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無錫拈花灣禪意小鎮和密雲古北水鎮因為背靠太湖山水及長城地勢,形成獨具特色的小鎮形態,總體呈現條帶狀佈局。

條帶狀小鎮空間的形成是由於受到交通分佈或地形的限制,進而沿交通或地形延伸發展,內部街區也因此呈帶狀軸線佈局。

一、拈花灣:最具東方文化內涵的禪意度假IP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位於無錫市馬山半島,距離上海、南京、杭州約1.5小時車程,離靈山大佛景區約2公里,是靈山集團歷時5年打造的又一精品。佔地面積1600畝,耗資53億元打造。依託獨特的太湖山水風光和深厚的靈山佛文化資源,打造成為禪文化休閒度假小鎮。

  1. 空間尺度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小鎮核心遊覽空間為43%,景觀開放空間33%,度假空間佔到24%。景區以香月花街為主要軸線南北貫穿核心遊覽區,主遊線全長約1100米。主街寬度約10-15米;次街基本與主街平行排布,寬度約8-10米;主街寬高比D/H:1.0-1.2,次街寬高比D/H:0.6-0.8。

2.功能佈局

以佛祖拈花手掌為原型,構架 “五穀、 一街、一港、一堂”,形成外居住、內商業功能佈局。

  • “五穀”:A雲門谷、B竹溪谷、C銀杏谷、D禪心谷、E鹿鳴谷,形似佛祖的五根手指,主體功能為涵蓋會議、酒店、度假物業;
  • “一街”:F香月花街(禪意主題商街),位於手掌心,是拈花灣的核心商業街區;
  • “一港”:G優遊漁港,位於手掌底,生態溼地;
  • “一堂”:
    H胥山大禪堂,位於手掌底,也是拈花灣的大型禪修體驗場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核心遊覽區依照不同功能分佈形成一軸四區的格局:

  • “一軸”:香月花街主軸
  • “四組團”:入口服務中心、主題購物空間、複核商業空間、休閒民宿空間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3. 遊線設計

以香月花街為主軸,以佛為主線,遊線通過功能的節奏設計來實現主題的體驗節奏。

大門-童心橋:入口服務中心(起始)

街區長200米,佔比20%。以主題觀光為主,作為迎客的第一界面,疏導人流及渲染禪意氛圍,實現現實和旅遊場景的轉換。

童心橋-拈花廣場:主題購物空間(發展)

街區長200米,佔比12%。打造主題輕體驗,營造充滿禪意的街區,以主題購物為主,配以餐飲、酒坊營造熱鬧氛圍。

拈花廣場-五燈湖:複核商業空間(高潮)

街區長360米,佔比36%。打造主題沉浸式體驗。這裡是整個街區最為熱鬧的部分,延續了上一章節商鋪成市的感覺,同時也逐步增加了民宿、劇場、商業綜合體等更加豐富和主題體驗強烈的業態。

五燈湖-農禪廣場:休閒民宿空間(結尾)

街區長340米,佔比32%。營造主題輕體驗,以特色客棧為主要功能,及部分休閒娛樂產品,小橋流水構成的靜謐環境是這一章節的主旋律。

拈花灣小鎮遊覽節點呈軸線分佈,主要遊覽節點位於中心位置,沿主動線每5min路程佈設一處節點。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4. 空間肌理

拈花灣空間肌理隨功能不同而變化,整體佈局比較自由;地產與遊覽空間通過道路和綠地隔離,保證私密性需求。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二、古北水鎮:北方長城下的南方水鄉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古北水鎮佔地765畝,位於北京市密雲古北口鎮。該地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在原有守衛長城軍民混建而居的古堡基礎上發展起來,其現存的“司馬臺古堡”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北水鎮背靠司馬臺長城,坐擁鴛鴦湖水庫,“長城+古鎮”是罕見的雄偉自然、文化景觀的結合。

1.空間尺度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古北水鎮遊覽空間佔比43%,度假空間佔比57%。核心遊覽區佔地0.22平方公里,景區以民國街、湯市街、令公街、溪東街為軸線形成主要遊線,全長約1800米。主街寬度約6-10米;副街基本與主街平行排布,寬度約5-8米;主街街寬比D/H:1.0-1.5,次街D/H街寬比:0.5-0.8。

2.功能佈局

古北水鎮整體規劃呈帶狀佈局,依照中心為主題商業軸,兩側度假酒店及居住佈局,總體呈現外生態、中居住、內商業的功能格局,形成“一帶”、一軸、兩翼 、四片區”。

  • “一帶”:濱水景觀帶
  • “一軸”:街區道路主軸
  • “兩翼” :東側度假酒店翼、西側度假居住翼
  • “四片區”:民國街區、水街歷史風情區、臥龍堡民俗文化區、湯河古寨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核心商業以水系分隔為四段,分別為民國街區、水街歷史風情區、臥龍堡民書文化區、湯河古寨區。居住區及度假酒店以外部車行道及水系分隔,實現動靜隔離、人車分流。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3.遊線設計

主要遊線通過分段落、分主題來實現遊線的功能組織。

獅子橋-遊客服務中心:民國街區(序曲)

街區長230米,佔比15%。主打民國風情,通過主題購物,配以茶館、餐飲、客棧等業態,引導遊客進入遊覽情緒。

遊客服務中心-永安橋:遊客服務中心(起始)

街區長260米,佔比18%。配套兒童遊樂園、咖啡吧,點燃遊客遊覽情緒。

永安橋-英華橋:水鎮歷史風景區(發展)

街區長310米,佔比21%。主打水街歷史文化,通過主題購物、主題餐飲及主題作坊街推動遊客情緒高漲。

英華橋-潮河川橋:臥龍堡民俗文化區(高潮)

街區長320米,佔比22%。主打民俗文化,以主題景點、民俗表演及展覽等個性產品,使遊客情緒達到高潮。

潮河川橋-上官橋:湯河古寨區(結尾)

街區長320米,佔比22%。主打古寨風情,以特色食館、溫泉住宿、娛樂等休閒、住宿產品為主。

古北水鎮遊覽節點設置較多,呈軸線分佈,沿主動線每5min路程佈設一處,節點平均間距約110m。

  • 古北水鎮陸上主遊線全長:2.2公里
  • 步行全程約:2.5h
  • 主要節點20個(每步行5-10min一處節點),絕大部分依水而建。
  • 主要節點:八旗會館-日月島廣場表演-湯河清真餐廳-烏鎮會-船游水鎮-司馬小燒酒坊-小人書店-風箏文化館-英華書院-御舍溫泉酒店-永順染坊-喊泉-古北四合院湯屋溫泉-永順染坊-望京樓精品酒店-燒肉館-鏢局足道館-箭門牛排-古北之光大酒店-司馬臺長城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4.空間肌理

古北水鎮整體佈局比較自由,酒店、地產與遊覽空間通過道路和水系隔離,動靜分離。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小結 :

條帶狀文旅小鎮空間佈局沿交通或地形特徵呈帶狀分佈,街區呈帶狀軸線發展。主要遊覽線路一般採用遞進演繹式遊線設計,線路過長時採用分段落、分篇章式遊線設計,遊覽節點平均間距110m。

拈花灣、古北水鎮 條帶狀文旅小鎮如何進行空間業態佈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