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新生”的致富茭白

茭白是景寧畲族自治縣大漈鄉的主導產業,地處偏遠的大漈能有2500多人的常住人口,也是源於茭白的富民增收。然而歷年來茭農習慣於“老方法、老經驗、老模式”的種植、管理方式,造成茭白產量、品質、品位逐年下降,茭農收入不斷減少。加之外省大量出產高山茭白的衝擊,大漈高山茭白的優勢大不如前。

如何讓大漈茭白這一富民增收產業走得更久更遠?今年,景寧科協在市科協、市農林科學院、大漈鄉政府支持下,通過“雙百工程”,以大漈鄉彭琴村和茶林村的70畝茭白為試驗示範基地做了有效嘗試和探索:邀請茭白專家進行試驗種植,推行翻耕農田、提高密植、科學管理等新種植方式,據估算實驗示範基地茭白每畝產量比往年增加約15%,達2000多公斤,每畝效益新增1500元以上。明年,這一種植新方法將在大漈鄉大範圍鋪開。

破解多年的技術難題

大漈茭白已有17年種植歷史,但當地農民的種植技術卻一直沒有“與時俱進”,有些跟不上趟了。

“農田不翻耕的缺點是茭白品質退化更快,產量下降,結茭期越來越長;在老茬上發新枝,年復一年,鏟苗的難度越來越大;種植密度過低,茭白分佈不均勻,就會影響營養供給;一味追求茭白重量進行採收,則會錯過茭白最好的品質期……”麗水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王來亮說,“生態農業絕不是因循守舊,更需要科學種植。”

早幾年,大漈茭白憑藉高山品質優勢,市場不愁銷路。然而,近幾年來由於受到雲南、安徽等省大量出產的高山茭白的衝擊,大漈高山茭白的優勢逐漸減弱,茭農們這才開始有了增加畝產、提升品質的想法。雖然茭農們急在心裡,卻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茭農對種植技術有了渴望,而景寧“雙百工程”為茭農們牽線搭橋、精準對接了“茭白專家”王來亮,解決茭白種植技術問題,於是,在彭琴村和茶林村的70畝茭白示範基地便“一蹴而就”。大漈茭白的破繭新生也就此從這70畝茭白地開始了。

茭白畝產增加近20%

今年2月,分佈在彭琴村的50畝茭白地和茶林村的20畝茭白地全部翻耕,除去老茬,種上了茭白苗。一份詳細記錄了茭白定植、定苗、追肥、葉面肥噴施辦法、病蟲害防治、孕茭期、採收等步驟要求的種植日誌也發放到了30多戶茭農的手裡。

“原以為每年翻耕會費工,但用了新方法才發現,幹活更簡單了。因為用機器一次性把地翻了,雜草基本沒了,再不用每天往地裡跑,現在基本就一個星期去一次田裡。”彭琴村茭農彭榮根有5畝多茭白地,今年聽說茭白搞示範基地,就拿出了自家的2畝田做試驗,而對今年專家教的新方法,他都記得特別清楚,“不僅如此,現在的種植密度從原來的每畝1500-2000墩增加到了3300墩左右。再說施肥,以前都是在抽苗之後一次性施肥,現在按照專家的要求,要進行好幾次施肥。還有這葉面肥,以前我們還不知道這一點點的量,就能對茭白品質有幫助嘞。”

彭榮根之所以對茭白種植新方法如數家珍,是因為2畝試驗田的每畝產量比自己仍用老方法種植的3畝茭白田足足增加了近20%。實實在在的畝產讓彭榮根高興的同時,他卻對彭琴村黨支部書記彭一東心生一份歉意:“以前不相信彭書記的話,而這次試驗田用新方法,都是他手把手地把各個環節教我們,才有了這麼好的收成。”

早在三年前,彭一東就開始以每年翻耕、提高栽種密度的新方法種植茭白,雖然每年畝產增加,但村民們一直半信半疑,就連親兄弟都認為他是收割時謊報產量。今年“茭白專家”王來亮對新方法的說明和指導才為他證了言。由於專家無法每天在現場指導農戶種植,彭一東便成了茭白試驗田的“蹲點技術帶頭人”。

為了解決大漈茭白增產增收的問題,景寧“雙百工程”不僅精選專家、農戶在試驗田進行科學種植,還組織茭農參加系統性培訓,並在茭白生長几個關鍵節點時段開展針對性的技術輔導及實地手把手指導,解答茭農各類諮詢、疑惑和技術問題。此外,參加試驗的茭農,對嚴格按照專家指導的要求落實的享受1200元/畝的資金補助,並將從中擇優篩選茭農,推選為2019年度縣級農村科技示範戶、農民技術員、農村科普帶頭人。

大漈茭白迎來新發展

近年來,大漈在茭白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上進行了多種嘗試,進行茭魚共生、茭鰍共生、茭白田麻鴨養殖等探索,並建成1000平方米的保鮮冷庫,降低了收購商茭白保鮮成本,直接讓利於民。“雖然如此,但在茭白科學種植、提升品質、畝產增收上卻少有嘗試。今年這70畝茭白地的試驗種植,可以說,給大漈茭白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大漈鄉相關負責人說。

“由於受到天氣、鏽病等因素影響,今年試驗田的畝產雖有所增加,但是由於涉及農戶較多,總體上還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明年的茭白種植,我們會要求茭農們根據實際面積增加茭白苗的數量,同時加強對茭農們進行病蟲害防治培訓,為他們提供其他產區使用過的較有效的藥劑信息。”在總結今年的70畝茭白示範基地種植之後,“茭白專家”王來亮又為大漈明年的茭白種植做了進一步改進方案,他說,“目前大漈茭白的平均畝產值在7000元左右,我們希望通過科學種植能夠把這一數值提高到10000元。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一目標是不難實現的。”

“今年這50畝地試驗種植之後,村民們真真切切看到種植新方法帶來了畝產增加,現在村裡有一半的茭農表示,明年也要跟著新方法種茭白。試想一下,明年有300畝茭白將有畝產10-20%的增加,這可是相當可觀啊。”彭一東欣喜地說,“我們還打算在琴山村弄個20畝的育苗圃,保證明年的新苗供應。現在村民們有了新奔頭,就等著來年翻耕種新苗。”(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沈雋 吳衛萍 通訊員 梅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