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科技助力内涵发展

创新引领时代作为!

2018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出炉啦

溪溪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10月24日下午3时,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贵阳隆重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向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我校马克俭院士颁奖。校长宋宝安院士、副校长李军旗教授、材料与冶金学院陈肖虎教授等作为获奖代表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10月21日,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出炉,我校共获奖项3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性双提升。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获“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校长宋宝安院士领衔的“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副校长李军旗教授领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锰系正极材料制备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同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陈肖虎教授领衔的“复杂难处理碘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成果获“贵州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除以上奖项外,以贵州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和成果共获得科技奖19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以贵州大学作为非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和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9项。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点击图片观看获奖项目宣传视频

中国钢结构领军人物、著名空间结构工程研究与设计专家马克俭院士研发的“大跨度预应力曲面网壳结构”、“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新型钢空间网格结构”、“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结构”等多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结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但解决了贵州省内大跨度建筑的结构问题,还逐步成为国内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主流,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等10余个省(区、市)的实际建筑工程运用新型空间结构体系达200多万平方米。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参编新型结构体系技术规程4本,发表论文100余篇。

宋宝安院士领衔的“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历经14年,深入开展了新型农药创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授权发明专利96件,研制出新型药剂产品8项,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5项,发表论文77篇。3年来,生产企业销售收入9.7亿元,农业新增纯收入17.2亿元,为我国植保科技进步、农药行业发展及农产品安全战略做出了贡献。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点击图片观看获奖项目宣传视频

李军旗教授领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锰系正极材料制备新技术产业化”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集成创新了锰系正极材料产业化技术及装备,解决了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目前项目公司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用硫酸锰,在国际、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6%和60%,已成为全球电池用硫酸锰的第一大供应商,被国内知名专家评价为:“技术原始、创新突出,是一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创新工艺”。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陈肖虎教授领衔的“复杂难处理碘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从含碘量极低、成分复杂的磷矿和医药废水中回收碘,形成成套的碘回收工艺和装备,实现产业化,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形成从磷矿中回收碘、生产高附加值医药碘制品、碘资源再生循环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产值超千亿,为我国每年节省碘采购费20亿元。


喜报!贵州大学荣获32项贵州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获奖的专家教授们是贵大“初心故事”的主人翁,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榜样!他们的累累硕果为我校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激发创新活力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优异答卷。这不止是一次荣誉,更是一股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为我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