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公务员后,去大学做行政现在很后悔,迷茫不知道未来怎么办?

袁华幸


你的迷茫是因为当初不知道为啥辞去公务员。

我也很纳闷,不是批评你,就业择业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不去考虑清楚而轻易地做出选择,你很草率,也很年轻啊。


就拿今天的公务员来说,旱涝保收不说,关键不会面临失业这种危险,在企业里面,好多人要是三十五六岁还不是中层管理,那么基本上算是大龄员工,以后也没啥希望了,但这种情况在公务员里面却不存在,对绝大部分公务员来说三十五六才能混一个副科级的岗位,才开始属于重点培养的对象。

就拿华为公司来说,三十五六岁的人不得不面经马上就失业的风险,虽然说在互联网公司能够赚下一部分钱,但面临的实际情况却是身体越来越差,以及再次就业的压力和迷茫。

我觉得老天对你还算不薄,让你辞去了公务员以后还有一个事业单位在等着你,当下,你就不要再纠结现在的迷茫了。好好去做好自己的高校行政工作,其实,我告诉你,在高校发展照样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给你几条建议,不妨以后照着这个方向发展:


1.好好提升自己的学历,在高校学历水平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既然环境这么方便,那就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博,读完博士还可以继续给自己一个博士后的科研经历。这对以后机会来临时你是否能够把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高校干行政工作,手头肯定不宽裕但时间绝对够丰富,现如今,只要有点才华,干点啥还不能赚一点钱,有些人甚至把副业做出了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入,就比如头条,好多人拿他作为自媒体,只要在一个方向深耕细作,年收入百万者不在少数。

3.搞好关系,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即使说高校是一片学术净地,但人情关系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闲暇时间,多去搞一搞活动,多去认识一下校领导都是很不错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圈


后悔就即时止损啊!我大学同学和你的情况差不多,大学毕业后顺利读研,然后顺利考上公务员,可就在2017年,一直顺风顺水的他竟然辞职,去大学当导员了!让他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他没说;2018年9月份左右一起吃饭时,他和我说,自己后悔了,“猪油蒙了心,辞去公务员”……再然后,几个月没见。前两天他告诉我,自己刚刚通过了吉林省省考面试、政审,八月中下旬就要再回公务员岗位了。


我估计当时一定没做表情管理,下巴掉脚面上了。大哥已经30出头了,辞去了公务员之后竟然还会去考,重点是还考上?!


他说,就像自己辞去公务员时的心态一样,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初,辞去,是为了自己想要的;现在,考回,也是为了自己想要的。一个人和自己工作之间,就像是情侣,夫妻关系,如果已经明白,二者不合适,强扭的瓜又怎么会甜呢?“分手”、“离婚”也是适时止损。


在他之前,如果有人告诉我,30出头了还考公务员?我一定会嗤之以鼻,能考上吗?更何况年龄也是体制内升职的硬伤啊。可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也告诉很多人,他可以。


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人生每一个选择都变得很珍贵。沉浸在后悔的情绪当中,并不能能改变你对未来的迷茫,想想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及时止损,或许才是眼前之急。


当然,你如果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如果需要职场免费资源,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职场免费加油站



这有什么好后悔的。我有一个朋友,原来也曾经在大学做行政,然后做老师,后来又跑到机关当了公务员,跟你的路径相反。但是,我告诉你,他最后悔的就是离开了大学。

客观地说,大学的工作环境,比起公务员要好很多。具体可以看下面四点:

第一,薪酬水平。

除了极个别地方外,同一个人,同等条件下,大学的薪酬高于机关公务员,甚至远远高于。这是客观事实。而且,公务员是不能兼职不能经商的,而大学工作是可以兼职,可以做生意的,名正言顺,你可以了解一下。

第二,社会形象。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对公务员看法是很不好的,感觉都是坏人,尽管这里大多数普通公务员完全是无辜背黑锅,但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一时半会儿难以扭转。而大学老师就好多了,大学行政人员在外面也是号称老师的,素质高,形象好,令人羡慕。


第三,职业风险。

这点不用多说,看新闻就可以了,每天都有人出事。当然,其中大多数是咎由自取。可是,这个职业面临着高风险,也是很明显的。洗澡漏接一个电话,你就可能被处分,巡查项目说错一句话,甚至可能担责坐牢,放在别的职业,是很难想象的。这方面比较,大学真可以说是象牙塔。

第四,自由程度。

老师这个职业,最令人羡慕的是有寒暑假。尽管行政人员不能像老师一样放三个月,但是假期工作明显轻松,不是休假胜似休假。而现在的普通公务员,相当多人根本没法休假,有的还三天两头加班,还没有加班工资,真是令人无语。

所以,我个人建议,身在福中要知福,干好你目前高校这份很好的职业。要知道,很多人正在羡慕你啊。如果实在不喜欢行政岗位,想办法往教学岗转移就是,专业课教不了,咱慢慢在职考个硕考个博,教教马哲思品政经还不行吗?


沉默的投资者


想想考公务员的初心,想想为什么会辞职,再想想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工作,最后想想自己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自然会有所感悟。说说自己。从老师辞职,进入房地产10年,从未享受过午休,节假日,周末;后在五年前进入国企,今年辞职。后悔吗?后悔。如果继续当老师,至于那么奔波吗?如果继续做房地产,可能早上了几个台阶了。在国企四年,经历前所未有,自己的变化可说面目全非。终于裸辞出来,心里没底,38岁的单身女人,还能做啥?但我知道,不甘于此。现在,供职于地产代理公司,不安稳,一身外债,也会迷茫,可更多的,是越来越坚定学习的心。经历了国企阶段,明白生活的层级,现只想争分夺秒。什么叫铁饭碗,走到哪儿,都能挣着饭吃,才是铁饭碗。给自己做个职业规划,坚持下去,必有成就。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大学行政,都是工作而已,是外像。你的个人发展,从不是全部由工作所决定,而是自己。把心想明白,定下来。加油!


红莲


既然后悔了,那就接着继续再考公务员呗。反正公务员考试又对个人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你能够考得上,那就继续再接着吃国家的“皇粮”呗。

其实,像你这样的情况,我身边就真真实实的发生过。

001:

大家都觉得做大学或者说高等院校里面的行政人员,生活肯定是很滋润,不光工资高,福利待遇也很好,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举一个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我有一个好兄弟,当然说“好兄弟”有点过分,为什么时候过分了?因为他比我的年龄大10岁左右,但是我们在北京,仍然是以兄弟相成的。

这位老哥,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

这位老哥,自小就表现得比较优秀,零九年从中南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呢,又考上了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学院,在研究生读完了,又读了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博士。

在常人看来,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是如此的美满,但是她也有自己苦闷的地方,苦闷在哪里呢?

在考上博士的那一年,他考上了北京市的市政府公务员,也就是说,如果他不读博士的话,那么他现在就在北京市政府上班。

但是,当时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因素或者说某些家庭因素吧。

他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攻读完博士学位之后呢?

他就被封配到了光明网,而在光明网干了两年之后,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说:“让他过去校党委宣传工作”。

当然,在很多人眼里,高校的行政人员薪酬很高,福利待遇很高。

但是,根据他的讲述,其实高校行政人员的薪酬或者说福利待遇并不是那么的好(况且他做得还是清华大学的党委宣传工作)。

当我有一次问及他的工资时,他每个月工资是多少呢?

是12,000元。

那么,这个12,000元,可以说在北京地区相当的低。说难听点,还不如当年直接去北京市政府工作。薪酬不能说太高吧,但我觉得肯定比留在大学里面做行政人员强。

强在哪里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北京市的公务员,那是解决户口,解决房子问题的。

故而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硕博”毕业的学生急着考北京市的公务员,我想原因也正是这一点。

002:

我们再来接着说我这位老兄。

在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了两年之后,又跳槽出来了,并跳槽到北京师范大学当了一名教授。

当然,教授的工资也并不是那么的高。许多人觉得大学的正教授薪酬福利待遇好得不得了?

但实质上,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他偶尔提及自己现在的工资是两万一。

003:

当然,我们看到在大学里面,做行政人员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薪酬高,福利待遇好,更多的是工资不多,“屁事”还挺多,每天都是开会,开完这个会接着开那个会,事情繁杂。

如果换作是我,让我留在大学里面做一个行政人员还不如做一个公务员,或者说教师或者说如果学历比较高的话,到大学里面当一个教授也不错。

但在这里并不是说,我排剂或者说“黑”大学里面做行政人员的人。

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薪酬、福利待遇等考虑,真的不是很好很高。

所以,我们中国人时常讲一句话,那就是:听别人说的那都是虚的,只有你自己亲身地站在那个岗位上或者说你以他的身份就职于那份工作时,你才会知道其中的“烦”。

故而,我建议你下一步:考公务员。


在下国华


我也准备这么干,正准备去把自己的公务员身份脱掉。把自己变成事业编,再重新考公务员。但是我是被迫的,因为遴选写材料,做业务的考不过秘书,而且不是全日制本科,能参加的遴选基本都没。2基层公务员没前途,必须要一搏,以前可以再参加省考考,现在被禁止了,只能脱了公务员身份重新考。一定要考到市局省厅去。考不上,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尽力而为,不让自己留下遗憾,要不然老了可能怪自己没有奋力一搏,老死科员。


天天纯洁的微笑


后悔了吧!迷茫了吧!焦虑了吧!肠子都悔青了吧!你只要用脚趾头想一想,就知道辞职公务员肯定会后悔。这个社会上智商最高的一群人,也就是985名校毕业生,全都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公务员序列,你就知道公务员在职场是什么样的存在!


我人到中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毕业时放弃了去某巨型央企的机会,转而去了500强外企。在毕业后的十年内,不论工资还是待遇,我都远远强于我那些做公务员或在央企的同学。但毕业超过十年以后,这些做公务员或在国企的同学,开始展现出强大优势,人家35岁还是重点培养对象呢!而我呢?动不动就要面临裁员危机,更不敢想退休后的事!可以预见的是,到50岁时以及退休后,我肯定不如这些同学混的好!


你比我好多了,辞了公务员之后,起码还在高校做行政,旱涝保收,工作还是相当稳定的!当然缺点是薪资可能不太高(我认识的在高校做行政的,薪资基本都不算太高,也可能我认识的人层次低),而且职位晋升极其缓慢!


古语讲,吃一堑长一智,当初你从公务员辞职前,肯定也是各种焦虑迷茫,觉得公务员的工作没技术含量,勾心斗角浪费人生,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等,但辞职后,你就后悔了!现在也一样,你觉得在高校做行政,各种无聊,感觉迷茫,看不到前途,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我保证,你只要辞职,你还会后悔的!


所以,我建议你一定要打消辞职的任何念头!然后竭力发现在高校工作的优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只有自己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才会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做的就是:


1、搞学历搞论文

硬着头皮也要搞!高校最看重什么?能力吗?开什么玩笑!高校就是三拼的地方,第一拼学历,第二拼论文,第三拼关系!我不清楚你关系怎么样,但学历和论文肯定是不能落下风的,不然以后什么升职评优之类,连硬条件都不符合!


总之就是把硕士搞成博士,把博士搞成名校名导师的博士;有事没事就发论文,自己不会写就蹭署名,搞得越多越好,影响因子越大越好。千万不要觉自己是做行政的,不是做研究的,就不管学历和论文了,这就大错特错了!


2、搞副业拉关系

如果还有多余精力的话,就搞搞副业,当然到底搞什么副业,要看你在当地的资源和人脉了,但这个思维一定要有。像我平时工作出差多,出差路上闲着也是闲着,那就顺手码码字,写写问答,一篇问答百儿八十的钱还是有的!在高校资源很多,赚钱的项目很容易找的,就看你的头脑了!


下面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是拉关系,高校是什么?是潜力股汇聚之所!多和老师同学们搞搞关系,这些老师和同学今天这个创业,明天那个发达了,只要你和他们关系好,以后好处享用不尽,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好处愈来愈多!但这需要经营!


你的当务之急就是一定要人认清在高校工作的优点,不要焦虑,不要迷茫,熬下去!然后利用多余的时间提学历搞论文,再有时间就找点副业做做,并且从现在开始,经营你和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游刃有余,从而爱上这份工作!


虽然有些人会反对稳定的工作,认为能力才是铁饭碗。但以当今的实际情况而言,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依然是极其稳定的存在,而且是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有优势的职场!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说升职、跳槽、副业、管理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职场再出发


现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做着一份别人觉得不错且羡慕的工作,但自己觉得不好,于是总想着跳槽转行,经过苦苦挣扎之后,最终跳槽成功。但是做了新工作之后发现,现在的工作还不如原来的工作。所以,又后悔了。

像你这种情况,还是很多人存在的。

公务员就像一堵围墙,围墙里的人想出来,围墙外的人想进去,因为人性总是对未接触过的东西感到好奇。像你这种情况,我有如下建议:

1、既然是自己选择,就先不要后悔

我想你当初选择辞去公务员,去大学做行政,一定是经过你的深思熟虑的,在深思熟虑之后做的决定,一定不要轻易后悔。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不知道你后悔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做不好,那你我建议先不要想着离职,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你新进入一个行业,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的,因此不要急着跳槽。也许你做几年之后,你会深深爱上这份工作了。

2、到哪里都是打工,如果这份工作有你想要的,就留下

比如,如果这份工作的工资还可以,那就留下来,其他不满意的,再想办法去改变,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好一份工作。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你很容易变得一事无成!

不管怎样,任何工作都不是完美的,你需要适应工作。

3、实在待不下去,接下来的选择要谨慎

如果你实在做不下这份工作了,那你就一定要好好地反省一下,想想你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适合哪方面的工作,不管怎样,你是时候要给你找一份安定的工作了。

否则,30岁的迷茫会造成40岁的恐慌!


有时候,并不是不适合,而是你的心太乱,静下来心来做好一件事,或许,你的现状会改变很多!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迷茫后悔,那无助于你干好任何事,想想当下自己能干什么是最重要的。

说说自己。18年从部队中回来,放弃的是13年的军旅生涯,放弃的是已经送到面前的调职命令,为的只是能够回到家庭身边,参与小孩成长的每一个过程。为此,和同龄相比,别人都是一定级别回到地方,享受对应级别安置,自己却年过30,安置仍是最低级别小科员,说不吃亏吗?肯定吃亏,甚至发展连大学出来考公务员的人都差的很远,毕竟自己当年也是重本线以上去的军校,自信不会比其他任何人差。

那么自己出来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家庭的回归,孩子有了父亲的陪伴,不再当我是陌生人,能够利用假期带孩子去看他想看的世界和我想展示给他的世界,给予我想给他的引导,我觉得回来的目的我已经达到了,也就没必要迷茫了,人总是在各种对比中感觉到不满足,如果放弃这种情绪,专注于当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的。


行走在心灵荒漠的边缘


春节期间听某小学校长说:“现在考教师编制比考公务员难 ”。当今的教师工资已经肩比公务员,而且还有寒假和暑假将近三个月的假期。所以辞去公务员,到大学做行政,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何况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

本人在大学里的同事,就有从“公务员编制”,跳槽到学校里还是“雇员制”的编制;可能同事出于职业爱好吧?他还是“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现在我们这类省属高校的入职门槛,已经高于公务员。一是行政人员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二是任课教师博士学位,而且除了紧缺教师岗位之外,大部分教师岗位需要欧美高校毕业的博士;最好是引进“学科带头人”。

公务员的工作,即和大学行政有所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如比总结、回报;上传下达等等;但大学行政人员的职务升迁机会大于公务员,年份熬下去那年还升为处级干部;公务员升迁难度大于大学的行政人员。

大学行政人员有机会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参与一些省市社会科学项目;还可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然而,在实权上,确实不如公务员那么强势。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各种职业都是风水轮流转。

至于将来大学取消事业单位编制,而公务员还继续保存原先的待遇,这也不好说,命中注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