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的状元一般都当不上大官?

胡圣霞


状元一般没有太大背景

状元是皇帝钦点,所以叫天子门生,要有真本事,还得恰巧赶上皇帝喜欢。虽然科举走后门可以把一些官员的子弟选中,但是也最多是普通进士,除非是很有才华,那也不用走后门了。有背景的进士一般才华不一定高,也而不在乎是不是状元,有官做就行,这样的人一般是有背景,有人扶持的,升官自然快。而状元得靠自己本事,很多状元都没有太大背景,当然也是有例外的。所以题目才说一般嘛。虽然当了状元,但是并不代表以后升官就快了。

状元分配到的任务升官慢

前三甲一般不会到地方任职,多数都是在翰林院,当做是未来的宰相,高级顾问,高级秘书来培养。而一般的进士就会外放到地方任职,当知县。或者是进入六部里面具体当差。而状元一开始也是新人,重要的事也插不上手,编纂图书就是日常事务了。要想立功,要想升迁,是需要有人赏识的。比如当年徐阶就把张居正当成接班人培养,那是张居正有大才啊。状元不代表就有治国大才,也只是文采好,正好皇帝喜欢他。因为文章这东西,个人喜好很严重,真说不出来谁的就好,谁的就差。若是没有救国安邦的大才,即使是状元也只能熬资历,虽然翰林院出宰相,出高级秘书,但是一朝皇帝的时间内,也就能出一两个吧。可是状元却有很多。而外放到地方做官的人不一样,只要治理地方治理得好,有政绩,升迁速度还是可以的。在六部内任职也是一样,都是办实事,只要努力,慢慢学习,好好办公,就算熬资历都比状元升官快。

状元并没有多少竞争力

以前科举考试和现在高考不一样,高考按照分数,会去不同的大学。而古代科举考试最终结果就是,进士都当了官。而且一开始的职务不会有很大差别,尤其是等级上的差别。前面提到,状元一般会留在朝中,他的身份并没有多少竞争力,相反,还会受到一定的排挤,因为文人相轻,尤其是在那些不是状元的老前辈面前。古代状元也不好当,一定要会做人。要是因为自己是状元而有些高傲,那就完了。升迁的评定都需要上司写评语,要是上司的评语不好,升迁基本就无望了。这不像在地方当官,好歹政绩摆在那,不信你来看看。可是状元的任务很难做出政绩。最聪明的状元是赶紧到六部任职,学习一项治国的策略。隔行如隔山,工部搞各种修筑事宜,户部管赋税人口,工作内容都不一样,所以,很多宰相都是在六部好几个部门任职过的。真正能当上大官的人,都是要有真本事的,不是空谈。前文有提到,状元只是文章写得好点,不代表综合能力,最后看的还是成果,没人会在意你是不是状元,只是刚中状元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你可能有前途罢了。


未济


🇨🇳在中国古代,举人高中“状元”之后,皇帝会封他多大的官呢?在戏剧中,不外乎礼部尚书、八府巡按之类,都是给皇帝办事,掌握文书章奏,或者受监察御史委派,到各省巡视,考察吏治,运气好的还会被召为“驸马”,要不然就是到各省主持巡回考士的学政,官职看起来不小。但实际上,古代“状元”的官职一般都是有规定的,而且职位也比戏剧中所说的要低很多。

就拿清代来说吧,殿试的头三名合称为“一甲进士”,皇帝会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只有“一甲进士”在赐名后,会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个六品官职,和现在的地区任职级别差不多;而“榜眼”、“探花”,则会被授封为“翰林院编修”,七品官职,和我们现在的地方县长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芝麻官”。而“编修”一职,是个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称。

但是,事实上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以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始于唐代。唐代取士,明经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即学通一部经书,应“学究一经”的科目考试者称“学究”;宋代的“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后世作为读书人的通称。有时又将咬文嚼字、拘泥不化的塾师或文人称为老学究、村学究。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

“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状元跟驸马之间,其实并没什么联系。据记载,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成为了驸马,所以,不能把状元和驸马混为一谈!


面朝大海X春暖花开


你会这么问,说明你对科举制度还是一知半解的,虽然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我觉得有必要和你探讨几点:

一、古代人考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这一点毋庸赘述,但成为状元是必须具备那个年代那群文人中最强实力的,这一点无论哪个朝代都没有例外,有人投机取巧可能也会官至极品,而从未听说学识浅薄能当状元的。中个秀才,成为举人,成为进士,乃至高中状元,那可是古代每一个读书人穷极一生的梦想,是证明自己实力,实现抱负最正当的途径,这份荣耀将伴随一生,是任何官职和品级给不了的。你可知道,清末左宗棠身为封疆大吏,一生军功无数,位极人臣,却始终因为不是进士出身耿耿于怀,甚至想在年迈之时仍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得到清廷赏赐的进士出身才作罢。可见,在礼仪之邦的中国,通过科举对士人的影响简直深入骨髓,状元虽不是官职,但却最具含金量,一辈子都会万众瞩目和万民敬仰!

二、古代是状元出身的名臣也是很多的,有宰相文天祥、郭子仪,有大书法家柳公权,有明代著名学者杨慎,有近代名臣兼帝师翁同龢,著名实业家张謇等等,不胜枚举,他们并不一定都是品级最高的官员,但是都是为当时的朝廷和中国的历史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流芳百世!


筚路霞踪


首先搞清楚何为状元?就是搞笔墨文采的“冠军”,这样的人一般是乐于学习并以朝廷器重面为重。面对现实的残酷在于,他们大局观不足意志力并不能说过于坚强。

起点太高如果后续犯错将对他们有至关影响,站的高摔得重。而且状元刚开始并非担任太高的官职,这还要和官场体制,人情世故,后期表现等这些方面综合表现才能在加官进爵这面有进项。

真的好皇帝都是先磨练科举选出来的人才再委以重任的,状元凭成绩领跑但跑到最后领先的很大几率不会是他们,一是竞争大,二综合实力在长跑中他们并不见得有多大优势,三皇帝和权臣这个裁判至关重要。

综上,就知道状元当大官的,能善终的就会很少了。


迎着风雨观山水


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是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