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茶適合養壺?

叢茶百味


我是強哥 我來回答

作為一個喝茶愛好者,想要彰顯出自己的格調與品位,獲得資歷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養一把好壺。

親手養出來的一把好壺,會讓你有十分滿足的成就感,會讓你在朋友面前倍兒有面子,更能顯示出作為一個老資歷的喝茶者的有力證明。


那麼想要養出一把好壺,那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喝茶喜好,來選一把與茶性相搭配的壺來。或者根據壺的材料材質,來選一款,對於這種泥料的壺來說最容易著色,最容易快速養出質感來的茶葉。

個人經驗如果按泥料來分類的話,我認為.

1/ 紫泥的特別顏色深的壺,適合泡紅茶和熟普洱。顏色深的壺如果泡熟普洱,那麼顏色會越來越深,越來越古樸,顯得沉穩。

2/ 朱泥的壺適合泡烏龍茶和生普洱。朱泥壺接近瓷器,不透氣,泡烏龍茶最適合。

3/ 段泥的壺泡生普和鐵觀音都可,茶的顏色不深,也不會輕易養花壺。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最容易養壺的茶葉是普洱熟茶,普洱熟茶,因為是全發酵的茶,茶湯濃郁渾厚顏色重,它最容易著色。


正是因為普洱熟茶,更容易著色,養壺時要更加的小心。

1/ 在沖泡的時候,一定要用茶水淋壺,用養壺筆均勻的刷洗。在沖泡完畢之後,也一定要清洗乾淨(不然會留下一圈很明顯得茶漬,影響壺的品相)用茶巾或柔軟的布來擦拭壺身,要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擦拭,也可以理解為手工拋光。

2/ 不要,不要為了速成,直接將茶壺放進茶水裡煮,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快速的上色,也可以養出好的,成色來,但是,懂行的人,一眼可便以看出這把茶壺放出的是賊光(我通俗的叫它為亮光。)沒有,正常自然養出來的那麼珠圓玉潤(個人理解為啞光)。


至於紫砂壺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這與它結構問題有關,因為它是雙氣孔結構,我們正常泡茶時,裡邊的茶水會向外慢慢浸潤浸透著,我們外面用茶水淋澆壺身的時候,也會讓紫砂壺表層吸收外面的茶水,做到內外兼修,養出來的壺成色會更好。

關注強哥 帶你一起領略茶道的魅力


跟著強哥學茶道


紫砂壺使用經久,滌拭日加,會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鑑,這是紫砂壺泡茶非常吸引人的一點,也多稱之為【包漿】,而形成此包漿的過程,便是養壺;

如果是開壺,使用低廉廢置的茶葉即可,將紫砂至於茶水中,熬煮幾分鐘;養壺的話就看自己日常愛護使用了,如果講究點可以一茶一壺,也可以通過每次泡完茶後,乾淨的清洗,適當去沖泡其他類茶;

如何養紫砂

只有選擇了正確的養護方法,才可以更快的養出紫砂壺,器物的生命力就在其使用,紫砂亦如是,想要養出一把漂亮的紫砂壺,最好要做到每日一泡,只有在日久的使用中,在茶水的浸潤下,紫砂壺才會更快的產生包漿,養出效果;

1、澆淋茶湯

在紫砂壺使用前,切記要洗乾淨雙手,不要將手上的油汙沾到壺上,我們在泡茶的時候,第一泡可以用在澆琳壺身,紫砂有其獨特的雙氣孔結構,澆琳壺身其會吸收茶湯,等到壺身茶湯瀝乾,再用軟毛巾將壺身擦拭乾淨,也可以用乾淨的雙手撫摸把玩,器與人相和,亦是養壺的樂趣之一,使用紫砂壺在勤泡的同時;

2、勤洗,乾淨放置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勤洗,很多壺友誤以為無須勤洗,使壺內茶渣久置會更利於養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這樣反而容易積聚茶垢,不衛生,也會產生異味,養壺的前提,一定是保持壺的潔淨,洗完之後的紫砂壺,需置放於陰涼的環境中自然瀝乾,不要拿去曬乾,烘乾,不然會對壺體表面的光澤造成一定的影響,

養壺即修身養性

最後放置保存,其存放環境要通風透氣,很多壺友喜歡將壺收起,放在盒子內保存,這也是不對的,如果把紫砂壺長時間放於密閉的環境中,很容易把紫砂壺“悶壞”,養壺是茶事過程中的雅趣之舉,其目的在於“器”,但真正的主角是人,“養壺即養性”,壺之為物,雖無情無感,但通過泡養摩挲的過程,茶壺以其器面的日漸溫潤來回報,主人對它的恩澤,是一種人與器的情感互動;

養壺急躁不得,只有堅持上面的方法,自然很快就會養出包漿;怡情養性,養壺也是養自己的心。

歡迎關注【茗芯茶緣】帶您一起品好茶,傳播茶文化


茗芯茶緣


個人玩了十幾年的紫砂壺,也試著用各種茶葉來養壺,摸索了很多!總體來說比較適合養壺(準確的說是效果更快更好)的茶有生普洱茶、鐵觀音、紅茶!

當然了,由於紫砂壺的泥料不同,茶葉也不是通用的!因為一旦泡茶不當,容易造成吐黑的現象!



首先,紫泥壺。因為紫泥含鐵量比較高,顏色較沉穩內斂,同時泥性較硬,任何茶都可以用來養壺!基本上不用擔心養花的問題!可以用生普、熟普、紅茶、烏龍茶等等都可以!但是效果最快、最好的是生普洱茶!因為生普洱茶水浸出物含量是所有茶葉中含量最高的,滋養效果最佳!




第二,紅泥壺!紅泥因含鐵量適中,所以養壺所用的茶葉彈性比較大,除了黑茶、熟普之外基本上所有的茶都可以!但效果最好的應該是紅茶!紅茶養過的紅泥壺,油潤度和光亮度都是最美的!

第三類,本山綠泥(段泥一般包含在內),這類泥因為含鐵量少,顏色較淺,容易著色!所以儘量不要用深色茶湯的茶葉來養壺,比如超過20年的生普、熟普、黑茶、紅茶等等!這些茶很容易吐黑!

所以,綠泥類紫砂壺建議用生普、綠茶、閩南烏龍茶(鐵觀音等)黃茶、白茶等等!淺色茶湯儘管養的慢一些(水浸出物含量不太高的原因)但一旦養出效果,那種成就感可不是紅泥和紫泥所能比擬的!









【靜觀茶事】~專注於紫砂壺、普洱茶、古代玉器的研究與探討!爭取每天都有更新!歡迎關注!


靜觀茶事


製作紫砂壺的用紫砂,又稱“紫玉金砂”,因為經常用茶水泡養紫砂壺,使其原本磨砂質感的表面,變得猶如玉石般溫潤光滑,達到了養壺的效果,並因此得名。那麼眾多茶葉之中,哪些茶能夠養壺?什麼茶養壺最好呢?在對比熟普、生普、各種紅茶、綠茶等等後,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宜興當地的土紅茶 —“宜紅”。

宜紅,全名“宜興紅茶”,又名“陽羨紅”,茶湯清色濃,味香而甜。是宜興當地人最常喝的茶葉,這種紅茶是由當地產的碧螺春發酵而來,公道的價格、優秀的品質使得它在當地非常暢銷,也正是如此它一年的產量剛剛夠宜興人自己消費,很少外銷。

“宜興紅茶”和“宜興紫砂”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相互孕育,到底是“宜興紅茶”孕育了“宜興紫砂”,還是“宜興紫砂”促進了“宜興紅茶”的種植,至今都有人在爭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宜興紅茶”與“宜興紫砂”是一對神仙俠侶,用宜紅泡茶益壺,用紫砂壺泡宜紅益茶,只是“宜興紫砂”威名遠揚,人們在關注它的時候,忽略了獨特的“宜興紅茶”。

經過,我多年的測試,用“宜興紅茶”養壺,效果快,又可以避免“著色”現象,是養壺的極品茶葉,用它來養壺是最好的。

此外筆者再與大家分享一下,從青年紫砂名家魏瑜萍老師那偷來的養壺技巧:

1、最好有兩把壺,一把泡茶,一把做公道杯用,兩把壺換著用,相互澆茶水。

2、準備一塊茶巾,用熱茶水浸溼後,擦發燙的茶壺,每次擦拭前和擦拭過程中,儘量保持茶壺和茶巾都是熱的。

3、用完後及時用清水沖洗。

4、避免一切洗滌劑、油漬接觸到茶巾和紫砂壺。

5、儘量使用正宗原礦紫砂。


紫砂聚壺


其實什麼茶都可以養壺,但要記住幾個重點,紫砂壺有雙氣孔結構,一定要遵循一壺一茶的原則,特別是茶葉店,因為接觸的有中,高,低端的客戶,但每個人的味覺都非常敏銳,如果沒有遵循一壺一茶制,混著泡了,那麼無形中是對自己經營的主項目不負責,可能品藏者不說,但不一定他不沒發現。

其次就是段泥類的作品不能泡養深色茶湯的茶,段泥壺本來就難養,養出包漿效果後,成就感要比其他的泥料成就感大很多,但如果一味的激進求成,用深色茶湯泡養,那肯定要吐黑,這壺就基本廢了。

切記,紫砂壺呈現的包漿效果來源於您養的用心程度。


宜興名家紫砂壺蓉蓉


實用器【扁潘壺】🔥🔥

泥料•原礦墨綠泥.200cc左右[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