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播种冬小麦了,你家一亩地上一包复合肥?后期还要追肥吗?

农村老俗话


更多农业养殖是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又到了播种冬小麦的季节了,小麦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种小麦的季节一般在都在10月份左右种植冬小麦,其次就是在春季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在北方地区种植的不是很多,主要以冬小麦为主,现在这个季节基本也是已经种植完了小麦,但是还有部分的地区属于晚茬的下麦,可能种植的就会晚点。在小麦种植前,我们一般会进行深耕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收成,很多农户的做法是先撒肥料,之后深耕,这样肥料被翻进田中,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那么一亩地上一包复合肥,后期还需要追肥吗?

在冬小麦所用肥料的用量方面,复合肥一般一亩地50kg左右即可,如果当地土壤较为贫瘠,可以适量增加到60kg—75kg左右。建议条件允许下,可以在上复合肥前上一遍农家肥,以保证养分。在氮磷钾的配比上,高氮中磷高钾的复合肥会更好一点,高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也可以选择,但如果想要更加精确的配比,需要专业仪器,成本相应也会上升,不适合散户。

对于是否应该追肥的问题,因为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吸取的养分不同时间是有所差别的,根据小麦生长规律和营养特点,建议应该提供充足的基肥和注意前期追肥。出苗期追肥可促进麦苗粗壮,这是应对基本苗不足和晚播种的情况下;越冬期追肥主要针对的是麦苗播种晚、生长弱、前期没有追肥的情况下。此外还有返青期追肥、拔节期追肥、孕穗期追肥、后期缺肥等时间节点。但是后期追肥的一个重要前提即为前期施肥量少。只要前期施肥足量,后期几乎不用追肥,缺肥的情况可以施尿素。前期施肥不仅对小麦生长、产出、收成有很大影响,也可以避免肥料浪费的情况。


三农堂广讯


首先在刚开始种植冬小麦的时候一亩上一袋子复合肥,在这个时间段是足够了,因为一袋子复合肥是足足的100斤,至于后期的小麦追肥,那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strong>

1、 刚开始种植冬小麦需要施的肥料就是农家肥和化肥,当然化肥也可以用复合肥来代替,最常用的就是史丹利复合肥了,这种复合肥料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以前种植冬小麦会年年用到。当然有的农民朋友根据自己家规模化种植可以用复合肥家农家肥作为底肥,再用氮肥(尿素)和磷肥用作为化肥,一般钾肥用的比较少,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种植冬小麦用的就是尿素和磷肥这两种,一白一黑,相得益彰。

2、 那么冬小麦在后期追肥的时间最好是在来年开春小麦返青之后,那么一般是在春分到清明这两个节气之间,此时小麦已经彻底返青,开始了拔节生长的阶段,此时对于水肥的需求必然会加大。

建议此时在浇水前后追肥可以用尿素加磷肥的一般组合来进行。按照一亩小麦30斤尿素(三分之一袋子)最多量来计算,那么接下来的磷肥一般一亩就是半袋子50斤以上,有些地区按照实际需求情况可以追施一整袋子磷肥来满足小麦此时的生长需求。

3、 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个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千万不要在下雨的时候追撒化肥,这是完全不可取的,雨水会把土壤表面的化肥直接给冲走,并且撒在小麦茎叶上面的肥料随着雨水的溶解,就会给小麦带来一些伤害,影响长势乃至最后收获时的产量,在我甘肃农村老家我家以前就是这样做的,产量确实很不好,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去干过。

总结

播种冬小麦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难的是施肥的量与时间,简单的是在管理上没有那么的精细化,因此很多人在满足自家种植的冬小麦上面就显得管理比较粗心,建议还是在后期生长的追肥和灌溉上要根据小麦的长势来进行。


宁宁说的话


种植冬小麦,是一亩地一包复合肥,但高产田块后期一般都是还要追肥的。

我们当地是主要的小麦优质产区,小麦不仅每年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也高,一般情况下每亩平均都在1000斤左右,高产田块每亩1200斤也是实属常见,因为最高亩产已经有超过1400斤的了。记得以前小麦种植时,可不是一亩地一包复合肥,而是基本上使用至少两袋化肥,即100斤尿素加100斤过磷酸钙,在配20斤左右的钾肥。由于尿素比较贵,也只是在年后返青时每亩在撒施20-30斤就是完事了,产量也可想而知了,记得平均好像也就800斤左右,高的1000就很了不起了。后来随着复合肥的出现,尤其是小麦配方专用复合肥使用,不仅肥料用量少了,而且产量也是大大提高了。种植小麦时也不在是一代又一代的化肥了,一般都是每亩直接使用80-100斤复合肥,当然也还都每亩搭配几千斤农家肥来使用的。

现在种植小麦使用农家肥土杂肥的几乎很少见到了,因为农家肥土杂肥肥效持久养分全面,与复合肥搭配使用不仅肥效快,而且能提高利用率,增加产量,因此没有了农家肥土杂肥的使用,土壤肥力水平下降,肥效变短,肥料利用率降低,常常再小麦后期会出现脱肥早衰等,影响产量。为此现在种植小麦,几乎至少每亩要小麦配方复合肥100斤,土壤贫瘠田块则还要适当增加,在小麦返青分蘖,或拔节孕穗期间通常会在追施尿素30斤左右,当然如果基肥中使用了缓释控释尿素的话,就不进行追肥了,不过会搭少量微量元素肥料使用。对于高产田块抽穗后通常会在结合一喷三防在喷施两到三次叶面肥,小麦穗大粒多,增加粒重,产量自然就会高了。

总之,目前种植冬小麦只上一包复合肥,如果是没有含有缓释控释尿素40斤左右的小麦配方复合肥,是很难满足小麦中后期需肥高峰而实现小麦高产的,对于高产田块一般不仅要增施微量元素肥料,而且还要返青分蘖或拔节孕穗时间补充适量氮肥,抽穗扬花期时喷施叶面肥。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中华狂龙715


又开始播种冬小麦了,你家一亩地上一包复合肥吗?后期还要追肥吗?

小农民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冬小麦的生育期长,安排早茬播种能有效增加其有效积温,提高养分转化,而现在这时候也正是播种冬小麦的适宜时期,我们北方冬小麦最讲究的是越冬前培育好壮苗,这样会有利于安全越冬,保证幼苗正常的营养生长,而这通常要体现在底肥基础上,以前基本上使用的腐熟的有机农家肥+尿素肥使用,虽然肥力持久,但见效较慢,施用不方便,再加上如今肥料的种类较多,一些快速高效的复合肥就被推广使用了,农户们就喜欢安排复合肥用作底肥,目前市面上一包复合肥都是在一百斤,选择氮磷比例较大的种类,因为钾肥在小麦的后期才是主要吸收元素,地块较为贫瘠的可以适当配上10-20斤尿素肥补充。所以,一亩地使用一包复合肥是可以满足小麦底肥需要的。



但这只是对于前期底肥来说,复合肥的肥力释放快,溶解、吸收、流失也多,不及有机肥的效用持久,所以幼苗生长后期的追肥是必须要及时补充的,那具体应该怎么追肥呢?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几点追肥原则!

一、冬前促苗肥:

底肥满足幼苗出土前期的生长所需之外,还要尽早施用分蘖肥,特别是迟播的小麦,由于其播后温度下降快,出苗迟、生长慢,追肥可以促早发。苗肥应该在三叶期施用,可以在分蘖期及时发挥,用量可以根据前期底肥的使用以及麦苗的情况安排,追尿素或碳铵肥,一般使用范围在20-40斤每亩。



二、越冬稳腊肥

在12月至元月前夕使用的腊肥也是促苗肥的一种,即可以培土壅根,增温防寒,还可以促进麦苗生长发育,种类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农家肥,持久保肥。

三、春季补充拔节肥

拔节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增加成穗数,这个时候小麦生长很快,养分需求大,所以主攻氮肥促长,磷肥保稳,使用8-10斤的尿素肥撒施,另外增加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浓度不要过高,每一个多星期一次,分三至四次即可,可保穗大粒多。



前期的追肥大概就是这个过程,内容不多,还望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如果大家有什么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哦!


冒蓝火的小农民


一年一度种植小麦己接进尾声,在一前种植小麦和现在种植小麦也有所不一样了,首先还要各地区的地质与气温来确定?有些地区是可以追肥,但有些地区是不可以追肥的, 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科技发达,研制出肥料的种类有很多,在没年种植小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你当地的气温与土质来选择肥料进行种植,我是一个60后庄稼人,直今,这是我个人建议,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适合各地区气温土质来选择肥料,这是一个主要关键,在八时年代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在种植小麦的时候适用农家肥比较多所以开春一后适当给小麦补一点肥料一亩地用15一20公斤尿素就可以了。 而且 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是科技发达年代现在,在农村种植小麦以化肥站主要农家肥也少了很多, 追肥比如待述天气干旱造成小麦养份 吸收,天气雨量过大造成小麦脱肥这是可以追肥的, 那么在风调雨顺的天气这是不需要追肥的。追肥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天气来确定。 以天而论,也没有归定。 不管怎说庄稼人还是靠天吃饭。 这是我个人见议

谢谢


陈哥在村事


10月中旬是冬小麦的播种期,此时在我们当地正展开冬小麦的耕地播种工作。

小麦是“胎里富”的作物,需要充足的底肥供应才能够达到根深,苗壮,苗齐,分蘖多,为来年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肥料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种植小麦为了省事省力,底肥大都上的是复合肥,氮磷钾比为15-15-15,20-8-15的复合肥为主。

由于氮磷钾的特性不同,氮肥速效,挥发也比较快,氮肥作为底肥一般施入60-70 %,磷肥和钾肥则可以全部作为底肥施入深层土壤。在我们那里冬小麦一般施入一袋40公斤的复合肥作为底肥,基本上可以满足冬小麦在春前对肥料的需求,可以保证小麦苗苗壮,苗齐。

但是复合肥肥效短,在开春暖和以后小麦开始返青快速生长,若氮肥不足,则麦苗生长弱,难以高产,播种的时候施入的一袋复合肥已经不能满足小麦快速生长对肥料的需求,必须要进行追肥,就是在小麦返青期根据长势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能够显著提高小麦长势,保证小麦穗个大,饱满。

在拔节期长势比较弱的小麦田,应该追施适量尿素或者过磷酸钙,钾肥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争取穗大粒多。


乡间一抹阳光


小麦的施肥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

施肥量(kg/h㎡)={计划产量所需的养分量(kg/h㎡)-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kg/h㎡)}/{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可根据100kg子粒所需要养分量来确定;土壤供肥状况一般以不施肥麦田产出小麦的养分量测知土壤提供的养分数量。在田间条件下,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0%至50%,磷肥为10%至20%,高者可达到25%至30%,钾肥多为40%至70%,有机肥的利用率因肥料种类和腐熟程度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为20%至25%,一般中、低产田应增施磷肥,氮、磷配合,产量在3000kg/h㎡以下的低产田,氮磷比为1:1左右;产量在3000~6000kg/h㎡时,氮磷比以1:0.5为宜。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极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而后期脱肥的现象。

根据北方冬小麦高产单位的经验,在土壤肥力较好的情况下(0至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1%,全氮0.08%,水解氮5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80mg/kg),产量为每公顷7500kg的小麦,大约每公顷需施优质的有机肥45000kg,标准氮肥(含氮21%)750kg左右,标准磷肥(含P2O5 14%)600~750kg。缺钾地块应施用钾肥。有机肥、磷肥、钾肥、50%的氮肥做底肥,50%的氮肥于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

以上所述,化肥施多,容易产生烧苗或者烧种,影响产量。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瘦子娜娜


现在种小麦比以前简单多了。以前种小麦先把地里的农作物清理干净,把玉米杆和叶子拉出去,以备取暖和做饭。然后再把积攒的粪用地排车拉地面作底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烧柴禾了,收了粮食后,直接把秸秆粉地里,以增加肥力,然后再施100斤一代的复合肥,这属于底肥,播种小麦。当然小麦在生长期也要施肥,要科学的施肥。按我的经验来说一般施一到两次,视情况而定。过完春节后,天气逐渐变暖,小麦开始返青,返青时施一些尿素,为了怕小麦倒伏可以少施一些,大约每亩地施10公斤左右,不能多施,恐怕倒伏。第二施肥在灌浆期,首先看看地里是否缺水,当然这个时候浇一次水比较好,如果下雨了墒情比较好,可以直接施肥,这次施肥不要施太多一般10多斤每亩就可以了。肥足墒情好,小麦长势正常,到了芒种收割的时候,你就等着大丰收吧!我记得那年应该是2013年,我种的麦子亩产达到1200斤,收成还不错。其实种小麦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的。科学种田是有道理的。


上善若水_621


我们这里种植冬小麦是这样的:

1、收拾玉米残叶和杂草,清除出地。土壤墒情好的话就不用灌溉土地了,有条件的可以在地面均匀地撒上腐熟的农家肥。然后把地深翻,使土壤和农家肥均匀地掺杂在一起。

2、耕地拉沟种小麦时,同时均匀施入氮磷钾复合肥。复合肥营养均衡,能长效地供给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多数养分。

3、小麦出苗后到年前不用追肥。过年后的春天,万物复苏,小麦开始返青的时候,可以在雨后或者灌溉后给小麦追肥。追肥可以追施尿素,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就行了。不要施太多尿素,因为尿素施的过多会造成小麦后期倒伏。

我们这边再往后就不用追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