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霜華染盡,心中溫暖如初

今日霜降 | 願你霜華染盡,心中溫暖如初

——天氣漸寒始於霜降——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二 十

四 節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

荒草茫茫,白楊蕭蕭

今日凌晨1時20分

我們迎來了

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 降

霜降為九月中,氣肅而凝,陰冷凝露為霜。自此,白晝秋雲散漫遠,霜月蕭蕭霜飛寒,冬天已經在急迫地叩門了。

霜降後之殘秋,瑪瑙霜天淨,芳條結寒翠,圓實變丹珠,烘林敗葉紅相映,美秋亦是冷酷時節。古人所謂霜,喪也,萬物皆因肅寒覆霜皆喪,霜降是一季之結束,在冬藏中,新一季又將萌生。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 霜 降 三 侯 ·

一 候

二 候

三 候

一 候 豺 乃 祭 獸

霜降之日“豺祭獸”,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殺獸陳列,古人說是“祭秋金”,也是別秋的一種儀式。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二 候 草 木 黃 落

後五日“草木黃落”,木葉飄零,颯颯風乾,冬天即將來臨。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三 候 蜇 蟲 鹹 俯

再五日“蟄蟲鹹俯”,鹹是皆,俯首帖耳的“俯”是低頭,是臥而不食,就是冬眠。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柿 紅

霜重柿紅季節,柿樹葉落光後,柿實累累,懸霜照採,如燈籠滿枝,是為展示,顯擺。柿子被簡文帝稱為"甘清玉露,味重金液",但它需被其他果實薰染,才能解澀,相染過程是交易,易為變化,更重要。漢代金幣與柿餅形狀一致,此種金就稱"柿子金",是交易工具。柿之於市的關係,大致如此。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紅顆秋

柿紅季節,特別喜歡蘇東坡“柿葉滿庭紅顆秋”句,在他之前,白居易有“桑條初綠即為別,柿葉半紅猶未歸”,張籍有“園紅柿葉稀”,鄭谷有“柿繁和葉紅”。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 霜 降 習 俗 ·

一 ·

二 ·

三 ·

四 ·

一 | 打 霜 降

《周禮》中記載,大司馬但凡出師,都要對旗纛進行祭祀,稱之為軍牙六纛之神。自唐以後,各個朝代都有旗纛之祭。

按古俗,每年立春為開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所以霜降前夕,府、縣的總兵和武官們,都要全副武裝,身穿盔甲,手持刀槍弓箭,列隊前往旗纛廟舉行收兵儀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

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們便會集廟中,向旗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

禮畢,列隊齊放空槍三響,然後再試火炮、打槍,謂之“打霜降”,又稱“祭旗纛”,百姓觀者如潮。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二 | 習 戰 射

《春秋感精符》有記:“季秋霜始降,鷹隼擊,王者順天行誅,以成肅殺之威。”

古人為了順應秋天的嚴峻肅殺,都在這個月操練戰陣,進行圍獵。

自從漢代以來,就在季秋之月講習武事,操演比試射技,以進行賞罰,已沿襲成為慣例。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還將其列為農家九月中的事宜——“繕五兵,習戰射,以備寒凍窮厄之寇”。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三 | 吃 柿

俗語有云:“霜降吃燈柿,不會流鼻涕。”

民間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涕。

事實上,由於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美,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因而就形成霜降時節吃柿子的習俗。

福建閩南地區,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柿子營養豐富,在霜降時節食用極是進補。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四 | 送 芋 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非常重視,各地有祛兇、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

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

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 霜 降 詩 詞 ·

《南鄉子(霜降水痕收)》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期間,於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重陽日郡中涵輝樓宴席上為黃州知州徐君猷而作。詞中抒發了作者以順處逆、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愁的矛盾心境。作者以的意境、語言和題材、內容入詞,緊扣重九樓頭飲宴,情景交融地抒寫了自己的胸襟懷抱。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商去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 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霜降前四日頗寒》

宋•陸游

草木初黃落,風雲屢闔開。

兒童鋤麥罷,鄰里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鸛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嘆,已有復燃灰。

✎ 霜降前後,氣溫驟降,雖未到隆冬,但已經是寒氣逼人了,所以詩人才有了“頗寒”的感嘆。此時,草木凋零,風雲變幻,天地之間一派蕭索。但詩人卻並不悲觀,盛衰是自然規律,有衰敗自然會有“復燃”的時候。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水調歌頭·霜降碧天靜》

宋•葉夢得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

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

一醉與君同。

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

平生豪氣安在,沈領為誰雄。

何似當筵虎士,揮手絃聲響處,

雙雁落遙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 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帶病登城巡視,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奪去的土地,不能收復,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悵。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八聲甘州》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 詩人在秋風悽緊的霜降時節登高臨遠,滿目山河零落,萬物蕭疏,不由得勾起思鄉懷人的愁情。這種愁情卻無人可與訴知,更令人傷感悲慼。全詞意境舒闊高遠,氣魄沉雄清勁;寫景層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凝練,氣韻精妙。

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今日霜降 | 愿你霜华染尽,心中温暖如初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審核:周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