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鴨子賣到158元,大家還爭相購買,為何他的鴨子這麼受歡迎?

養鴨子,在很多人看來,是個亂糟糟、甚至有點臭烘烘的活兒。但在範群英的養殖基地裡,卻又是另一番景象:整個基地景美如畫,從鴨苗孵化到成鴨養殖,再到深加工銷售,已經構建起一條完整的產銷鏈條。

範群英還為自家的綠頭野鴨定了身價,每隻售價都是158元

剛開始有人質疑說那麼貴的鴨子不按斤算能有人買嗎?

然而事實勝於雄辯,當範群英的鴨子遠銷深圳、北京等地,每年春節還沒到,冰鮮凍鴨早已預訂一空。大家這才相信了綠頭野鴨帶來的"神話",不少群眾還琢磨著如何向他學習呢。

範群英的鴨子為何成了市場上"香餑餑"?

範群英的鴨子一隻賣到158元,大家還爭相購買,並且廣受好評,供不應求。為什麼他的鴨子這麼受歡迎?

今年55歲的範群英,大專畢業後先到外地打工。2001年他回鄉創業,在平山鎮承包2000畝稻田,積極嘗試"稻鴨共生"、"魚鴨共生"等生態種養模式,沿著"鴨吃稻蟲、鴨糞肥田、太陽能殺蟲、稻蟲餵鴨"的生物鏈,實現從雛鴨到成鴨,不喂飼料、不添加藥物,所產的皖山野鴨被認定為"中國有機食品"。

這種以田養鴨、以鴨促稻,"鴨稻"共棲生長的生產模式,大大提升產品的品質,促進了有機循環農業的發展。跟普通土鴨相比,綠頭鴨較為清瘦、皮脂少、肉色紅潤、紋理清晰,肌肉緊實有光澤。

這種生態綠頭野鴨一經上市,其獨特的風味立即勾住各大城市市民的"味蕾"

一隻鴨子賣到158元,大家還爭相購買,為何他的鴨子這麼受歡迎?

一隻鴨子的專利

剛開始養鴨時,範群英和其他人養殖沒有什麼區別,他才發現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於是,頭腦靈活的他他萌生了發明專利的想法,他潛心研究,不斷改進商品鴨的新工藝、新產品,對鴨舍、孵化箱、鴨蛋籠、補腎益氣的鴨肉脯及其製備方法、竹香板鴨及其製備方法、鹹鴨蛋的製作方法等進行創新研發,並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終於取得成功。

一隻鴨子賣到158元,大家還爭相購買,為何他的鴨子這麼受歡迎?

一隻鴨子賣到158元,大家還爭相購買,為何他的鴨子這麼受歡迎?

一隻鴨子賣到158元,大家還爭相購買,為何他的鴨子這麼受歡迎?

兩年前,當範群英拿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竹香板鴨及其製備方法"發明專利證書時,一位外地老闆出價100萬元想購買他的專利權,被他婉拒。

現在,系列生態綠頭野鴨產品貼上了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碼,產地及種植規模等信息都能一目瞭然,實現了從餐桌到田頭的全程追溯。今年,範群英還走上電商之路,網店每天點擊量達到1000人次,網上訂貨每天都有幾十單。

範群英的發明專利使自己鴨子的品牌口碑收益最大化,讓他的鴨子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專利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而言

1、專利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企業將科研成果申請專利,是企業實施專利戰略的基礎。

3、專利的質量與數量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體現,是企業在該行業身份及地位的象徵。

4、企業通過應用專利制度可以獲得長期的利益回報。

5、企業擁有專利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基金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必要前提條件。

——亞盟知識產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