的75岁邓小平首次向媒体曝光,只见他拄着拐杖,精神抖擞地一步步登上黄山,亲切地和大学生及游客聊天,邓小平和蔼的形象,跃然银幕上。卢奇神形兼备的表演,立即获得了现场媒体记者的掌声。邓小平女儿邓林一边鼓掌一边赞扬卢奇说,“老年邓小平,卢奇演得好!”

卢奇在介绍拍摄幕后时称,为了展现老年的邓小平,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去片场,找化妆师粘上皱纹,染好白发。夏季黄山,天晴的时候,气候闷热。脸上的胶水一粘就是一整天,晚上卸妆的时候,脸上都干得生疼。在黄山拍摄一场过桥戏的时候,因为溪边石头湿滑,一不小心摔倒在水中,磕破了腿。已经年过60的卢奇,被工作人员扶起后,谢绝了立刻去医院检查的建议,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就接着拍戏。一直到当天的戏份完成,他才去医院处理伤口。

“邓林老师,今天你看了《邓小平在黄山》的电影片花,请问你认为卢奇这次扮演的老年邓小平的艺术水准如何?像不像生活中的真正的邓小平?”当记者询问邓林有关卢奇的表演时,邓林一下子笑了,用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说:“卢奇这次扮演我的父亲75岁的邓小平,演得好哦!我们一家人早就认可卢奇扮演我的父亲邓小平演得最好!卢奇这次当然演得好啊。他演我父亲演得相当不错。卢奇演我父亲演得也很像。好多年前,卢奇在电影《百色起义》演邓小平那时,我们全家,还有我父亲就认可了卢奇扮演的邓小平形象。”

登陆荧屏

1978年底,卢奇应邀参与峨眉电影制片厂《山城雪》电影的拍摄,在片中饰演周恩来总理的警卫员,首次登陆荧屏。

特型演员

1988,主演《百色起义》,因在《百色起义》中成功地塑造了小平形象而获得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举成名,卢奇从此踏上了邓小平特型演员的演艺生涯。1995年,卢奇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扮演的邓小平

作为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从影三十多年来,已在4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了邓小平的形象。他扮演的邓小平,不但得到了中央领导和邓小平亲属的认同,也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认可。此外,卢奇除了是扮演邓小平的第一特型演员外,同时也是孙中山的特型演员,在电影《詹天佑》、《黄埔军人》等影片中饰演孙中山先生。

2018年1月8日,主演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在剧中饰演邓小平 。

个人生活

卢奇与邓小平的不解之缘

卢奇认为,“扮领袖人物除了外形接近外,更重要的还是把握人物的精气神,也就是人物的出身、学识、经历、思想、风度、思想内涵等。我力求在这些方面来接近领袖人物。”在拍电影《邓小平在1976》时,卢奇说:“塑造邓小平的形象,只注重言谈举止那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把握邓小平这个人物的‘核心点’───‘魂’和‘神’,也就是邓小平作为伟人的那种总体‘内在气质’;而那种伟人的总体‘内在气质’,又恰恰是邓小平所独有的。”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邓小平本人看过《百色起义》和《大决战》,他在世时毛毛曾打电话到总政说:请代表我们感谢卢奇同志,他演得很恰当、很成功。

卢奇第一次饰演邓小平是1988年,那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并肩走过的第50个年头,也是他们的金婚之年。这一年广西电影制片厂为拍摄反映小平同志年轻时期历史题材的大型电影《百色起义》,在全国近百名候选人中挑选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

虽然祖籍也是四川的卢奇,身材、脸型都十分符合角色的要求,但由于刚刚演完孙中山,那浓浓的眉毛和长长的头发让化妆师一看就否决了。幸亏导演陈家林的坚持,才使“太像孙中山”的卢奇有了试妆的机会。没想到眉毛一拔、头发一剪,眼皮贴好后换上红军的服装,拍出的定妆照就卢奇的外型最像邓小平。

最后筛选出来的几张照片送到原国家副主席、当时任电影《百色起义》的总顾问王震那里,他指著其中一张问:“这是谁?”答:“这是卢奇。”王震说:“噢,挺像。”从此,演员卢奇与伟人邓小平这一角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

由于《百色起义》是表现小平同志年轻时期的作品,卢奇著重刻画了青年时期被称为“小钢炮”的邓小平血气方刚的一面。卢奇说,那次表演很过瘾。《百色起义》使他荣获了“金鸡奖”,他说根本没有想到,因为他觉得获奖很难。此后,卢奇因成功地刻画了邓小平各个时期的形象而获奖不断。他说,这一切荣誉都来自人民对领袖的爱戴,而他不过是位受益者。

神形兼备不容易从外型上看卢奇与角色很相像,由于同是四川人,他在口音上有著得天独厚的便利,但要成功塑造伟人,真正神形兼备地再现小平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仅靠这些外在条件远远不够。那时卢奇的压力很大。

情感无法用钱衡量

卢奇的父亲当年是川东地下党员,母亲是军人,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开朗、健谈的卢奇从小就喜欢文艺,演活报剧、朗诵诗歌、唱京剧、跳舞,他样样全会,特别是二胡的演奏得到了多家专业团体的欣赏。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虽然“文革”期间父母受到冲击,但幸运的卢奇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他报考文艺兵,后来又调到四川人艺当话剧演员,饰演过各种角色,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演员都喜欢尝试不同的角色,但他因成为特型演员后也失去了许多演其他角色的机会。一次,他接演了一个反面角色,父亲看了表演后对他说,以后这种戏就别演了。

卢奇说,父亲的话不无道理。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界伟人,作为扮演他的特型演员接戏时一定要慎重,有些角色给多少钱也不能演。卢奇觉得这不是钱的问题,因为对小平同志的情感用多少钱也无法衡量。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

记得上海电影节邀请演开国领袖的特型演员参加开幕式,那天卢奇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为了在开幕式上圆满地表现小平同志当年的风貌,卢奇忍著强烈的悲痛完成了当天的任务,第二天赶回家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得到小平家人的认可最满意塑造了30多次不同阶段的邓小平形象,卢奇觉得能把老年时期的邓小平演好,并得到大家认可,是最满意的一件事。大型故事片《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时,邓朴方对他说:“卢奇,你这戏演得好。”卢奇说,小平同志的家人都说演得好,我自然很满意了。

扮演孙中山

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

自从邓小平角色一炮打响之后,就一直以“神州第一邓小平”的身份而走红,只要出现邓小平的影视剧,他都是导演们首选的特邀演员。还有一件事,就是卢奇应邀出演另一个伟人-----孙中山先生。这倒是个鲜为人知的大新闻,孙中山和邓小平在外形和气质上并不相同,同一个特型演员怎么能同时演像两位伟人呢?卢奇在孙道临执导拍摄的《詹天佑》影片的剧照,酷像孙中山。卢奇说过:“其实某些外形的化装、某些特定动作的模仿都是不难做到的,难的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之间的伟人气质的把握和再现,难的是形似更神似。”他为此而花费了不少精力下了不少功夫,从人物传记中体会内心活动,从音像史料中感悟伟人气质,终于取得了饰谁像谁的好评,还引起了连锁反应:《詹天佑》请他出演孙中山,是因为早在1986年他在《孙中山与宋庆龄》中的成功;而《詹天佑》中的孙中山的成功,又引来《日出东方》和《黄埔军人》中的孙中山角色饰演任务。当《黄埔军人》剧组在广东黄埔军校旧址拍摄时,一个台湾老黄埔军人代表团闻讯后专门赶来观看,休息时这些老黄埔一个个拥将上来向卢奇敬礼、握手、合影,他们一个个老泪纵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