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妙能合,神能離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董氏所臨《天馬賦》有多個版本,此為其一。

款識:米元章好書,所作天馬賦行草已見數本,惟擘窠大字卷在長安朱太保家,既入內府而以代侯伯月俸者,太保盡從諸勳貴購之。後為黃中丞所藏。餘常婆娑賞玩,今又轉入金沙於氏矣。吳門有石刻乃文博士官江西時所摹,予即臨此卷,觀者必訝,謂我本家筆安在也。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妙能合,神能離_藏家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

二十三歲那年,董其昌有幸見到了楊少師《韭花帖》真跡,二十五歲在金陵見到王右軍《官奴帖》唐人金箋摹本,這令他眼界大開,對自己的作品重新審視之後大失所望,“擱筆不書者三年”。此後,他經人引見,前往嘉興大藏家項子京家中“課其幼子”。這使得董其昌有幸“盡睹項子京家藏真跡”,就像發現了寶藏,令他“永日忘疲”。在見到這些真跡後,他自稱“始知從前苦心,徒費歲月。”從此不再妄自尊大,開始努力學書,探求“入古人室”的門徑。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妙能合,神能離_藏家

自1580年起,他開始學習宋人,當時宋人傳世墨跡較多,他通過對宋人墨跡的臨習,間接的理解晉唐書法。他對“宋人取意”的書風比較推崇,尤其崇拜米芾。董其昌入仕後,結識了韓世能,韓是其在翰林院的老師,也是書畫藏家,常將珍藏的歷代法書名跡借與他臨摹。其後,董又與徽州著名藏家吳廷訂交,得以獲見和臨寫更多的法書名跡。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妙能合,神能離_藏家

這樣良好的學書環境使得他在書法上積累起越來越多的學養和體驗。凡是符合董其昌審美的古代名家法書,他無不臨仿,其中有些作品一臨再臨直至晚年,就連他一生多次批評的趙孟俯,他也能學習他的長處。當他達到了入古人室的目標後,他並沒有步入泥古的泥淖,並不甘於為人束縛。曾雲:“書家妙能合,神在能離。所欲離者,非歐、虞、褚諸家伎倆,直欲脫去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手卷,妙能合,神能離_藏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